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西安建大喜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國獎4項

11月7日至13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工信部副部長王志軍、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家明出席競賽開幕式。

我校喜獲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獎成績位列陝西高校第四、省屬高校第一,實現了學校在該項賽事上的歷史性突破。

新突破:西安建大喜獲第十六屆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中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競賽活動,被譽為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每兩年舉辦一屆。本屆大賽,全國共有1573所高校的近300多萬大學生參加競賽,經過各校賽、省賽層層選拔共有1513件作品入圍國賽,經過網評和複評,共有212所高校的447件作品進入終審決賽(含港澳地區),經過封閉展示和公開答辯,由金鵬康教授團隊指導的作品《消除黑臭,澈水長流--基於西安市黑臭水體防治對策研究》榮獲一等獎。

新突破:西安建大喜獲第十六屆

部分獲獎項目情況介紹

項目名稱:消除黑臭,澈水長流——基於西安市黑臭水體防治對策研究

學生團隊:張晨、羅懿、姜陽、趙家豪、方興、薛福舉、賀豪華

指導教師:金鵬康、馮永寧

所在學院:環境學院

獲獎等級:一等獎

項目簡介:項目團隊依託專業學科優勢,針對西安市城六區、臨潼區等13個主建成區的931處水體開展黑臭水體識別排查及分級判定工作。整個排查工作歷時近三個月,發放問卷9000份,調研範圍覆蓋3629平方公里,測定水樣6876個。基於調研結論,團隊提出了太陽能充氧曝氣、景觀水體與綠地灌溉系統節能交互設計兩項黑臭水體技術治理措施。同時,著眼於當前黑臭水體綜合整治模式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性的提出了"政府-高校-公眾"協通聯動的全民盯防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黑臭水體綜合防治全過程監管平臺",實現黑臭水體及時反饋、及時治理與長效保持。西安市水務局高度認可調研工作以及團隊提出的防治對策建議,並將其運用到疑似黑臭水體的整治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調研活動得到了人民網、中國青年網等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道,並且在社會層面上也產生了熱烈的反響。

新突破:西安建大喜獲第十六屆

項目名稱:古城鎮"環境活態化"保護模式的提出——對影響陝甘川地區古城鎮保護中環境因素的調研

學生團隊:秦凱、吳淵嶽、林佳、胡月、華子全、趙丹、鄧靄妮、李欣蕊

所在學院:建科學院、機電學院、冶金學院、管理學院、土木學院、藝術學院、安德學院

指導教師:任建國

獲獎等級:三等獎

項目簡介:項目團隊從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建築人居環境三個方向出發,對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區部分古城鎮保護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利用相應測量儀器測量並對當地居民進行走訪及問卷調查,借鑑國內外經典古建築保護技術與方法的經驗,探究對影響古城鎮保護情況的各類環境因素,創造性提出基於各類環境的古城鎮"環境活態化"保護模式,對中國古城鎮保護提供了方法與對策。

項目名稱:公眾參與,因村制宜——提升村民參與鄉村建設與發展動力的對策研究

學生團隊:趙瀟、陳叢笑、宋長奇、高丹琳、郭金枚、沈蕊、林偉、許入丹

指導教師:沈婕、王瑾、趙南森

所在學院:建築學院

獲獎等級:三等獎

項目簡介:項目針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村民參與流於形式、停留在表面而導致無法真正發揮村民主體作用的問題,通過理論研究、調查分析,明確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特徵與村民參與動力的影響關係,提出村民參與應該根據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特徵的不同進行相應的引導,並通過相應對策建議的提出,提升村民參與鄉村建設與發展的動力,對地方政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