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好去處!遵義已建成投用94個“日間照料中心”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有的是從2008年開始就長期以此為家,唱歌跳舞、聊天看書、打牌娛樂。最多的一天,有300多位老人在這裡用餐。”

洗花井日間照料中心

75歲市民徐仕清:“去年我生日就是在日間照料中心過的。現在我也愛帶親戚朋友去走走,玩一下呀、打打牌呀,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根據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截至10月底,今年已經完成40個城鄉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任務。累計下來,全市已有94個日間照料中心投入使用。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對於很多人而言可能是新名詞。但從字面上就能知道,這裡主要是為社區的老年人,提供一個“白天接受照顧和參與活動,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場所。

日間照料中心“忠實粉絲”多

沿著藺家坡還房小區內的道路一直向前,一幢有著“紅花崗區洗花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標誌的二層樓房,便出現在眼前。2008年,“紅花崗區洗花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由萬里路街道辦事處率先在全市建設啟用。

養老好去處!遵義已建成投用94個“日間照料中心”

洗花井日間照料中心經常舉行老年人聚會活動

紅花崗區洗花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負責人冉隆銘,時任萬里路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據冉隆銘介紹:“11年前,城市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凸顯,我們認為作為一項民生工程,社區養老遲早要啟動。於是辦事處組織人員先後到青島、大連去考察學習,回來因地制宜確定了我們自己的社區養老方案。”

養老好去處!遵義已建成投用94個“日間照料中心”

 冉隆銘介紹洗花井日間照料中心獲得的榮譽

如今,這個日間照料中心,已從最初的400多平方米拓展到800多平方米,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法律維權、精神慰藉、臨終關懷等服務。

冉隆銘帶著記者參觀了中心的娛樂室、讀書室、休息室和食堂。才剛入冬,這裡已經為老年人燒起了爐子,每間房都很暖和。

養老好去處!遵義已建成投用94個“日間照料中心”

洗花井日間照料中心有一群熱愛書畫的老年人  

“我們現在已經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最多的一天,有300多位老人在這裡用餐。前幾天,還有個老人家問我附近有沒有租房的,想搬得離我們近點。”冉隆銘笑著說,轄區還有一對老兩口,家裡原本請有保姆,可就認定了這裡飯菜好吃,每天都讓保姆過來打飯。

由於歷年工作出色,“紅花崗區洗花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曾獲得國家級表彰,被評為“全國敬老模範單位”。

94個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投用

數據顯示,2018年末,遵義總人口812.75萬人,常住人口627.07萬人。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達105.12萬人,佔常住人口的16.82%。

記者採訪瞭解到,近年來,我市一直把推進日間照料中心建設作為多層次養老體系建設的重點,列入省、市民政民生實事項目內容。同時,制定出臺專項扶持政策,通過場地支持、資金扶持、資源整合、人才推薦、綜合培訓等多項措施,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運營。

養老好去處!遵義已建成投用94個“日間照料中心”

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上門為老人服務  

“這些日間照料中心的選址,都是在縣(區、市)人口相對密集、老年人較多的城鄉居住地,通過升級打造、新建或改擴建方式進行。其中,主城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佔到了總數的64%。”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圍繞養老服務發展目標,推進日間照料中心這項工作落實情況,被列入各縣(區、市)年度考核目標任務逐項分解落實。要求日間照料中心按照標準化、規範性統一建設,在選址、建設、規劃上,以滿足老年人需求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為出發點,高質量地為老年人提供娛樂、健身、閱讀及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確保把民政民生項目建設成質量過硬的“精品工程”、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和幹部廉潔的“廉政工程”。  

繪就遵義老年人“關愛地圖”

“對各縣(區、市)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省、市兩級都給予了相應的資金補助。”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1月,第一批資金補助,省級130萬(用於13個日間照料中心)、市級205萬(用於6個日間照料中心)已下發完成。第二批補助資金,將在各日間照料中心驗收合格後下發。

為了各縣(區、市)日間照料中心順利運行,我市建立起調度督查工作機制,採取綜合督查與專項檢查、定期與不定期、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城鄉日間照料中心的改擴建、管理、運營等進行全程監管。

在運作構架上,要求已經建好的日間照料中心,結合屬地居民的生活、生產習慣,探索採取村、社區與專業機構相結合的運行模式(公建民營)。其中,衛生醫療服務由社區、村衛生診所(室)開展;配餐服務、個性化服務等由屬地民政部門委託專業社會組織或相關企業承擔。

在安全方面上,把日間照料中心列入安全生產重點監管對象,定期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消防設施配備、用電用氣用水、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越來越多的日間照料中心建成投用,意味著有更多老年人可以在這裡享受到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專業照護等多項服務,也給老年人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參與文體活動的平臺,豐富、充實著他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空間。

在我市穩步推進社區養老民生工程之際,今年8月30日,民政部、財政部確定了54個市(區)為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貴州省的遵義市、畢節市入選。其中,遵義市獲得2326萬中央財政資金,排在所有入選地區第一名。

這也標誌著,未來我市將在中央財政的支持下,結合本地實際,建立起具有遵義特色、服務專業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繪製出一幅遵義老年人的“關愛地圖”。(遵義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