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廣西一土醫到廣東“偷師”後,竟讓貧困戶發家致富

神了!廣西一土醫到廣東“偷師”後,竟讓貧困戶發家致富

北流六靖鎮西山村裡,一片片鬱鬱蔥蔥的山林中,果實滿樹,陽光下,它們泛著金黃色亮光,散發著陣陣柑橘香味。這裡是開源有機貢柑基地,工人們正在果園裡忙著採摘果子、打包裝外運,一派熱火朝天的場面。

“貢柑已是第五代改良品種了,每天都有幾千斤銷往上海。”基地負責人李開源告訴記者,果園裡的貢柑經過他18年的培育,已暢銷廣西區內外,也期待著它能成為貧困農戶的致富果。

一次出診結緣,數次改良造精品

與貢柑結緣

源於李開源早年在廣東的一次出診

今年55歲的李開源,出生於六靖鎮一農戶,因家境貧困初中便輟學,後來,他當上了“土醫生”,開始了跌打損傷、風溼骨痛之類治療和膏藥銷售工作。有一次,李開源隻身到廣東汕頭推銷膏藥,一位老人邀請他上門治療腰痛病,為感謝李開源,老人端上柑橘招待。

神了!廣西一土醫到廣東“偷師”後,竟讓貧困戶發家致富

果園裡的貢柑。

李開源品嚐後發現,此果與平時吃到的柑橘不同:它十分清甜,口感極佳。於是,李開源便向老人詳細瞭解。老人將李開源帶至自家果園,並告之:這是古代汕頭專供朝廷的貢品,當地稱為貢柑。

兩廣鄰近,氣候相同

在廣東能種的果,玉林也能種!

當時,李開源想,要將此貢柑移栽回家鄉,讓北流的鄉親也能嘗一嘗這清甜的果實。在徵得老人的同意後,曾學過嫁接技術的李開源,從老人的貢柑樹上摘取了100根優質枝條包紮好,連夜趕回了六靖。

回到家鄉後,李開源把帶回來的貢柑枝條嫁接到了貢橙樹上。經過精心護理,嫁接的地方長出了新芽,這讓李開源驚喜不已。

2001年,李開源宣佈:

從此不再“跑江湖”

要在家專心搞農業

從那時起,李開源便一頭扎進果園,潛心研究他嫁接的果樹。經過兩年多的精心呵護,首批嫁接的貢柑樹結果了。忐忑不安的李開源掰開貢柑嚐嚐味道,貢柑竟然給了他一個大驚喜:既有橙子的清香,也有貢柑的清甜。

興奮不已的李開源,隨後將種植規模發展到500棵,繼而又擴種到了3000棵,種植場地包括六靖西山村、清灣平旦村及廣東化州寶圩等鄰近鄉村,面積達20多公頃。

從2001年開始種植,李開源在貢柑身上花了整整18年,進行了5代的品種改良,如今的貢柑,入口清甜,味道橙、桔、柑三合一,兼具了廣東貢柑口感極佳的優點,集橙類外形美和橘肉質細嫩、易剝皮的雙重優點,李開源將之取名為“開源貢柑”。

神了!廣西一土醫到廣東“偷師”後,竟讓貧困戶發家致富

顧客到果園摘果。

讓貢柑變成村民的致富果

由於栽種的貢柑,種植於沙石土壤,使用天然農家肥,全程實行病蟲無害化管理,精心的呵護保證了果品的質量。每年10月底,當基地的貢柑逐漸成熟時,客商就會紛至沓來。

“今年幾個果園加起來,產量達到50多萬公斤,現在正是採摘期,由於人手不夠,僱請村民幫忙。”2014年,李開源的貢柑暢銷兩廣的同時,他又成功打開了上海的市場。“每天我們都摘果幾千斤,發往上海的超市和水果批發市場。”李開源和工人們在果園裡忙得不可開交。

“這果好甜,果相也很好看,我每年都來這裡採摘。”本地顧客羅女士是“開源貢柑”的老顧客,她告訴記者,前年有親戚帶了些貢柑到她家,她發現貢柑比市場上的柑橘甜,在打聽到是開源有機貢柑基地所產後,她每年都過來買。說著,羅女士叫工作人員打包十幾個禮盒箱貢柑,裝上車。如今,每年貢柑成熟時,一批像羅女士一樣的忠實老顧客,就會前來訂果、購果,也順便到果林中體驗摘果的樂趣。

“一人富,不算富。每年的採收季,我們都會聘請60多個村民一起採摘。”致富後的李開源有著更長遠的打算:下一步,他想成立種植合作社,帶領村民以及周邊的貧困戶一起種果樹,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目前,李開源正積極探索發展多元化產業的格局,拓展林下產業,在貢柑林下種植砂糖桔、檸檬樹;同時,為當地村民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幫助西山村貧困戶增加收入。

END

| 信息來源 : 玉林晚報記者 黎穎 通訊員 徐劍、紫竹蘭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