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縣:把群眾最急最盼的民生實事解決好

承德縣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建議,形成問題清單,制定整改計劃——

把群眾最急最盼的民生實事解決好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李建成、尉遲國利 通訊員張啟龍 、武文傑)最近,每次騎車走過村口的扁擔溝門東橋,承德縣孟家院鄉毛杖子村村民劉鳳英都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幸福感。“真沒想到我一個老百姓的意見能受到縣委書記重視,還得到了解決,這主題教育真不是走過場。”劉鳳英感慨地說。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承德縣通過開展“八個徵求”“三問三查三看”等活動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形成問題清單,制定整改計劃,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以實績實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今年初,承德縣決定對公路下倉線三道營橋、平房西橋、扁擔溝門東橋3座橋樑進行翻修,以方便7個鄉鎮10萬餘群眾出行。這項百姓稱讚的民心工程原計劃10月底通車,但由於雨水沖刷,臨時通行便道坑窪不平,百姓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始後,縣委下發了徵求意見調查問卷。“別讓便民工程不便民。”劉鳳英寫下自己的意見時其實沒抱啥希望。

承德縣縣委書記齊建文拿到調查問卷結果後發現,不少群眾都反映下倉線因橋樑翻修給老百姓出行帶來不便。齊建文帶領交通運輸局部分人員到實地走訪,安排專門人員對通行便道進行平整,保證群眾出行安全。同時,要求施工隊伍加派力量,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抓緊施工,每半月調度一次施工進度,倒排工期,確保提前通車。9月底,3座橋均已經完工通車,比預計通車時間提前一個月,徹底解決了沿線群眾出行難問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縣已發放調查問卷上萬份,徵求意見建議2000餘條,梳理出問題800餘個。通過開展“八個徵求”活動,徵求意見建議1600餘條,梳理出問題700餘個。通過召開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專題會議,獲取意見建議133條,梳理出113個問題。以上問題,均已梳理完成,形成問題清單。

針對梳理出來的問題,該縣制定了領導班子調查研究工作方案500餘份,確定調查研究主題500餘個。通過召開會議、實地走訪、蹲點調研等方式,全面瞭解基層所思所想所盼,為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奠定了基礎。目前,全縣100多個單位500餘人已開展調研,並針對所負責領域和調研課題,求深、求細、求實撰寫調研報告,調研成果均已撰寫完成,鄉科級以上領導班子均召開了調研成果交流會,直面問題,確保調研成果取得實效。

同時,對問題實行清單式管理、臺賬式推進。目前涉及專項整治工作的問題有141個,已整改完成113個,全縣各級黨組織圍繞整治重點,整改完成率為80%,11月底整改完成率將達到100%。把開展主題教育同促進工作落實有機結合,對照年初確定的任務目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針對當前脫貧攻堅、經濟運行等重點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

“我們把解決群眾的難點痛點堵點作為轉變作風的出發點和發力點,把群眾最盼最急最愁的民生實事解決好,才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承德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立峰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承德縣以深入實施“三個一批”為重點,大力推進辦實事、解難題、惠民生,突出抓好工作落實,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為民服務解難題做深做細,集中解決了一批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

縣醫院、中醫院組織醫療團隊走街串戶,為老百姓檢查身體,做健康宣講;縣法院規範了訴訟服務中心工作流程,大力推廣調解應用平臺,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縣水務局聚焦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農村飲水等方面問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縣人社局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先後爭取天津市和天津東麗區對口幫扶項目3個,總投資375萬元,開展就業培訓1000餘人次,增加就業480餘人……

截至目前,該縣共解決老舊管網改造、教育、醫療、飲水、扶貧等群眾難題210餘個,化解徵地拆遷、農民工欠薪、扶貧脫貧等信訪事項50餘件,切實在強化幹事創業敢擔當和為民服務解難題上取得了新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