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喀什湖,為何一半鹹水一半淡水?

時蜂lelm9585


巴爾喀什湖,又叫巴爾喀什池,位於亞歐大陸腹地,世界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東南部,為內流湖,東西長605公里左右,南北寬8至70公里左右,面積1.83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四長的湖,世界狹長湖泊排名第一的是非洲的坦噶尼喀湖,面積最大的湖泊是亞洲的裡海,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北美洲的蘇必利爾湖,最深的湖泊是亞洲的貝加爾湖。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大自然做不到的,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鬼斧神工,創造了無所超自然現象,比如我們現在介紹的巴爾喀什湖,為何一半鹹水一半淡水?“”一湖兩水”什麼原因呢?筆者總結了三點原因。


第一點:巴爾喀什湖,東西長度為605公里,南北寬度為8至70公里,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而在這個不規則的長方形中部卻有一個湖內半島,名叫薩雷姆瑟克半島 位於巴爾喀什湖南岸,半島以北連接東西兩湖的水面僅有3500米左右寬,行成一個天然的分界線,叫作烏澤納拉爾湖峽,把湖水分成東西兩部分,湖的西部一半為淡水湖,東部一半是鹹水湖,“一湖兩水”因此聞名於世,舉世罕見,吸引了不少海外遊客慕名而來。

第二點:巴爾喀什湖,東部為鹹水湖,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巴爾喀什湖東部湖面窄而深,幾乎沒有什麼河流注入該湖東部,僅有幾條小河,像卡拉塔爾、阿克蘇、阿亞古茲等。而巴爾喀什湖地區屬於溫度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為:氣溫年較差大、日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終年乾旱少雨,降水相對集中在夏季,且蒸發量大於降雨量,但在亞歐大陸腹地降雨稀少,離海洋較遠,溼潤氣流很難到達,導致巴爾喀什湖東部湖水鹽份越來越高。因此,巴爾喀什湖東半部分形成了鹹水湖,內陸湖本身形成的就是鹹水湖或鹽湖。


第三點:巴爾喀什湖,西部為淡水湖,西部湖面廣而淺,有眾多河水注入,其中最主要的河水來源於我國新疆地區的伊犁河。伊犁河河水主要來源於天山冰雪融水,河水總量的75%至80%最終注入該湖。伊犁河作為我國新疆地區最大的內陸河,年徑流量為228億立方米。由於伊犁河河水的不斷注入,使得巴爾喀什湖西部湖水清澈見底,鹽度要比東部鹽度低的多。當然西部湖水也在蒸發,但是蒸發量遠遠小於河水注入量。因此,巴爾喀什湖西部行成了淡水湖。

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千尋君來回答。

世界上有兩個半鹹半淡的湖泊,一個就是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另一個在青藏高原上,這兩個湖泊都是內流湖,但湖水卻不全是鹹水,巴爾喀什湖是東鹹西淡,另一個是東淡西鹹。這兩個湖泊產生這種奇特現象的成因是相同的,跟湖泊的形狀和入湖水量有關。


談到巴爾喀什湖,就不得不提一個非常生僻的地理名詞——湖峽。湖峽和海峽、地峽具有相同的構造,也就是湖泊中的峽谷。巴爾喀什湖裡有世界上唯一一處正式命名的湖峽——烏澤納拉爾湖峽。巴爾喀什湖東鹹西淡的原因就和它有關。
巴爾喀什湖非常狹長,薩雷姆瑟克半島從湖泊中部伸入湖中,僅留下一條3.5千米寬的水道,這條水道譯為漢語就叫烏澤納拉爾湖峽。半島阻礙了湖泊兩側水體的交流,湖泊西側有大量河水注入,其中伊犁河就提供了入湖水量的75%-80%,入湖水量遠遠高於蒸發量。而東部湖區入湖河流很少,入湖水量小於蒸發量,由此以薩雷姆瑟克半島和烏澤納拉爾湖峽為界,東部是鹹水,西部是淡水。

所以巴爾喀什湖西部湖區可以生存淡水魚類歐洲六鬚鯰,而東部湖區可以生存來自海洋的蝦類。

不僅內流湖有鹹淡之分,就連各海域的鹽度都是不一樣的。波羅的海是全世界鹽度最低的海,成因也是跟海域的形狀和入湖水量有關,波羅的海是個非常封閉的海域,丹麥與瑞典之間的一連串島嶼阻礙了波羅的海與北海的海水交換,同時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豐富,入海水量大,蒸發微弱,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半鹹水海域,被稱為“淡水海”。

而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紅海,同樣是封閉的海域但周圍都是熱帶沙漠地區,降水稀少,入海水量更少,蒸發旺盛,因此鹽度非常高。


百科千尋君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面積約4435平方公里(2017年8月數據),它雖然是我國第一大湖,但是在全世界的排名中只能排到第35位,可見青海湖的面積從全世界範圍來看並不大,不過在清朝時期,巴爾喀什湖曾經屬於我國,它的面積比青海湖大了4倍多,世界上可排名第14位。




巴爾喀什湖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內陸湖,湖面海拔342米,東西長605千米、寬9-74千米,是世界上最為狹長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四長湖,它的面積為1.82萬平方千米,水深平均6米,最大水深25.6米。

遠古的巴爾喀什湖要比現在大得多,當時該地區溫暖溼潤,降水充沛,大量的降水匯入一個弧形盆地中,包括瑪納斯湖、艾比湖、阿拉湖、薩瑟科爾湖以及巴爾喀什湖均屬該盆地,後來該地區氣溫變冷,降水量減少,大部分湖泊乾涸變成陸地,巴爾喀什湖所在地區海拔較低,因此保持了湖泊的地貌。



古代時期,巴爾喀什湖曾經是我國西北地區的主要湖泊,早期叫做夷播海,漢代以來就是我國西北地區人們的主要生活居住地之一,清朝時期,我國領土直達巴爾喀什湖北岸,可以說當時整個巴爾喀什湖完全是屬於我國的湖泊,的領土仍然屬於我國的湖泊,但是在1864年,俄國迫使軟弱的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勘分西北界約》,之後巴爾喀什湖被迫脫離我國管轄,蘇聯解體以後,巴爾喀什湖又被劃歸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管轄。




巴爾喀什湖的主要注入河流是流經我國新疆的伊犁河,該河注入巴爾喀什湖西部,佔總入水量的80%左右,正因為伊犁河的注入,使得巴爾喀什湖西部湖水含鹽量很低,僅為1.48‰,是可以飲用和灌溉的淡水,但是其他幾十條河流的注入量才佔20%,而且巴爾喀什湖東部的注入河流和水量都很少,導致巴爾喀什湖的東部湖水比較鹹,含鹽量在10.4‰左右,同一個湖泊,西部與東部的湖水含鹽量差了7倍多,因此有人稱巴爾喀什湖一半是淡水,一半是鹹水。


巴爾喀什湖沿岸也是整個中亞地區最為繁榮富饒的區域之一,居住著整個哈薩克斯坦至少1/4的人口(450萬左右),該湖北岸有巴爾喀什城,還有一條銅礦帶,這使得巴爾喀什市成為重要的鍊銅基地,沿湖的主要湖港有布魯爾拜塔爾和布爾柳託別,湖岸以及伊犁河三角洲是中亞地區重要的棉花生產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