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搞網絡的誰要沒用過或者是不會用ping和telnet,那趕快叫來給我看看,我絕對不要自行車。

就好像做系統運維的,解決問題靠重啟,如果一次重啟沒解決問題,那就兩次。搞網絡的也一樣,測試和排除故障那次沒用到ping,那肯定是祖上燒高香了,當然telnet會用的少點。

我先說下ping命令。這個ping就好像擊鼓傳花的第一人,把手上的花傳遞出去。當然它這麼做不是為了遊戲,主要的作用其實有三個:

1、看看發送主機到目標主機能不能連通

2、看看連通速度怎麼樣--快不快

3、看看連通的質量怎麼樣,是不是一直暢通

我們現在用windows操作系統裡面的ping做個解說,看圖先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上圖,有提示所用時間和TTL值,就說明目標可以連通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如果顯示請求超時,那就是不連通了。

在連通的提示信息裡面還有許多有用的信息,下面詳解下: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字節"這個是ping命令默認發出去的32字節包,這個可以用-l參數裡面改變大小。比如:用1000個字節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這個可以測試線路的傳輸能力和 質量。

"時間"這個很直觀,就是ping包來回所用的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最後面還有一個"TTL"這個是Time To Live生命時間的縮寫,是為了防止ping的包在網絡裡面無限轉發下去而設置的,最大值是255,超過了就丟棄,當作不可達,所以準確的講應該叫最大跳數。這個ping包的ttl值每過一個路由器就減一。Ttl的默認值也是可以設置大小的。在windows系統裡面是-i。

不同的操作系統默認下TTL是不同的。默認情況下,Linux系統的TTL值為64或255,Windows NT/2000/XP系統的TTL值為128,Windows 98系統的TTL值為32,UNIX主機的TTL值為255。

ttl等號後面的數字是減去所過路由數量以後的剩餘數值,比如上圖,因為我是win7系統,所以默認TTL是128開始,因此128-58=70,這說明從發送主機到218.85.157.99經過了70個路由器。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我ping網易域名值是56,因此經過了128-56=72個路由器。另外,還有一點大家注意到沒有,我ping網易域名,它反饋了IP地址給我了27.148.207.21。上面還有一個古怪的域名,輸入到瀏覽器,得到反饋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說明網易可能在福建福州有放了個服務器集群,或者有專門一個對應福州地區訪問的服務器集群。

telnet在實踐中沒有ping用的頻繁,除了用telnet來登錄終端服務以外,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測試端口是否開放。這裡我在這裡再提下,網絡上的設備能夠通訊使用除了有IP地址以外,還是要有相應的端口,如果沒有相應的端口,服務應用就沒辦法對外使用了。這就好像在清朝的時候,安定門都是來走"糞車",西直門走"水車",德勝門走"兵車"。端口就是這個門,知名的端口都是各有所屬的,而IP地址就是北京城。

telnet測試端口的命令很簡單。在DOS窗口裡面鍵入下面的命令:

telnet IP 端口 或者 telnet 域名 端口,回車,比如: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如果端口有開放,登錄成功,就會進入一個全黑的telnet窗口畫面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如果沒有成功,就會提示"連接失敗",如圖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這兩個命令我這裡主要是以windows系統裡面的做解說,不同操作系統或者設備裡面,功能和參數會有所不同,但是主要的作用和方法是一樣的。Ping和telnet的這兩個簡單應用,做網工的大家一定要掌握,實乃居家旅行、殺人滅口之必備良藥,說錯了……是 現場維護、檢測故障之必備工具。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我是挨踢棟哥。希望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裡面給我留言。我會及時回覆大家。謝謝閱讀,不足之處敬請斧正。

「淺談趣說網絡知識」 第四彈 網絡裡的偵察兵ping和telnet

我是挨踢棟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