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今天板塊分化明顯,個股整體表現低迷,沒有明顯的市場熱點。昨天領漲的週期股今日集體調整,高科技板塊則迎來小幅反彈。滬指全天圍繞2900點窄幅震盪,創業板指下探後震盪拉昇。市場成交量仍然低迷,兩市合計成交僅有3600億元左右。

我們昨天就給大家預告過,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MSCI擴容帶來的鉅額資金即將流入A股。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北向資金戰績輝煌,全天淨流入214.29億元,超越了去年11月的173億元,刷新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淨流入額。同時,市場表現上,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尾盤拉昇,上證綜指卻不升反降。

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為啥本次MSCI擴容對市場走勢的影響如此分裂?這還要從歷史上擴容當天的情況聊起。

今年5月份MSCI第一次擴容時,北向資金在尾盤出現明顯異動,百億資金搶籌帶動A股尾盤急轉直上,三大指數全部收漲。然而,到了8月份MSCI第二次擴容時,劇情就發生了明顯變化。當天原本大盤高開高走,北向資金瘋狂掃貨240億元,但是,就在最後關頭,市場卻突然遭遇了同樣來自北向資金的120億猛烈砸盤。

今天,市場再度出現了8月份的現象,同樣也是資金博弈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尾盤集合競價期間,北向資金曾經一度流入近530億,但是到收盤時,北向資金卻又流出了300億元,最終淨流入金額僅200餘億元。

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正如我們在昨天的文章《A股最大的MSCI單次擴容即將生效》裡提到的,在經歷了這麼多次MSCI擴容後,市場早就已經熟悉了尾盤鉅額流入的這些套路,反而會出現提前埋伏,等待高位賣給被動指數基金的情況。所以,被動資金拉、套利資金砸,最終就出現了今天這樣分裂的行情。

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前面我們提到,近日雄起的週期板塊今天全面調整了,而科技股則又趁機活躍了一把。像這樣週期板塊和科技板塊之間的“蹺蹺板”效應,可以說當前存量資金博弈下的必然現象。所以也註定了現階段難以出現趨勢性的行情,更多情況下還是結構性機會。

今年的結構性行情就讓像高科技這樣的板塊漲幅頗豐。而來到當前這個位置,高科技板塊確實存在內在調整的需求。況且臨近年底,市場獲利了結情緒又比較重,部分資金選擇落袋為安也是人之常情。但從中長期來看,經濟發展動能轉換來自於高科技產業,在國家的引導下,資源稟賦從過往的以房地產為主導的週期性產業,轉向以硬核科技為代表的成長性產業,這是推出科創板的原因所在,也是以硬核科技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中長期站在風口之上的內在邏輯。

從部分資金近日的表現來看,市場對於高科技板塊的期待似乎也並未結束。就拿昨天來說,雖然高科技板塊大幅調整,但以半導體50ETF(512760)和通信ETF(515880)為代表的ETF,當日淨申購量分別達到1.31億份和0.92億份,依然受到市場的追捧。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通過分批投資或定投的方式逐步佈局。

今天就這樣,白了個白~

又是驚心動魄的尾盤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分級基金,都是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