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冰雪奇緣2》
的排片很堅挺。

即使連續3天,它的上座率都和上映一週的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差不多。

在韓國,一群韓國導演甚至聯名抵制,抗議《冰雪奇緣2》對本土銀幕的壟斷。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看起來,這部電影似乎沒資格霸佔這麼多的拍片量。

如果有人問我《冰雪奇緣2》,到底好不好看?



並不算差,但肯定沒前作那麼好。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艾莎的婚紗妝很美,火靈的小蜥蜴很萌,高潮的魔法戲很炫。

除此之外,這部續集真就沒什麼值得稱道的了。

同樣以英雄之旅,作為主線故事的框架:

《冰雪奇緣》將邪惡的冰雪女王,改成正面角色;

將騎乘白馬的英俊王子,改成馴鹿男孩。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即使同樣是“XX與XX們快樂的生活在一起”的標準結局,觀眾和業界依然買賬。

至少迪士尼依然能把公主的故事,講出新意。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但《冰雪奇緣2》沒有,它自始至終都沒能出現一個強有力的反派。

所有困境和危機的製造,只侷限於來勢兇猛,卻又突然反轉的偽反派。

甚至可以稱之為假想敵。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冰雪女王艾莎最後一幕的變身戲,做得很漂亮。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只可惜,劇作甚至連深陷回憶的艾莎,為什麼會被冰凍都懶得解釋。

整個故事就被扣上環保主義的大帽子,倉惶地終結了。

誇張點說,《冰雪奇緣2》更像是一部斥巨資打造的蕾絲同人片兒。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紅藍官配逼死同人系列

近幾年的迪士尼,最缺乏的就是創意。

在聲討這家全球影視界的龍頭企業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一件事:

《冰雪奇緣》為什麼會有續集?

對於旗下產業涉足電影、電視、流媒體、主題樂園、影視周邊等行業的迪士尼大佬來說,《冰雪奇緣2》豆瓣、IMDb多少分,爛番茄新鮮度百分之幾,MTC口碑如何,這都不重要。

甚至連這部電影票房賺不回成本,都不打緊。



因為全世界的迪士尼樂園和零售店鋪,馬上就能推出新品了!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只要《冰雪奇緣2》裡的新形象或者新造型,有觸動你。

甭管故事精不精彩,敘事有沒有什麼革新。

迪士尼官方的公主娃娃,鐵定賣得呱呱叫。

畢竟首部的成功,已經讓《冰雪奇緣》的公主脫離了“Disney PRINCESS”的產品序列,而變成絕世而獨立的“FROZEN”了。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對於迪士尼來說,一部續集的失利,頂多就是提前榨乾了一個IP。

更何況從《冰雪奇緣2》目前的口碑來看,要說斷送一個系列,還不至於。

其實上個世紀的迪士尼,是非常不屑於做續集炒冷飯的。

別看《獅子王》、《花木蘭》、《小美人魚》等經典動畫,都有續集問世。

但它們的製作部門,大都並非迪士尼本部的WaltDisney ANIMATION STUDIOS(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而是專攻動畫劇集和碟片市場的DisneyToon Studios(迪士尼卡通工作室)。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迪士尼卡通工作室已於去年宣佈關閉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獅子王2》的作畫那麼崩,第三部甚至直接變成了彭彭和丁滿的番外。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說來說去,不過不是出身嫡系,又不指望搬上院線穩固口碑。

資金、人力和渠道上的弱勢,讓DisneyToon Studios的作品,大都與“本部出品”大相徑庭。

當然,DisneyToon Studios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比如《神燈寶藏》、《飛機總動員》和《小叮噹:永無獸傳奇》。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DisneyToon Studios的關閉一方面受制於預算和品質,一方面也和碟片市場的衰落也有關係。

這麼看,那就是迪士尼本部並不擅長做續集。

可口碑穩健的《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和《無敵破壞王》又怎麼解釋?

首先要申明,各種“總動員”系列,實際出身於被迪士尼收購的皮克斯工作室。

而《無敵破壞王2》算是迪士尼本部出品中,罕見的續集作品。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也就是說,迪士尼本部並沒有足夠多的,製作續集的經驗。

這也就造成了《冰雪奇緣2》竟然會玩這種給主人公溯源、填坑的老梗。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冰雪奇緣》兩部之間的時間間隔,為6年。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而皮克斯的續集,動輒就要10年起跳。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至於迪士尼本部打磨續集為啥這麼著急,結合前文提到的主題公園和周邊產品,相信你也能看清在這背後龐大的利益鏈條。

如果我們倒推回去,在上世紀都曾名震一時的迪士尼和吉卜力,為啥相差如此懸殊?

因為吉卜力只有宮崎駿,而華特·迪士尼本人非常注重人才培養。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1960年華特·迪士尼親自創辦了加州藝術學院,而皮克斯作品中那個神秘代號“A113”,正是這些動畫大佬,曾經在加州藝術學院上課的教師編號。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曾經的迪士尼非常注重培養新生力量,注重創意,於是它才成長為一個龐大的影視帝國。

而現如今的迪士尼,卻陷入了“續集魔咒”——

無論是後續故事還是真人版,全都遭遇了口碑上的冷遇。

單憑几部續作就唱衰經歷百年風雨迪士尼,的確為時過早。

我只希望,已經傳出製作計劃的《瘋狂動物城2》,不會是同樣的結局......

《冰雪奇緣2》口碑的失利,證明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