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如果炒股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乾貨源源不斷,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漲停複製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

股神因為有一顆超冷的心,所以才是神

交易的世界很奇妙,很多東西是不經歷的人無法體驗的,炒股的過程,也是對心智的磨練。如果有一天,你的內心足夠強大了,那麼你就會變成神一樣的人物了。

你還記得自己初入股市時候的興奮麼?

很多人下單子的時候特別興奮,看了又看輸入的數據,就怕有出錯的地方,買入股票之後,就死死盯著,為了每一次資產波動而心跳不已。賺了錢會興高采烈,虧了錢就無精打采。

隨著你在股市中折騰久了,已經失去了最初的激情了。

相反,以為感受到了市場的兇殘,反而變得十分謹慎。這個市場裡,真正的學生是永遠都保持謙遜謹慎的。市場裡有學不完的知識。

當你不再為股票的快速上漲下跌而情緒劇烈波動的時候,恭喜你,你成熟了。

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高手的交易理念是什麼

你必須輸得起

沒有人會在看了一本簡易外科手術的書籍後,就去開診所;也沒有人,會在看了一本烹調書後,就去開一個餐館;但更多的人,在看了一本投資書籍後,在沒有任何時間和金錢上準備的情況下,就殺入到這個殘酷的交易市場了。開始投資,總是患得患失,並且容易將虧的錢與實際物品做對比和聯想,外匯及市場是一個從不確定性的市場中獲取確定性的利潤,終極狀態: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一個成功的交易者,一般需要5年時間,5萬美元的學費,而即便你付出了時間和金錢,成功的概率也小於1%。我們開一個餐廳,需要裝修、需要人工費用,期貨、外匯也是投資。所以,在投身市場之前,你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那就是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

投資的反人性

從小的時候開始,老師就教我們認識事物,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事情,什麼是壞的事情。在我們的認識中,輸錢自然是壞事和錯誤了,但詭異的是,在市場裡,有時候一筆虧錢的交易卻是正確的事情,而一筆贏利的交易反而是錯誤的。遵守交易系統,虧錢也是正確的操作,隨意操作,不遵守交易系統,賺錢也是錯誤的,股市不是拼的你有多爽,而是比拼的你能活多久,51%賺錢概率,重複100,000次,賺錢的概率變成接近100%

比如矩形突破,是最可靠的形態交易之一,突破箱體上部則買入,如果最後價格下破箱體下沿被止損,那麼我們錯了嗎?沒有!我們做了正確的交易。所以,所謂正確的交易就是執行了交易計劃的交易,錯誤的交易就是沒有執行計劃的交易(和我的感悟相同),在系統內,盈利與虧損不是判斷正確與錯誤的依據。

一個常見的新手陷阱就是交易完美綜合症。比如某交易者用A方法賺了一次錢,然後用A方法又連續虧損幾次,於是在仔細研究觀察後他發現了更好的方法,然後又因為虧損而放棄,週而復始,他的交易生涯不是交易的生涯,而是一個尋找完美方法的生涯,這樣的人在交易者中應該不少。

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操盤法則:

第1條:成功的投資 = 嚴格的心態控制+正確的資金管理+過硬的技術功力。

第2條:刻苦訓練、深刻領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是成為專業短線高手的惟一途徑。除此之外絕對沒有第二種方法。

第3條:短線高手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心理素質,正確的資金管理方法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功力。這是短線高手賴以生存的根本!

第4條:操作的質量遠遠重要於操作的數量。

第5條:對股市經典的現象和本質的規律,多看、多練、多背是形成專業化條件反射操作本能的關鍵。

第6條:我們不能控制市場和他人,我們絕對要能夠控制自己!我們不要求每次看準,但必須要求每次做對。

第7條:企圖把每一件事都做好是一種高級弱智。專業選手只對必勝的機會展開捕捉,絕對不會隨意去捕捉模稜兩可的東西。

第8條:頂尖高手的短線操作鐵律 -- 短線出擊非常態高速行進中的股票,其內部子浪運行結構安全且無破綻。而絕對不是僅僅滿足於買進能漲的股票這麼簡單。

第9條:衡量短線操作的好壞,並不以獲利為惟一依據。更加重要的依據是,能否堅持按正確的市場規律進退和堅定不移地執行自己制定的操作計劃並誓死捍衛自己的操作紀律。

第10條:短線或長線僅僅是一種投資獲利的方法,絕對不是投資的目的。短線操作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不參與股價走勢中不確定因素太多的調整。

