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儀電氣20億“驚雷”身陷鉅額違規擔保、資金佔用

11月24日下午,華儀電氣(600290,SH)一紙公告平地驚雷,暴露了這家溫州首個主板上市電氣企業的內控危機。上市公司實控人陳道榮能否帶領已過而立之年的華儀電氣邁過這道坎呢?

華儀電氣公告披露,上市公司在自查中發現存在違規擔保、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等情況。其中違規擔保金額為9.2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2.75%;逾期的對外擔保共計2.1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26%;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合計為10.58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6.00%。

此前,華儀電氣為控股股東擔保問題已引發了上交所問詢,並要求上市公司反覆核查,但均未暴露出上述問題。此次公告一經披露,立馬引起了監管機構關注,11月24日傍晚,上交所向華儀電氣下發監管函,要求說明是否勤勉落實監管函件各項核查要求,提供相關證據,並說明前期意見與本次自查披露情況嚴重偏差的原因。請公司明確具體情況以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知曉時間,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的情形。

鉅額違規擔保的雪球

华仪电气20亿“惊雷”身陷巨额违规担保、资金占用

華儀電氣違規擔保中有兩筆即將到期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2007年上市的華儀電氣,是溫州地區首家主板上市的電氣企業。截至前一個交易日收盤,華儀電氣的股價為3.81元/股。

11月24日,華儀電氣公告重點披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三方面。一是上市公司旗下涉及的鉅額違規擔保;二是逾期的對外擔保金額披露;三是上市公司關聯方資金佔用情況。

其中,違規擔保是指未履行內部審批程序及披露程序的對外擔保,華儀電氣自查發現上市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浙江華儀電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科技)及華儀風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風能),存在未履行程序為公司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華儀電器集團浙江有限公司及其他第三方等主債務人提供擔保的情況。需要指出的是,違規擔保的9.26億元金額中,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的擔保金額為4.9億元,為其他第三方的擔保金額為4.32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華儀電氣具體的違規擔保情況中發現,上市公司與其違規擔保的其他第三方存在密切聯繫。

在公告中,被擔保方除了控股股東華儀集團、華儀電器集團浙江有限公司,唯一涉及的其他第三方為浙江伊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賽科技),擔保金額為4.32億元。

啟信寶數據顯示,伊賽科技成立於2003年6月,註冊資本為3000萬人民幣。華儀電氣方面為伊賽科技提供的擔保類型為結構性存款提供質押,最近的一筆擔保到期時間為2019年11月28日,距今不過短短數日。而事實上,華儀電氣9.26億元的違規擔保金額中,已經有1.96億元違規擔保出現了逾期的情況,如若上述即將到期的擔保再出現逾期,上市公司違規擔保逾期金額將進一步增加。

那麼,上市公司與伊賽科技之間究竟有何淵源?

伊賽科技的住所為溫州樂清經濟開發區經八路428號,啟信寶顯示該地址為華儀風能公司內。

另外,持有伊賽科技74.60%的大股東湯慶林,同時也是上海慧網科技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慧網投資)的大股東,而這家慧網投資,對外投資了一家企業,持有該企業30%股份,這家企業名為上海華儀配電自動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配電)。這家出現華儀字眼的公司的確與華儀電氣密不可分,從股權關係上來看,慧網投資只是華儀配電的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則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儀科技。而從上市公司公告來看,為伊賽科技提供擔保的正是華儀科技。

上市公司內控危機

除了違規擔保出現逾期之外,經過董事會審議並報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准的對外擔保也出現了逾期情況。截至11月24日,華儀電氣合規的對外擔保共計5.90億元,其中2.14億元對外擔保已出現逾期,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26%。擔保方均為上市公司,而被擔保方則為華儀電氣的控股股東華儀集團。

上市公司為華儀集團提供的經董事會審議的擔保中有四筆出現逾期,這四筆的債權人分別為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樂清市支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樂清支行。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違規擔保中有5筆擔保涉訴,經過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並報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准的對外擔保也有2筆涉訴。對於違規擔保涉訴,華儀電氣表示,相關案件仍在審理中,公司是否應承擔擔保責任需經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華儀集團承諾,將採取積極措施儘快償還債務,解決訴訟問題。不過,上市公司表示目前暫無法判斷違規擔保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

而上市公司正常的對外擔保逾期涉訴的部分,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同樣承諾將採取積極措施儘快償還逾期債務,解決訴訟問題。

除了擔保危機外,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的情況也一併暴露了出來。

11月24日,華儀電氣公告披露,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累計發生關聯方資金佔用22.12億元,累計歸還11.55 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合計10.57億元。2019年10月1日至本公告披露期間關聯方資金佔用0.01億元,期間未歸還,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合計為10.58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6.00%。

這筆資金主要給誰用了呢?還是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公告解釋稱“上述佔用資金主要用於控股股東歸還自身融資借款及利息、代償互保單位本息及經營週轉等用途”。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披露的問題是目前上市公司自查的結果,如果在華儀電氣11月24日公告披露之日起一個月內控股股東不能解決前述問題,將構成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9年4月修訂)》第13.4.1條和13.4.2條規定, 上市公司可能會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監管緊急問詢

華儀電氣的公告披露後引發了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11月24傍晚,上交所對華儀電氣下發了監管函,要求說明是否勤勉落實監管函件各項核查要求,提供相關證據,並說明前期意見與本次自查披露情況嚴重偏差的原因。請公司明確具體情況以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知曉時間,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的情形。

實際上,記者注意到華儀電氣近幾年的業績出現了較大波動。2015-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6013萬、-4842萬、5983萬、-8302萬元。對於業績的交替盈虧現象且發生大額逾期應收賬款。上交所亦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核實業務實際情況和款項回收情況,明確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風險情況。請會計師針對性地說明執行的審計程序和取得的審計證據, 相關程序和證據是否充分適當,出具的審計意見是否恰當。

華儀集團能否在一個月內解決資金困境,對於華儀電氣而言無異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浙江新聞網報道,華儀集團董事長陳道榮在30多年前創業,在創業之初選擇了和樂清大多製造低壓電氣不同的方向,做高壓電氣,從創業時的4萬元做到上百億元,公司業務也從一家小小的開關廠發展到擁有11家核心子公司,涉足風電、環保、電氣等多個行業的企業集團。

只是,對於華儀集團而言,現在的情況並不容樂觀。

11月23日,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則控股股東股份被輪侯凍結的公告,截至11月23日,華儀集團持有公司股份234283762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0.83%,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數量為234275162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9.9963%,處於凍結狀態的股份數量為234283762股,佔其持股總數的100%; 累計輪候凍結數為297567524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27.01%。

而另據啟信寶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華儀集團7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華儀集團還涉及與浙商銀行溫州樂清支行、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行等金融機構的合同糾紛。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