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作為一條長期主線無疑是依然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一、今日焦點

1、浙商銀行上市不到10秒便破發

昨日,浙商銀行登陸上交所,這也是A股第5家A+ H上市股份行、第35家A股上市銀行。該行的上市,意味著時隔9年之後,A股再次迎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但上市首日,浙商銀行卻創造一個新的記錄。早盤之初,N浙銀新股上市開盤4.95元,比發行價高1分錢,隨後股價快速跳水破發至4.88元,隨後又直線拉昇至觸發臨停價5.45元。

截至收盤,該行僅漲0.61%,收報每股4.97元,總市值1057億元。浙商銀行也成為2014年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後首支上市即破發的新股。

【股助手評】

浙商銀行上市10秒,直接破發了,收盤價4.97元,比開盤價漲了3分錢。

從估值角度講,浙商銀行PE只有7倍,A股跟港股比,溢價不到30%,估值也沒有過高。

隨著新股常態化的深入,打新收益會有所下降,當然破發是極少數的

。10月29日,渝農商開啟上市之旅,但上市首日就開板,創下了新股最少漲停的紀錄。在A股上市的第10個交易日,該行出現破發。

毫無疑問,這些會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的打新熱情。

本週四,郵儲銀行就要申購,有多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他們不會參與郵儲銀行的打新,而是保持觀望。

如果不出什麼刺激政策,可能會出現大面積棄購,接下來二天應該會有一些措施,以扭轉這種狀況。

2、MSCI:四大問題全部解決 才會就A股進一步納入展開諮詢

MSCI發佈新聞稿表示,MSCI已經順利完成了A股納入的第一階段安排。在將中國A股進一步納入MSCI指數之前,MSCI需要進行公開諮詢,並根據解決國際機構投資者強調的剩餘的市場準入各項改革的進展進行審查。

在MSCI最近與公眾溝通中,投資者強調有必要在考慮進一步納入之前解決四大問題。(1)風險對沖和衍生品工具的獲取;(2)中國A股較短的結算週期;(3)陸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4)在陸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綜合交易機制。

【股助手評】

從MSCI新聞稿中可以看出,下一步擴容尚無時間表。而據財經媒體爆出下一次MSCI擴大納入A股的比例在明年中旬,而富時和標普道瓊斯指數,按照計劃還有一輪納入,但要等到明年3月。

這一波擴容之後,後面會有一段真空期,期間就沒有這樣大規模的被動配置外資流入了,當然,這裡只是說被動資金,主動資金還是會有的,所以從今天開始就會考驗這部分聰明資金對A股是不是真愛了。

3、昨日尾盤北上資金上演“驚魂3分鐘”

MSCI的A股擴容第三步昨日正式生效,此次擴容是年內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14:56後北上資金開啟瘋狂掃貨模式,3分鐘內狂買超350億元,14:59分最高資金淨流入額超500億元,個股拉昇與跳水並存。

截至收盤,北上資金全天淨流入額回落至214.29億元,創歷史新高。

【股助手評】

北上近一段時間佈局的品種主要集中在大消費、大藍籌和一些低位的中盤藍籌股。而昨日尾盤北上資金也對一些個股進行爆搶。觀察來看,科技、醫藥、券商三足鼎立。這些個股並非傳統意義的大白馬,而是流通值平均在200億左右的二線藍籌。

不少MSCI第三次擴容成分股尾盤被砸,貴州百靈尾盤競價三分鐘跌3%,跌幅最大,中化國際、天地科技、中華企業等跌逾2%。

具體個股名單參考今日第二篇文章。

4、財政部:2020年提前批專項債額度已下達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地方財政人士獲悉,日前財政部已向省級財政部門下達部分2020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但發行時間尚不確定。“額度我們已經收到,需要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後才能對外公佈。”南方某省財政廳人士表示,“我們主要根據項目成熟情況等因素向市縣分配額度,發行可能要到明年1月份。”

【股助手評】

專項債針對的一般都是區域性的基建,這是基建板塊的又一重磅利好。

大基建板塊主要包括水泥建材、鋼鐵、建築類,短期內可以重點關注。

從長線來看,昨天盤前股助手也提到過,大基建是成熟行業,成長性不夠,週一大漲了下,週二也調整了,所以這類股從長線角度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二、題材挖掘

科技股

昨日盤面提到了,週期股不能抱太大期望,重點還是科技股,昨日盤面也得到體現。

科技股作為一條長期主線無疑是依然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聯發科發佈5G新芯片品牌;華為昨日公佈Mate 30熱銷超700萬,5G時代換機潮或將出現。 再疊加上文提到的美再對華為、中興下“禁令”,自主可控科技股更要重視了。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點關注跟上吃肉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