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導雙邊貿易的製造業,馬來西亞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新發力點

除了榴蓮、燕窩,中國與馬來西亞的雙邊貿易正不斷深化。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博士(Ong KianMing)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進博會看到了中國政府對貿易開放的表態,“這很重要,因為當前有些國家基於內政壓力採取保護主義政策,而中國領導人強調開放合作,旨在為國際貿易創造更多合作的機遇。”

中國商務部網站信息,截至2018年,中國已連續第十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國,連續第三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製造業外資來源國。兩國在鐵路、航空、金融、電子商務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

“目前中馬雙邊貿易額約為馬來西亞全年進出口總額的16%多,”王建民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有信心10年內這一比例能提升至30%。”

除了主导双边贸易的制造业,马来西亚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新发力点

製造業佔雙邊貿易主導

2018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77.7億美元,增長14.9%。其中,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344.1億美元,增長17.2%,佔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3.9%;從中國進口433.6億美元,增長13.2%,佔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0%。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馬來西亞的進出口貿易額為4651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和馬來西亞雙邊貿易繼續保持強勁勢頭達5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0.7%,進出口也均有所增長。

王建民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儘管在進博會上馬來西亞的食品比較搶手,但從雙邊經貿的數據來說,佔據進出口主導的是機電類產品。據馬來西亞方面估算,這一比重約佔據雙邊貿易的40%。

去年10月,中國蘇州的企業通富微電收購了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家集成電路製造工廠。“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機電類企業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王建民博士說道。在他看來,除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外,馬來西亞在人才儲備、物流暢通性、企業運作的成本等方面所擁有的優勢,都是吸引更多中國機電類企業去馬來西亞投資,並且設立區域總部的主要因素。

在鼓勵中國企業家投資馬來西亞的同時,王建民博士希望中資企業能與馬來西亞本地的製造商進行合作,繼續推進本地化進程。“初期,很多中國大企業來馬來西亞發展時,尤其是製造業企業,會從中國進口大批原材料,但從本地化方面來說,我們還是希望前來馬來西亞投資的中企能更多地利用當地資源和人員。”他表示。

除了製造業方面的合作,王建民博士還希望在中國企業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4.0等方面尋找機遇,成為中馬雙邊貿易中的新發力點。

這些領域合作強勁

除了製造業,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中還活躍著不少馬來西亞大集團的身影。比如,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百盛(Parkson)就是由馬來西亞財力雄厚的金獅集團於1987年創立的百貨連鎖商場。1994年進入中國零售市場後,百盛成為了最早在中國經營時尚百貨外資連鎖企業之一。

此外,位於北京、上海的嘉裡中心、香格里拉酒店,背後則是由素有馬來西亞“糖王”、“馬來西亞首富”之稱的郭鶴年主導。而馬來亞銀行、聯昌國際銀行也較早開始在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佈局。

馬來西亞棕櫚油巨頭凱業集團(IOI Corp)多年前就將棕櫚油深加工項目落戶中國廈門。而由馬來西亞雲頂集團參建的、位於河北張家口的密苑雲頂樂園雲頂滑雪公園已被指定為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比賽場地。

2017年,阿里巴巴構想的全球電子商務平臺(eWTP)首站落戶馬來西亞,為馬來西亞當地的中小企業打開了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

“馬來西亞企業進入中國的方式多樣,電子商務也是渠道之一。但是目前外國商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很激烈,”王建民博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希望尋找合適的中國夥伴,提供適應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如今在各種電商渠道上都能找到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榴蓮蛋糕、燕窩等多種產品。王建民博士希望通過電商的平臺擴大馬來西亞企業的利潤。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就有馬來西亞企業通過直播的方式,帶動產品在互聯網上的銷售。”

除了主导双边贸易的制造业,马来西亚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新发力点

利用RCEP與“一帶一路”優勢

11月4日,歷經7年“長跑”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迎來曙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第三次領導人會議聯合聲明顯示,15個RCEP成員國已經結束全部20個章節的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所有的市場準入問題的談判。“我們指示它們啟動法律文本審核工作,以便在2020年簽署協定。”聲明稱。

RCEP的15個成員就包括馬來西亞與中國。王建民博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樂見這一協定取得積極成果:“RCEP對東盟國家非常重要。雖然中國與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簽有雙邊自貿協定(FTA),但從內容方面來看,雙方的投資貿易空間會因為RCEP的簽署而增加。”

作為東盟首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馬來西亞已取代新加坡成為中國在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國。從中國與東盟域內各國貿易比較來看,馬來西亞是唯一與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三項貿易數據均保持正增長的東盟國家。中國和馬來西亞進出口增長及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增長率均領先東盟,馬來西亞保持中國在東盟地區最大進口來源國。同時,馬來西亞聯盟政府對於“一帶一路”倡議也持積極態度。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前來馬來西亞或者東盟內部的其他國家發展,”王建民博士說,“我們希望這些中國企業不僅僅是利用東盟的區位優勢進行製造業發展,把成品運往美國,也希望這些企業能真正在東盟國家落地生根。畢竟這(東盟)也是個擁有6億人口、GDP約為3萬億美元的大市場。”

據王建民博士透露,此前幾經波折的東海岸地鐵項目已正式動工。“與中國交建簽署了新合約,旨在增加企業在當地的融資能力。其中一個條件,要求中國交建在相關地區建立兩個工業園區。”他說道。東海岸地鐵項目由中國交建集團承建,這項合同總額約550億馬幣的工程,是中國企業境外在建的最大工程,將是未來幾年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最受關注的超級工程。

在王建民博士看來,未來中國投資者蜂擁至東盟投資的現象會日趨顯著,而這也為中國企業與其他在馬來西亞發展的他國企業增加了合作機會。

“我們還通過吉隆坡投資促進局成立了特別管道來處理重要的投資項目,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項目。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給予中國投資者最及時的回覆。”王建民博士邀請中國投資者去馬來西亞實地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