學霸有"外掛"(二):“寒門狀元”林萬東,卻比多數孩子更"富有"

今年清華大學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在講話中點名了四個人,其中就有林萬東。

他是理科713分的高考狀元,也也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光明和希望。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林萬東還在工地幫母親幹活。

這個比大多數人承受了更多困苦的孩子,卻取得了比大多數人都更加優秀的成績!

學霸有

寒門很難出貴子,註定要付出更多

寒門很難出貴子,這是一個現實。在近年高考的文理科高考狀元中,其中有90%左右都是出自小康家庭。

去年的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能夠享受到更多教育資源的他,在學習方面可以走很多捷徑。

的確如此,論接受教育的師資力量、論接觸到的教育資源,林萬東並不曾跟大多數同齡人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他用更多的努力,成為領先一步的佼佼者。

學霸有

生活困苦的他,內心其實很"富有"

林萬東家裡有姐弟三人,父親因病不能幹活,所以全家人的經濟來源全靠母親在工地搬磚背沙。在這樣的環境中,林萬東依然以713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所錄取,背後的付出可想而知。

與很多同齡人相比,也許林萬東的生活很困苦,但他的內心很"富有"。他更懂責任、更懂得知識的難能可貴,所以他才能更努力地去抓住高考這個改變人生的重要機會。

學霸有

再沒有一種動力,比愛更強大

支撐普通孩子學習的,往往是父母的威逼利誘。"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我們無論說多少遍,在順境中的孩子們也無法真正理解和體會。

支撐林萬東學習的,是對於父母和家庭的愛,這份愛把學習變成了一份責任,再沒有一種動力,比這更強大。

話雖如此,身處困境中的孩子其實並不少,但是能做到如"林萬東"的卻沒有幾個,畢竟要堅持下去太難了。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跟條件無關

我們一直在討論家庭教育,很多人認為,經濟條件寬裕、工作穩定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但林萬東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跟條件無關。父母身上的優秀品質,才是孩子最大的財富。

1.堅強

一個堅強的母親,靠瘦弱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其中的辛苦勞累我們可想而知,但林萬東的母親做到了。

堅強是她給林萬東最好的教育。正是依靠堅韌的態度,林萬東才能在困苦的環境中,考出優異的高考成績。

學霸有

2.樂觀

困苦的家庭有很多,大多數在困苦的打擊下一蹶不振、放棄掙扎。但林萬東的母親從未放棄,在她眼裡,三個孩子就是她的希望。

所以林萬東也不曾放棄,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改變,他做到了。

3.愛

沒有抱怨,沒有壓力。林萬東的母親從不在孩子面前訴苦,林萬東的父親也並從沒有說你一定要考清華北大。

在他們默默的堅持中,讓林萬東感受到了無聲的愛。而這份愛,最終轉化成了他學習的驅動力。

無論順境、逆境,請給孩子走心教育

困境也許更能磨鍊孩子,所以近年來很多家長開始實行"逆境教育"。

但事實上,逆境不一定出學霸,也可能讓孩子"破罐子破摔"。順境、逆境不是重點,林萬東的成功告訴我們,走心才是關鍵!

學霸有

1.道理不是靠講的

跟孩子說一萬遍你要好好學習,不如讓孩子自己想明白,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培養孩子自主思考的習慣,而不要強制把你的道理灌輸給孩子。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不是因為他們聽父母的話,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2.學習不是靠逼的

讓孩子找到學習的驅動力,不用你逼他學習,他自己就學了。學習的驅動力並不一定是改變人生,也可能出於興趣、也可以是為了實現夢想,總之跟孩子一起挖掘,找到驅動力。

3.壓力不一定是動力

"考不上大學你就找不到工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怎麼辦?"

很多家長認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天天把這些類似的話掛在嘴邊。其實壓力不一定能轉化為動力,有時候還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造成厭學是小事,甚至可能會釀成悲劇。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條,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健康的孩子,遠比培養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更重要。教育請走心,孩子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