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後的你,為啥對戲曲如此情有獨鍾?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說起來從畢業到現在,有些年頭沒有寫作了。一時間也無法下手,猶如熱鍋的螞蟻團團轉。其實不是不會寫,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罷了。好了,咱們言歸正傳開始今天的話題吧。

九零後的你,為啥對戲曲如此情有獨鍾?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眾所周知,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大小劇種三百六十多種,傳統戲曲劇目數以萬計。其中,京劇,黃梅戲,豫劇,越劇,評劇被稱之為“中國五大劇種”。其他戲曲種類像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二夾弦、河南墜子、曲劇、越調、山東梆子、崑曲、採茶戲、歌仔戲等等。
小時候家裡條件還算不錯,有一臺黑白電視機。每當農忙時節家裡出奇的熱鬧,印象最深刻還就是掰玉米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收割機,都是手工掰了然後運到家裡,再手工擰成辮子掛在牆上。天黑吃過晚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擰著棒子聽著戲。

九零後的你,為啥對戲曲如此情有獨鍾?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小時候看戲純粹是看熱鬧,舞臺上咿咿呀呀啥也看不明白,也聽不懂。記得老人們經常說:“會聽戲的看門道,不會聽戲的看熱鬧”。現在想想還真有道理。小豫最愛的還是豫東紅臉。說到豫東紅臉呢,大家很快就想到:劉忠河,劉新民,索文化,洪先禮以及張枝茂等紅臉王名家。劉墉下南京更是必聽之戲。還有劉忠河老師的打金枝。每一部都是經典。說到劉忠河老師呢,民間有這樣一句話“三天不吃饃,也要看劉忠河”可見劉忠河的知名度非同一般。

九零後的你,為啥對戲曲如此情有獨鍾?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朝事一畢我下龍廷,八抬轎坐在我三劉墉。我的父劉統勳把君來奉,痴心耿耿保江宏。一保康熙二雍正,三又保萬歲爺名乾隆。這段戲詞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豫劇《劉墉下南京 劉新民老師經典代表作。這也是小豫每天必聽的。或許有人會問,九零後為啥對戲曲情有獨鍾?其實我想說的是,除了兒時的耳濡目染,更多的是戲曲的藝術魅力讓人震撼,為之傾倒。

九零後的你,為啥對戲曲如此情有獨鍾?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最後,我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多看看傳統戲曲文化。傳承中國戲曲文化,你我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