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廣西在交通發展上有兩大優勢,一是廣西位於北部灣沿岸,屬於沿海地區。北部灣是西南地區出海最近的海岸,因此廣西有西南出海通道的潛力。二是西江干流和其支流柳江、桂江、鬱江等貫穿廣西大部分地區。這些河流流經地區都比較平坦,加上水量充足,十分適合航運。因此,廣西是中國航道最長的省份之一。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西江水運地圖

但是西江航道通往了珠三角,沒有通往北部灣,這就使得廣西境內的航運難以聯繫在一起。打開地圖,我們發現從北部灣的欽州市到達西江支流鬱江只有100公里左右。如果能夠從鬱江開鑿一條運河到達欽州港,那麼西江航運就能夠和北部灣直接聯繫起來,如此,北部灣的航運就能夠更加迅速的發展起來了。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廣西地形

在漢代時期,溝通西江水系和北部灣的主要通道就是北流江和南流江。也就是船隻從潯江(西江的一段)邊的藤縣進入北流江,到達北流後,棄船上岸,走陸路經過天門關後重新上船,沿南流江到合浦(北海南部),順流而下到達北部灣。因此,合浦成為當時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而北流江到南流江之間的距離只有10多公里。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欽州港

如果能夠開鑿一條運河溝通南北流江,那麼北部灣和西江的水運聯繫就建立起來了。洪武十七年(1385年),朱元璋曾派軍隊從南流江茂林鎮到圭江北流鎮開挖一條運河,全長13公里。但是隻開挖了6公里左右就停工了。如今這條運河遺址依然存在,被稱為“茂北運河”。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西江航運

1912年,法國水利專家在廣西進行了勘察後,提出了平陸運河的設想。平陸運河北其南寧市橫縣西津水電站庫區平塘江口,南止於欽江出海口沙井港,航道大約125公里,實際開挖約20公里陸路。1915年,督辦廣東事宜處再次對平陸運河建設進行勘察工作。可後來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之中,平陸運河計劃就此中斷。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新中國成立後,廣東、廣西兩省區先後1951、1958和1960年三次組織人員進行了運河的勘測。欽州、北海、防城港劃給廣西之後,廣西區又在1975年和1979年兩次進行了勘測,提出了《平陸運河規劃報告》等計劃。但是運河開鑿方案一直沒有通過。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珠江航運地圖

小編認為,如果要開鑿運河,就要開鑿一條至少能夠通航三千噸級別的輪船才能發揮運河的作用。當然,這筆費用必定不小。試想,古人都能夠在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開鑿一條長達1800公里的京杭運河,並且現代依然在通航。依照現代中國的力量,開鑿短短100公里以內的運河,自然沒有太大的難度。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北部灣

運河開通後,一是可以通過運河通航,實現廣西各大港口的通江達海,有利於北部灣經濟區的崛起。二是可以為沿岸地區提供水資源,實現灌溉等。三是可以在洪水時期調節水量,如西江下游出現洪澇,則將大將的西江水通過運河入海。因此,該運河可以說是利在千秋。

100年前,有人提出了北部灣和西江運河計劃,為何一直沒有動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