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慕容覆在武林江湖中影響力比較大,與喬峰有“北喬峰、南慕容”之稱。他的成名絕技就是“斗轉星移”,

這個招式的精髓就是將對手招式反擊到他自己身上,看起來像是用對方一樣的武功擊敗對手,所以也就有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說法。在中超28輪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的爭冠焦點戰中,卡納瓦羅其實也上演這招“斗轉星移”之法,用上港的方式成功擊敗了對手。今天我們就來深度挖掘一下這場焦點戰,看看卡納瓦羅到底做到什麼,讓強大的上港竟然沒有了還手之力。

本篇文章共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共計3500餘字,預計花費你的閱讀時間為15分鐘。

①賽前:逆勢恆大被看衰,順境上港贏先機

②回顧上港恆大對決:上港近6戰5勝,終結恆大7連冠

③中超天王山之戰:卡納瓦羅用上港的方式擊敗上港

④賽後:卡納瓦羅一招斗轉星移,讓佩雷拉也防不勝防


一,逆勢恆大被看衰,順境上港贏先機

中超天王山之戰開始之前,恆大遭遇了一番比較大的動盪。從3:1戰勝國安之後,恆大在各項賽事踢了9場比賽,但是戰績是可憐的1勝4平4負。主場1:1被重慶戰平,客場3:1被江蘇擊敗,主場0:1被武漢擊敗,主場2:2被建業戰平,這幾場比賽的結果都讓球迷難以接受。要知道戰勝國安之後,恆大一度手握7分優勢,直到被建業逼平之後,優勢只剩下了1分,爭冠形勢也岌岌可危。這樣糟糕的局面也驚動了俱樂部高層,因此主帥卡納瓦羅還恆大集團勒令去“上課”學習了。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雪上加霜的是這段時間恆大還遭遇了嚴重的傷病影響,嚴鼎皓重傷離隊,塔里斯卡傷愈迴歸,恆大四小天鵝的青春風暴戛然而止。稍後馮瀟霆、高準翼、黃博文又傷了。看看天王山之戰恆大的觀戰團有多豪華,嚴鼎皓、于漢超、李學鵬、馮瀟霆、高準翼只能在看臺上觀戰,這幾個球員都是有絕對實力的球員,在爭冠關鍵戰的時候卻遺憾缺陣,對恆大的打擊可不是一般的大。如此的恆大在賽前是全面處於頹勢之中,球隊士氣低落,主教練被“上課”,球隊傷病如潮,這樣的態勢也難免讓大家看衰。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我們再來看看上港這邊的情況,主場2:1戰勝河南建業,客場2:0贏下和國安的爭冠焦點戰完成逆襲,然後一鼓作氣3:0拿下大連一方。帶著3連勝的傲人戰績,球隊也沒有大面積的傷病,佩雷拉帶領的這支上港隊士氣正旺,外界也一致的看好上港隊會在客場再次完成逆襲。之所以很多人對上港這場比賽充滿信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上港不再是沒有奪冠前的那支上港了,衛冕冠軍如今在實力和地位上都有資格和恆大叫板了。因為自從佩雷拉執教上港之後,上港其實對陣恆大的時候一點也不怵。下面我們就回顧下上賽季上港是如何掀翻恆大王朝的。


二,回顧上港恆大對決:上港近6戰5勝,終結恆大7連冠

從17年下半年開始,到19年的下半年這場天王山之戰開始前,上港和恆大雙方一共一踢了6場比賽,而恆大僅僅獲得1次勝利。由此可以看出,上港準確的抓住了恆大王朝日漸衰落的機會,在去年終於打破恆大在中超的統治局面。雖然丟失這個冠軍恆大這邊有多客觀因素影響,但無法迴避的一個客觀事實就是在佩雷拉的帶領下,上港不再那麼怕廣州恆大了,而且實力到了和廣州恆大扳手腕的層次。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 上港取勝之道:重視中場防守,快速反擊為主

我們抓取了其中三場上港戰勝恆大的比賽數據,分別是17年8月22日,上港亞冠4:0擊敗恆大;18年9月18日,中超上海上港2:0擊敗廣州恆大;18年11月3日,上海上港4:3戰勝廣州恆大;下圖就是三場比賽中,兩隊在控球率、搶斷成功率,進球數和反擊進球

的數據,其中①藍色部分代表廣州恆大隊,②紅色部分代表上海上港隊。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從這個柱狀對比圖可以看出,在這三場比賽中,控球率方面恆大一直佔據上風為66%,而上海上港只有34%。在搶斷成功率方面兩隊都做的不錯,數據基本接近。在進球方面,恆大打進了4個進球,但是進球方式基本都是定位球的方式打進,而上海上港取得10個進球,其中有6個進球是通過防守反擊打進的,佔據了總進球數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數據對比可以看出,上海上港之所以能夠崛起,能夠在和廣州恆大的對陣中逐漸佔據上風。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上海上港和廣州恆大對陣的時候放棄了控球率,因為控球多的隊伍也就失誤多;

第二,堅決打防守打反擊,通過加強中路的防守,採用後防線和中場配合,人盯人防守對手進攻重點,高壓防守逮到機會就把球交給胡爾克和奧斯卡,利用兩個人的突擊能力傳出威脅球,然後交給武磊、呂文君等終結;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正是因為上海上港就是堅持做到了以上兩點,這也是博阿斯和佩雷拉師徒的戰術核心,從2017年後半年開始,對陣恆大的6場比賽取得了5勝1負的戰績,這算得上是上港的成功之道了。那麼剛剛結束的天王山之戰,廣州恆大又是如何擊敗上港的呢?


