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雖然美國整體的經濟數據連續下滑,在特朗普的威逼利誘之下,美聯儲被迫提前降息,市場預期悲觀,但是,美國的股市倒是創下了歷史新高,成為唯一的經濟亮點。

美國股市最近連續上漲,道瓊斯指數更是創下了28000點的歷史頂峰水平,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在特朗普任內,美國道瓊斯指數上漲了50%,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60%,標普500指數上漲了50%。所以,特朗普又出來吹牛說都是他的功勞。

但是,這樣的好消息當中卻傳來了一絲並不和諧的聲音,那就是美國聯邦養老基金不顧部分反華議員的反對,執意投資包括中國上市公司在內的國際指數基金。

這就很值得玩味了。要知道現在的美國股市,市場一片看好,而中國的股市卻一直牛不起來。為什麼美國聯邦養老基金要“叛逃”中國呢?

這其實和養老基金的功能和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的不同有關。

全世界經濟的比爛模式下,中國經濟最亮眼

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管理著包括議員、白宮官員和軍人在內的數百萬聯邦僱員近6000億美元退休金。可以說,委員會就是全美公務員的財政大管家,他們的投資理財決策決定了公務員們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高低。

因此,美國聯邦養老基金決定投資中國

是一項重大的也是具有長遠投資風向的戰略決策。

養老基金和別的理財基金有什麼不同或特別要求?

首先,你所投資理財的項目必須擁有長期可靠的穩定現金流;其次,投資的收益大小不是首要的參考目標,而是低風險甚至是零風險;最後,投資的對象要具備相當程度的金融自由度和管理水平並且有信任的可增長預期性,否則萬一因為金融管理體系的漏洞出現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導致投資失敗,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投資理財基本上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出於分散風險的考慮,中國被列為投資目標之一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這群公務員的根本利益的。

但是,在如今瀰漫著強烈反華氛圍的華盛頓,卻把這樣的基於純商業邏輯考量的經濟決策視為大逆不道,已經被高度政治化了。

比如,一直被稱為“反華急先鋒”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奧立即跳出來,稱這一決定是“不合理”和“愚蠢的”。

但即便如此,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還是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決定把中國列為美國聯邦養老基金的投資目標之一,背後還蘊含的更多的考慮。

從最基本的市場經濟角度來考慮,中國市場始終是國際資本垂涎的肥肉。只不過有獨立自主的中國政府管著,他們還掀不起什麼大浪,只能在我們制定的遊戲規則底下獲得投資收益。

即便是這樣,他們的利潤也是相當豐厚的。原因就在於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態勢太可觀了。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的GDP增長了33.5倍,年均增長9.5%;我們的生產率和國民收入顯著提高,這才孕育出了全球第一大市場。

全世界還有哪一個主要經濟體可以創造如此輝煌的經濟成就?

對於國際資本來說,這就是最大的風口,儘管某些人抱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並不信任中國政府,但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率依舊讓很多投資者踐行了真香定律。

美國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創始人達利奧公開表示,美國和歐洲經濟都存在很大風險。如果希望分散風險,需要投資於各個市場。

特朗普上臺以後也曾謀劃出臺對華金融孤立政策。

一、把所有中國公司從美國股市中除名;

二、限制或禁止美國基金投資中國;

三、限制中國股市進入全球股票指數。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不想再與中國經濟有更多的合作與利益糾葛,這樣才能迫使海外資金逐步迴流美國並進入實體領域發展製造業。

其實,他的前任奧巴馬也是這麼想的,特朗普只不過把這個政治理念表現得更直白,手法更粗暴而已。

只不過到最後,特朗普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因為至少在一部分可以理性思考的美國人的頭腦裡,與中國經濟和利益捆綁利大於弊。而且,美國市場並不能提供與中國市場相等值的投資回報。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雖然,按照匯率計算美國的GDP總量比中國高,但是在創造真實財富的第一、第二產業上,美國要遠遜於中國。

就拿代表國家硬實力的工業總產值來說,中國早就在2010年超越了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工業大國。

可以這麼說,現在第三產業佔比高達80%的美國,經濟結構已經很畸形了。

這樣畸形的經濟結構不足以長久支撐美國虛高的股市。而且,現在東亞經濟的繁榮場景造成了虹吸效應,把全世界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都吸引到了這裡。