第11條:只有在大盤處於高位或調整態勢之中,短線操作戰術才是專業選手的首選。耐著性子等待時機和時機出現時的果斷出擊是專業短線高手最重要的基本功。

第12條:買賣動作展開的猶豫、遲緩是實戰操作者心態控制成熟度低下的標誌,是實戰操作者心靈意志力脆弱的表現,也是妨礙投資者朝專業晉級的最大障礙。

第13條:專業短線高手絕對不允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受盤中股價漲跌波動的誘惑衝動地展開實戰操作,無論是在多大的投資規模和投資級別上。

第14條:資金管理原則--盲目地集中或分散都是對資金的濫用。集中持倉,精心研判目標股票的做盤細節,用心來操作才是專業選手最為重要的資金管理和實戰操作進出原則。

第15條:不會使用絕對空倉的資金管理戰術就絕對不是專業高手。高位看錯必須立即止損,低位看錯可以補倉。

第16條:任何技術方法使用效果的好壞都與是否掌握了該種方法的各種使用限制條件有著絕對的關係。

第17條:追漲,追的是已經確定無疑的漲勢,絕對不是追高;殺跌,殺的是已經確定無疑的跌勢,絕對不是殺低。

第18條:對市場各大要素及其相互關係的正確理解是快速看盤的關鍵。利用市場要素的各種排序功能是最好、最快的專業化看盤方法。

第19條:規範化、專業化、科學化、系統化是臨盤實戰操作的生命,也是隻鐵投資體系的靈魂。

第20條:騙線就是騙心,套牢就是套心。勝負說明一時,意志決定一生。

第21條:戰略永遠制約著戰術。任何戰術動作都有苛刻的使用條件和使用效果,不能偏廢和極端。

第22條:實戰交易系統必須做到 -- 科學性、規範性、專業性、獨特性和完備性。獨特性要求的是要切實符合自己的個性風格!

第23條: " 牛市有三隻腳 " ,找底不急,逃頂要快!

第24條:戰無不勝的真正含義 -- 不勝不戰!

第25條:既然選定了職業就應該把它作為生命。

第26條:停損是臨盤實戰操作安全最根本的保證,每次果斷的買進、賣出行為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系統理由 。

第27條:不貪心抓住每一次機會,不貪心抓住每一隻黑馬。心境輕鬆淡定如泰山,貪就是貧。

第28條:不以漲喜,不以跌悲!亂雲飛渡仍從容,笑看股市風雲變幻,一切盡在掌握中……

第29條:大繁若簡、大成若缺、大智若愚。

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刪繁就簡,返璞歸真

這些年做交易,看了非常多的書籍,先是迷上了技術指標,搞了無數個指標,希望從中能夠看透市場,然後又迷上了機械交易系統,看了數遍“通向財務自由之路”、“海龜交易法則”、“機械交易系統”等。

然後又接觸了波浪、江恩,一段時間苦讀加實踐後,發覺這些東西用在實踐上困難巨大,而且有些使用雖然用對了,但覆盤分析後發覺用簡單的方法就行了,何必繞來繞去多此一舉,多次迷茫後,終於決定放棄。

市場是非常簡單的,簡單到只有一個買入和賣出,但是它又是無比複雜,複雜到任何理論都只是一家之言。

因為複雜的市場如果能夠被完全構造或者解釋,就一定是有其本質,而市場的本質從其牽扯和影響而言,應該是不存在的,所謂的混沌和分形也不可能解釋它。

這也是我後來略看纏論就放棄的原因,想用一種機械的、幾何的或者用一種從簡單定理到複雜構建的思路來構建市場輪廓我認為是一條死路。

另外,均線和趨勢線之類我認為也意義不大,說白了,這些都是人一些主觀定義而已,和市場沒有關係,你用均線劃分市場其實只是你對市場的人為劃分,而市場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去除了這些東東後,還剩下什麼呢?只有K線和成交量,這就是我對市場的觀察層面,相當原始,但我感覺相當有用。