三,中超天王山之戰:卡納瓦羅用上港的方式擊敗上港

本場比賽卡納瓦羅派出的5-3-2陣型,之所以用這個陣型,原因就是大面積的傷病。為了解決邊後衛的問題,所以卡納瓦羅用了三中衛,分別是樸志洙、梅方和張琳芃,用鍾義浩和楊立瑜分居兩側翼位。中場鄭智拖後,張修維和保利尼奧倒三角站位。前場留下兩個反擊點塔里斯卡和韋世豪。而上海上港這邊用的是比較常規的4-2-3-1或者4-3-3陣型,前場的反擊點是奧斯卡和胡爾克。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 恆大防守戰術:圍搶胡爾克,人盯人奧斯卡

比賽開始之後廣州恆大堅持了自己的戰術,尤其是對於胡爾克和奧斯卡的防守尤為有效。對於胡爾克恆大采取的“圍搶戰術”,一方面限制上港隊有給他傳球,一方面限制他接到皮球之後難以自如推進,因為梅方、樸志洙和鄭智三人組成的圍剿太慘烈了。對於奧斯卡,因為他不喜歡身體對抗,不需要肉搏,所以卡納瓦羅派比較靈活張修維整場人盯人,他的防守任務就是死纏爛打盯住一個人就好了。(這就是之前蔡惠康盯防塔里斯卡的戰術)用這樣局部圍剿和人盯人戰術,恆大很好的限制住了上港的進攻發起點,這也是上港9次射門,只有1次射正的原因所在。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 恆大的進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放棄控球堅決打反擊

因為恆大貫徹上面的防守戰術,一方面掐住了上港的進攻箭頭,一方面也為自己贏得了很多反擊的機會。下圖就是這場天王山之戰兩隊的重要數據對比:在控球率方面,廣州恆大罕見的只有46%,而是逼迫上海上港控球率達到54%。在搶斷成功率方面,恆大高達93%,而上港只有63%。進球方面,嚴格意義來講恆大兩次進球都是通過反擊,一次是塔里斯卡單刀破門,一次是塔里斯卡博得點球;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廣州恆大本場比賽之所以能夠取勝,主要因為做好了以下兩點:

①,即使在主場,廣州恆大主動放棄了控球率,減少了無謂的控球。將控球率讓給上港隊,也是將出錯的概率讓給了上港隊;

②,堅決防守反擊,通過自己的防守策略,讓上港中場發生了很多失誤。而廣州恆大就是利用了眾多失誤中的兩次機會,堅決的打防守反擊。讓持球更好的保利尼奧持球推反擊,讓射術更好的塔里斯卡去終結進攻,提升了兩人的進攻效率。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四,卡納瓦羅一招斗轉星移,讓佩雷拉也防不勝防

通過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分數據分析,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上港贏打破恆大統治局面靠的是防守反擊,而恆大贏下天王山之戰的秘訣也是防守反擊。讓佩雷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賽前盡顯頹勢的廣州恆大,竟然用了一招“斗轉星移”,用上港最擅長的方式擊敗了上港。卡納瓦羅面對著陣容實力比自己強的對手,打破常規條條框框的限制,選擇放棄掉更多無效控球,只專注於一件事情,那就是堅決打好反擊。毫無疑問這一次卡納瓦羅賭贏了,而佩雷拉真的是防不勝防啊,佔盡優勢的上港怎麼就這樣輸了?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 卡納瓦羅“上課”效果顯著,成恆大止頹的指路明燈

廣州恆大主場2:2被河南建業逼平之後,積分榜優勢只剩下1分。當時恆大俱樂部高層震怒,比賽剛一結束就發佈通知讓卡納瓦羅去參加恆大企業文化學習班。至於卡納瓦羅去沒去上課不清楚,但是這次上課的效果很顯著。莫非是在學習班上翻閱金庸名著《天龍八部》不成?無論過程如何,反正回來之後是醍醐灌頂了,卡納瓦羅這次能願意打破常規,放棄恆大中超七連冠的期間最擅長的控球打法,改成現在的防守反擊打法,這也是需要一定魄力的。

深度:恆大贏天王山之戰靠三軍用命?卡納瓦羅的斗轉星移才是精髓

廣州恆大經歷了9輪1勝的局面,經歷了嚴重的傷病影響,經歷了主教練的下課危機,如今在爭冠之旅中重新掌握主動權。全隊將士奮勇拼搏、三軍用命是主要原因,而卡納瓦羅的戰術調整才是點睛之筆。試想一下如果恆大新老結合的中場繼續踢控球戰術,那隻會讓上港多一些自己喜歡的反擊打法而已,那樣結果就未可知了。在恆大陣容更新換代的大背景下,卡納瓦羅這次技戰術革命意義重大,也為恆大以後的戰術方向指明瞭方向。恆大也不能一直用控球打法,以前因為有巔峰鄭智、黃博文和保利尼奧,現在他們能力下滑了,接班人暫時青黃不接,恆大的戰術也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粵滬天王山之戰的覆盤,如果喜歡本人的深度分析,歡迎關注+轉發,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