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個窮小夥,32年前帶著兩千元到深圳,如今已是億萬富翁

從賣柴養家到身家296億

這是一個客家窮小子變億萬富翁的勵志故事。

1955年,他出生在廣東梅州五華縣一個貧困家庭,7歲就開始挑柴,什麼苦活累活全都幹個遍。

1987年,他帶著2000元到深圳創業,一個商機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2015年,他的身家超過230億人民幣,排名胡潤百富榜第81位。

2019胡潤全球富豪榜,他以43億美元(人民幣約296億)的財富值成為梅州籍人首富,全球富豪排名第512名。

他就是深圳富源集團董事長:繆壽良

廣東一個窮小夥,32年前帶著兩千元到深圳,如今已是億萬富翁

(深圳機場、廣深高速公路B段、廣深公路、寶安中心區等大型市政工程都是繆壽良集團承建)

我是農民的兒子,但我不甘一輩子當農民

繆壽良出生在一個極度貧窮的家庭,7歲時,他就擔負一家人的生計,他砍柴賣,一共砍了10年。

他曾用賣柴換來的一毛錢,為全家買了五樣物品:1根縫衣針,1盒火柴,2分成鹽,一點菸絲和一疊捲菸紙。

童年時代的磨難,造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他對自己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但我不甘一輩子當農民。”

22歲那年,繆壽良由河源迂迴老家五華縣。

廣東一個窮小夥,32年前帶著兩千元到深圳,如今已是億萬富翁

那時,他立下了發財致富的宏願,而且慢慢開始琢磨:“我沒有本錢,我應當怎樣才能發財,怎樣才能登上財富的巔峰呢?”

於是,他把發財的心思,全放在創新嘗試上。

23歲時,繆壽良設計出五華縣第—臺菸絲加工機,請人來加工菸絲外銷,結果大獲全勝。

當時勞動日人均收入只有3毛錢,而他一天可淨賺40元。這個小成功給繆壽良帶來了許多啟發,從此走上了白手發家之路。

一個商機徹底改變人生

1987年,深圳在高速發展,建路,修橋,造大廈,沒有一樣離得開採石,正好五華的採石技術堪稱全國一流,於是,繆壽良把目光投向採石業,他帶著2000元和五華的兄弟們來到深圳。

當時,部級、省級的上千上萬家採石隊已經在廣深公路上擺開了陣勢,而繆壽良因為剛來,語言不通,環境陌生,還沒有一個朋友,根本拿不到一個訂單。

廣東一個窮小夥,32年前帶著兩千元到深圳,如今已是億萬富翁

不過,繆壽良知道時機的重要,也知道朋友的重要。於是,他一面廣交朋友,一面等待時機。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一位供電局的朋友說:深圳電力嚴重不足,尤其七、八月,三天兩天停電均屬正常。

停電停電停電!停電將意味著什麼?繆壽良反覆思索這個問題。

最終繆壽良想出了停電背後蘊藏的商機:停電將意味著一到七、八月,所有的採石隊將出現電力危機,影響正常作業。

於是,繆壽良東拼西湊籌集一筆款項,買了—臺柴油發電機,等待機會的到來。

果然不出他所料,1988年秋天,幾十個採石場與廣深一級公路籤訂的合同全部被廢除,因為受電力不足影響,沒有一個採石場可以保證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天賜良機!繆壽良終於等來了機會。因為發電機在關鍵時刻大發威力,承攬了全部採石業務。

聰明過人的繆壽良一夜擊敗了幾十個採石工程隊。當別人醒悟過來時,悔之巳晚了。

由於獨家生意,石材的價格由18元/立方暴漲到36元/立方,繆壽良藉此大賺一筆。

此後,繆壽良的創業之路越走越順,最後創辦富源集團,如今業務橫跨工業、商貿、房地產、教育行業。

從賣柴養家到身家230億,繆壽良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身世再苦,也可用智慧和勤奮來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