理解並認同了這一點後,我的交易開始突飛猛進,更貼近了市場和股票的脈搏。

級別簡化

學習波浪理論的朋友可能都有體會,9級波浪是噩夢的開始也是成功的終結。

交易不需要那麼複雜,對我而言,我只看操作級別和次一級級別,操作級別確定交易方向,要買還是要賣,次一級別決定具體出入點。

我不看高級別,因為根據我對市場的統計而言,這種類似於K線整合的東西其實作用很有限,要分析大一點的走勢,多看幾根操作級別的K線效果更好。

對於次級別,只用來具體確定出入點,確定好後,它就完成任務了,在交易中它的漲跌我根本就不去關注的。

操作方式簡化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交易方式,首先要定位自己,我是從期貨轉到了股票市場的,我來談談原因。

不是因為什麼期貨風險比較大之類,根據我的經驗,期貨的風險並不比股票大,同時贏利能力比股票要高不少,很多所謂的風險其實是自己嚇自己而已。

特別是對於資金比較小的散戶,在不提高風險的情況下,我感覺做期貨更容易將小錢變成大錢。

我退出期貨市場主要的原因是,期貨需要盯盤的時間比較多,對於希望將交易作為終生職業的我來說,我希望它帶給我財務自由的同時儘量少地佔用我的時間。

賺錢是用來享受生活的,不是嗎,而股票市場無疑更適合我。

但股票市場也有很多中做法,有些操作方法也是非常耗時間的,因此就要有所選擇,這種選擇就形成了我現在這種非常簡化的操作方式。

這種方式說白了很簡單,首先,通常僅以日線收盤價分析和交易;其次,臨近出入點附近的股票增加固定關注關鍵時點,比如10:00、14:30,各關注10分鐘左右;也就是白天盤中最長關注和交易時間不超過1小時,平時基本上在10分鐘以內。

其實市場有它的運作規律,你時時關注它,反而會看不清楚這個市場。

當然,晚上的覆盤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好是固定時間段來做。這樣,大把的時間就回到你身邊來了。

不要認為這個不重要,其實這才是交易的長久之道,準備終身做交易的朋友,一定要關注這個問題。

交易要想簡單,一定要放棄患得患失的心思,比如僅使用收盤價操作,必然會有許多盤中眼花繚亂的機會來迷惑你,就算這些機會真是好機會,也不要去碰,只有這樣,你才能將簡單的交易骨架建立起來,而我認為,只有簡單的交易骨架才能支撐起穩定盈利的目標。

如果穩定是我們的第一追求,那麼,該放棄的都放棄吧。一個足夠複雜的市場不能用足夠複雜的操作來應對,因為其中的變數之多,足以毀掉整個交易。

到現在為止,我的交易系統只有1頁紙了(原來是11頁,其中包括常見錯誤提示2頁),非常簡單。

但是要能做到心無旁騖,忍受眾多的利潤模式從眼前飛過,忍受無數的讀書筆記,無數的交易日誌交易心得變成廢紙,忍受自己從滔滔不絕變成沉默無言(因為可說的實在不多),忍受交易技術原來只是平淡無奇的東西而已,還是有點艱難的。

不過,我們只是為了賺錢,這本來不就是簡簡單單的目的嗎?

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技術分析的核心秘密在於思維模式

做交易的,尤其是做交易的,幾乎每個人都會了解一些技術分析。趨勢線、支撐壓力、各種價格形態、超買超賣、背離、百分比回撤,等等,這些技術手段幾乎每個人都瞭解它的主要內容和使用方法。可是,為什麼很多人總是用不好技術分析的這些工具、方法呢?

我的體會是:根源在於思維模式!

