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到群眾心坎上——駐安化黃泥村扶貧工作隊扶貧小記

本網記者 譚紹軍 通訊員 陶浪

最近,安化縣梅城鎮黃泥村不少貧困戶好高興:13組貧困戶湯定豐今年生產的300多斤紅皮小籽花生,駐村扶貧工作隊一個電話,幫扶責任單位和後盾單位的同志們一次性幫他買走了;8組貧困戶孫至安利用自家的掃把草編織了20多把掃帚,也是幫扶責任單位負責人一張羅,就有人上門收走了……一樁樁,一件件,工作隊用心用情,黃泥村人民群眾樂在心裡,笑在臉上。

2018年初,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值恆牽頭,市政府辦公室作為責任單位,市檔案局、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益陽分公司為後盾單位,組成幫扶工作隊,開始駐村幫扶。近兩年來,工作隊與黃泥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大家紮緊把子幹。緊緊盯住破除制約黃泥村發展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瓶頸,強基固本,一個項目接著一個項目上。特色產業也是不斷加強,黃泥村貧困落後面貌迅速改觀。今年以來,工作隊與各個後盾單位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下大力氣幫助貧困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用心用情為黃泥村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受到黃泥人民交口稱讚。1組村民胡佳興發展“稻花魚”養殖,沒想到7月一場大水,魚都差不多跑光了,好在生態稻穀喜獲豐收,收穫3500多斤優質稻米,另外還有30多箱蜂蜜。可銷路不暢,正在胡佳興犯愁之際,工作隊和後盾單位的同志們找上門來,一下子解決了問題。今年初,工作隊幫助組建了安化縣慕林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利用當地特有的優良品種與土壤氣候條件,專業生產、加工與銷售紅薯澱粉、紅薯粉絲以及食用紅薯條等,合作社因此成為黃泥村脫貧致富的又一重要門路。然而,合作社生產的2萬多斤優質薯粉的銷路一時還沒有打開,工作隊和後盾單位的同志們急群眾之所急,利用微信等網絡渠道和各個部門的人際關係,四處推廣宣傳,到黃泥村購買薯粉者紛至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