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木營:築牢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戰

通訊員 鄭家雲 李超

11月21日,椿木營鄉長槽村神州臺的扶貧工廠內,20餘名貧困勞動力正在抓緊加工川牛膝藥材。鄉村全力引進到家門口的藥材扶貧工廠有效解決了長槽集鎮神州臺安置點的易遷貧困勞動力80餘人的就業脫貧問題。

近年來,椿木營鄉黨委政府和鄉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把整鄉脫貧攻堅作為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的大舞臺,引導各村黨支部把工作重心放在斷窮根、拓富路,助力攻堅上,在脫貧攻堅一線築牢堡壘,為貧困戶持續脫貧致富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黨建引領斷“窮根”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就看領頭羊。”脫貧攻堅主陣地在農村,農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力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保證。

近年來,地處宣恩“高山之巔”的椿木營鄉以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全面開展農村基層黨組織整鄉推進提升工程和農村黨員“就近聯身邊帶”活動,並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拔一大批想幹事、能幹事、愛幹事的骨幹能人組成村“兩委”隊伍,有力地激發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活力和能力,推動整村脫貧工作全面有序開展。據瞭解,2018年12月換屆後新選出來的村黨支部班子,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數佔60%。該鄉還充分發揮黨員致富能手帶頭作用,通過每月一次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動員黨員致富能手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用提供轉移就業,技術指導,基地務工等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實現黨建引領精準發力斷“窮根”。

挖掘產業拓“富路”

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實現穩定脫貧。該鄉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持續探索,從特色產業中拓寬致富路。通過村黨組織積極引導貧困農戶發展藥材等特色主導產業,向貧困農戶免費提供種苗、肥料、定期進行技術指導,並主動對接市場主體,暢通產品收購渠道,確保產業收益到位。目前,全鄉道地中藥材留存面積達3.5萬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

在發展藥材等主導產業的同時,該鄉一邊鞏固傳統經濟作物發展,一邊積極探索硒麥草,寬葉纈草,大球蓋菇等新型優勢產業規模化發展,一方面加強產業推廣和落實,另一方面強化產、供、銷全鏈條全流程全方位技術性指導,有力強化了產業脫貧實效,拓寬了穩定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據該鄉黨委分管產業工作的負責人田正友介紹,該鄉依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平臺持續開展新型農業產業培訓,覆蓋貧困戶1370戶3947人。通過產業扶貧“四個一”模式,以培養種養專業合作社與貧困戶實行利益聯結,人均年產值可達2000元,目前發展產業扶貧已為貧困戶共增收近1000餘萬元。

夯實隊伍助“攻堅”

該鄉黨委政府和鄉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著重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扶貧攻堅幹部隊伍,在配備各村駐村扶貧工作隊1支的基礎上,爭取鄉到村4名第一書記兼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整合選派全鄉內設機構和鄉直單位幹部職工50餘人到村參與駐村幫扶,並對全鄉14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全覆蓋。該鄉還建立了黨建與脫貧攻堅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落實工作機制,推行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項目清單等制度,每月至少召開2次鄉村黨建和扶貧工作推進例會,調度工作進展,發現會診問題,督促整改銷號。此外,該鄉還出臺了《椿木營鄉2019年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將抓黨建促脫貧,扶貧成效與幹部職工年終績效考核及待遇發放掛鉤,以鄉紀監委,組織辦和扶貧辦為考核主體,通過實行“周督查,月通報,季講評”工作模式,形成全面客觀的綜合考核數據,並通過約談,通報,獎懲等方式將結果反饋給部門,村扶貧工作隊和個人,及時對問題進行整改清零,夯實隊伍確保鞏固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