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溫宜公主被端妃收養後就再沒有出現過了,她的結局如何?

娛影閒探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用來形容《甄嬛傳》裡面的曹貴人曹琴默再合適不過了。

甄嬛沒侍寢就封貴人,她去鬼門關闖一遭生下了溫宜公主也還是個的貴人之位。自己人微言輕,選擇了依附於華妃以保全自我和溫宜,卻沒想到依附華妃無異於將溫宜羊入虎口,多少次拿溫宜做文章爭寵,這怎麼讓為人母的曹琴默忍得下去呢?

華妃倒臺,牆倒眾人推,曹琴默背棄舊主,檢舉告發狠狠推了一把力。本以為封襄嬪可以子憑母鬼給溫宜掙個好前程,只可惜她的心思陰狠遭到太后和皇帝的不容,命人下毒害死了她。

可憐溫宜從小喪母,後被端妃收養,那麼溫宜公主的結局如何呢?為何端妃收養了她之後,溫宜就沒再出現過呢?

可能一:皇帝的女兒,逃不過和親或者聯姻的命運。

凡是生在古代皇室的公主,如果能夠得了皇帝的疼愛還好,再不濟有勢力背景強大的母親疼愛也行。如果沒有,那就只能被送去和親或者聯姻成為籠絡大臣的棋子。

在她的生母曹琴默還沒有死的時候,就有外族部落求娶清朝嫡親公主以平息戰爭的事,當時皇上一句“要是溫宜成年,我也就不必如此煩惱了”,可見溫宜若不是年幼,這一劫也就躲不過去。也正是這點殘酷的現實讓曹貴人被甄嬛說動倒戈她背叛華妃。

試想等溫宜長大以後呢?那時候宮裡的公主不多,甄嬛在後宮掌握權勢,朧月和靈犀是她的孩子,肯定不會捨得自己的女兒遠嫁番邦,那溫宜就很有可能被和親或者聯姻。

可能二:端妃地位高又寵愛溫宜,想必她過得不會太差。

之前溫宜還沒有被她收養的時候,她就已經流露出了對溫宜的喜愛。溫宜被她收養之後,她對待溫宜也就更加上心了,自然不願意長大了的溫宜再同她小時候一樣被餵食木薯粉,安眠藥之類情況,被人利用成了別人手下的棋子。

甄嬛強勢迴歸,生下了雙生子之後更加受皇帝寵愛重視。甄嬛又注重與其他老資格的妃嬪比如敬妃、端妃、欣貴人等打好關係,把她們都收為己用,好增強自己一派的勢力,哄著皇帝把敬妃晉封為了敬貴妃,把端妃晉封為了皇貴妃。端妃身份地位高了,又只有溫宜一個孩子,對她肯定是當親生的來養的。

端妃入府最早,隱忍深居宮中,韜光養晦那麼多年就為了扳倒華妃,不可能還不清楚後宮裡的爾虞我詐。在甄嬛放任寧貴人給皇帝下毒,想要毒死皇帝的時候,端妃也是察覺到了一點消息。

但是她什麼都沒做,一來當時甄嬛把持權力,她有心無力,二來曾幫皇帝背鍋,害得自己一生無緣生育,還被華妃折磨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多少心裡有些芥蒂。

皇上死了,她和甄嬛的利益關係也不復存在了,後宮這些糟心的時她也懶得再摻和,只想明哲保身,餘下的時光只想好好護著溫宜,保全溫宜。端妃如此聰慧又寵愛溫宜,想來溫宜也可能過得不錯,所以溫宜被端妃收養以後就沒有再出現過了。

還有一個題外的小原因這部劇叫《甄嬛傳》,顧名思義肯定都是講的與甄嬛有關的事情,溫宜公主雖然是個公主,但她實際上卻是與甄嬛沒有太大關係的,所以等到她被端妃收養以後就沒必要再出現了。


姒莞萱


《甄嬛傳》中溫宜公主的生母是曹貴人,後因揭發華妃罪行而榮升嬪位號襄,襄嬪以為得勢發誓以後要步步上爬妄想成為妃、貴妃位分越高勢力越大,這樣溫宜公主的前程會越來越好將來會指一個好阿附。可惜好夢沒成真就被皇上暗害,溫宜公主從此也就由端妃收養,端妃在劇中看似柔弱但也是有心機之人,可惜就是不受寵,溫宜公主雖然由她撫養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前程,況且等溫宜公主長大父皇也早已仙逝、改朝換代,身在皇家身不由己公主的前程都掌握在皇上的手裡。到最後落個和親的下場也為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