普通人最習慣的思維模式就是邏輯推理中的因果律,其表達模式是:“因為A,所以B。”這種思維模式在日常生活裡處處可見,深刻的紮根在我們的思維深處。而它的背後的邏輯依據是:確定性。

可是,市場卻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確定性的地方。市場裡,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只有不確定性!

因此,“因為A,所以B。”的思維模式在交易中是第一等有害的、最錯誤的觀念。

技術分析的思維模式是邏輯推理中的可能性,是對概率事件的一種推理,它的表達方式是:“如果A,那麼,B的可能大於C的可能”。

在技術分析裡,永遠不能夠成立所謂的“因為A,所以B。”。正是因為如此,技術分析可以解釋一切的價格現象,因為在技術分析的眼睛裡,看到了全部的可能性——價格或者上漲,或者下跌,或者橫盤。這三種可能性,在技術分析裡,平等看待,只是區別它們出現的可能性的大小。

也正是因為如此,技術分析最適合與市場本身的特性!

所以,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從不抱怨市場,如果市場運動方向與概率吻合,那麼,他將繼續原來的推理來操作;如果不吻合,那麼,他將解讀為前期推理的失效,比如假突破,而後他將根據新的事件重新調整方向。

所以,技術分析交易者也不需要走在市場的前面,只需要追隨。

所以,技術分析交易者也不需要很多的理由、依據去挖掘價格背後的東西,不需要花費太大的精力眼裡所謂的基本面,而是盯住價格波動的本身。

終於有人發聲了:炒股越久,你的心就越冷,你離股神就越來越近


股票交易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投機交易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洞察力。

一本書裡寫到:“平庸的將軍,在面對複雜環境時會給自己羅列一堆堆難題和問號,焦頭爛額而找不到北。真正的將才,則快刀斬亂麻,從貌似平常的事態中一眼窺透本質和要害,並果敢行動。”

這一項能力,在投機交易中,太重要了。

前幾天,某著名財經人士發表了一個對股市的看法:

當前的點位,未來一定會修復。

有的人看完後認為:說明他對未來看好。而還有的人覺得:他的這句話,就是一句不可證偽的廢話…未來,是多久?20年也就叫未來。修復之前呢?走勢是什麼樣子的呢?

當年有一群人在一起研究技術分析,有人被纏論吸引,有的人天天數浪,還有的人畫各種各樣的線…然而,還有個別人發現,這些技術分析手段,是不是都是基於歷史數據?它們能夠預測未來嗎?是不是,未來根本就是不可預測的?盈利靠的是波動?

有人在群裡曬出了一張全是盈利的持倉截圖。

群裡沸騰了,有人說:牛B。有人說:大神,我要拜你為師。還有好多人都偷偷的私聊了他。當然,還有幾個人看了幾眼就知道,他只是採用了一種障眼法。他把持倉中所有虧損的單子全都砍掉了而已。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造神手段,砍倉不說大法。這很神奇嗎?

某段時間,市場上普天蓋地的對某大神H產生了崇拜,因為他僅交易3個月,就實現了10倍的誇張收益。很多人都想知道他那神奇的交易方法,甚至願意付出鉅額資金去購買。然而,市場也有很多人明白,3個月的天才?根本就不存在。

只不過是運氣下的幸運兒而已。

止損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

然而,有一部分人止損之後發現,這單子如果止損了,竟然還有可能回來,這太過於痛苦,於是他們開始懷疑,止損真的是對的嗎?他們相信眼前,忽略未來。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在短時間內就掌握了止損,因為他們深刻的明白:止損的邏輯肯定是對的,只不過不確定性導致它不會一直是正反饋而已。

……

這些,都是洞察力的結果。

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將會導致人們做出不同的選擇,走向不同的方向。沒有洞察力的人,很容易就陷入市場的某一個陷阱裡。比如,對完美的追求,對精準預測的追求等等。

而有洞察力的人,能夠迅速的發現真相,洞察到這一切背後的核心。

他們,他們會遵守這個核心,直達交易的本質。

所以,網上才有一句著名的話: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股票交易領域,同樣如此。

如果炒股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乾貨源源不斷,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漲停複製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