這幾年,美國自己不斷削減科研、教育開支,又出臺各種限制移民的政策,長此以往必然大大損害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這是長期性的損害,從短期來看,是東亞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吸金能力遠遠超過美國。也就是說,即便美聯儲全力開動印鈔機,憑空製造出來的大量資金也會跑出美國,跑向東亞的中國市場。

只要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依舊存在,特朗普一人再強勢也無法扭轉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畢竟,資本可沒有什麼國家利益與意識形態的束縛,有的只是對利潤和飢渴。

但是,中國市場的魅力還僅僅是一個方面,從美國聯邦養老基金最根本的利益出發,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規避風險。

在美股站上歷史新高度的時候,也預示著風險的積累也達到了歷史新高度。

對於美股乃至美國金融體系存在的巨大風險,華爾街的資本家故意裝著沒看見,只是希望這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可以持續時間長一點,多撈點以後留下爛攤子給接盤俠接盤,自己逍遙快活去。

可美國聯邦養老基金不能裝聾作啞,他們的決策者要是不想揹負歷史罵名就只能在輪船撞向冰山前就棄船逃生。

所以,我們才看到瞭如此荒誕而又詭譎的一幕。

特朗普不斷逼迫美聯儲,打雞血的美股很虛高

美國在上一輪經濟衰退之後一直依靠信用擴張和債務增長作為經濟增長的動能。如今,這樣的不可持續動力終於快偃旗息鼓了。

美國的國債達到了23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失控性”增長,未來的舉債空間有限;美國家庭的抵押貸款、信用卡等債務已達創紀錄的14萬億美元,連續第五年上升——家庭債務一旦超過資金鍊斷裂的臨界點將會再次複製次貸風暴!只不過這一次會更加嚴重和不可收拾!

奧巴馬政府時期的量化寬鬆政策是啟動本輪大牛市的主推劑。特朗普上臺以後也推出了各項經濟刺激政策。

但由於貿易戰和經濟擴張週期的影響,這樣的大牛市遲早會終結,進入新的調整週期。

特朗普為了保持自己在選民當中的威望,也為了連任,就不斷政治性逼迫美聯儲結束加息,開始降息甚至大放水。

目的就是不斷給美股打雞血,至少保證虛高的美股在選舉期間不要出大問題,帶來的代價就是風險的不斷累積。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截至目前,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已經向市場投放了5400億美元,與此同時,還恢復了回購國債的動作,目前每個月購債600億美元。

在特朗普的“細心呵護”下,美股才被市場充裕的資金頂到了28000點。

推動美股不斷上漲的另一個重要推手是美國企業發行的企業債。這些美國企業發行企業債並不是要增加研發投入或者擴大再生產,而是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股市裡面,因為這樣上市財報才好看,管理層才能拿到更多的分紅與獎勵。

這樣的行為是正常的嗎?

很顯然,就是在國際資本不看好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和未來預期的情況下,特朗普逼迫美聯儲打腫臉充胖子不斷給金融體系注水。

這樣的做法必然帶來巨大的隱患,所以,“聰明的人”都開始跑路了。

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就是最有指標性的。

不顧強烈反對,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什麼?

對於美國政府來說,一般老百姓的養老問題其實是不太在乎的,華爾街恨不得再從他們身上刮一層肥油下來。

可是,涉及到維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官僚體系的養老金,誰敢輕視?

這涉及到國家穩定的根基,一旦他們的養老保障出現了問題,美國社會就真的四分五裂爆發內亂了。

“聰明的人”已經看到了虛高美股之下的巨大風險,否則也不會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把資金投入到一個自己不能控制的“敵對國家”的市場當中。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美國人也對中國政府的開放政策和金融體系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信心,事先必然做好了調查評估,這才敢於投資中國。

也正是美國聯邦養老基金的指標性作用,只要他們獲得了預期回報,也一定會帶動更多的國際資本投資中國。

那麼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就像之前的文章提到的那樣,大量資本的抽離必然會造成美國的股市雙殺效應,大規模的資金踩踏之後就是大崩盤。

世上沒有一直上漲的股市,也沒有隻跌不升的股票,美國聯邦養老基金“叛逃”中國意味著全世界未來長期最看好的地方還是我們中國。

這對於某些選擇了錯誤道路的人來說,才是最致命的一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