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孔彥榮: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通訊員 張勇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農村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路人、村級班子的帶頭人,其作用發揮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富裕,事關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華亭市安口鎮朱家坡村黨支部書記孔彥榮就是這樣的人,他帶領村民五年如一日,不忘初心,認真履職,為民服務,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排頭兵”,激活鄉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舍小家,矢志當好“當家人”

孔彥榮是土生土長的安口鎮朱家坡人,今年46歲,高中畢業後,在外地打工,做過電氣焊工,學過牛肉拉麵,1997年和妻子在安口鎮經營“春光影樓”照相館,由於他們夫婦二人勇於吃苦,善於鑽研,照相館生意興隆,在鎮上買了房,買了車,日子過得比較安穩。但是,看到朱家坡村的鄉親們生活依然貧困,村班子年紀較大,後繼無人,在鎮幹部的多次動員下,2013年12月,他不顧家人的堅決反對,毅然絕然的參加了朱家坡黨支部的選舉,成了一名黨支部書記。

“萬事開頭難”。村集體無任何收入、無主導產業、群眾精神狀態差、環境面貌差、幹部工作狀態差等“兩無三差”困境。如何將“一潭死水”變成“一池春水”,成了擺在“當家人”孔彥榮面前的頭等大事。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孔彥榮認為,只有通過“敞開門”“多商量”“貼紅榜”,集中民智,大力開展環境治理、發展適路產業、引領鄉風文明,才能讓群眾和幹部同向而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環境整治,扮靚村容顏值

朱家坡村有一條主幹線路橫穿而過,部分群眾習慣將土堆糞堆、沙堆草垛等堆放在院子外的村道上,成了影響環境、出行的“牛皮癬”,孔彥榮帶領村幹部,採取發放告知書、分段包乾逐戶宣傳的辦法,動員群眾從清理自家門口衛生做起,大張旗鼓的在全村範圍內開展環境衛生整治。

群眾騰出私自佔領的路面後,孔彥榮動員村班子帶頭,採取村上統一規劃、群眾出勞力、向上爭取項目的辦法,硬化村內主幹道路2300米,安置路燈34盞,整修花園帶1500米,配備垃圾箱15個,成立垃圾清掃清運隊伍,定點定時收集垃圾。

朱家坡村上北塬有大片土地,因通行難無法耕種,2014年6月,孔彥榮為村民爭取到土地整理項目,但以前曾因幾戶群眾“寸土不讓”,通往項目點的道路狹窄機械無法進入,孔彥榮召集涉及的所有農戶,連續幾晚開會討論,最後決定讓阻撓拓寬的幾戶群眾親自參與丈量放線,最小程度的減少耕地佔用,消除了他們的疑慮,2天時間,6米寬3.5公里產業路順利拓寬,路邊修建了水渠,栽植了綠化苗木。經過3個月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土地整理1080畝。

發展產業,鼓起群眾錢袋子

2014年前,朱家坡村的產業佈局還停留“川地玉米、山塬小麥”的局面,面對這一問題,村上爭取項目資金65萬,建成了佔地7.3畝的百頭養殖小區1處,成立了朱家坡養牛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4戶養牛大戶,當年存欄120頭。

2015年初夏,縣上引進種植高原夏菜項目,財政補貼20萬元,免費提供苗子和化肥。條件雖然優厚,但條件是連片種植300畝,一向習慣於種植糧食的村民根本無法理解,“菜往哪裡賣去”“能種出來嗎”,孔彥榮挨家挨戶作工作,動員群眾拿出自家土地,集中連片種植高原夏菜,種上後又恰逢40天的伏旱天,面對群眾責罵、譏笑,孔彥榮忍氣帶領村幹部用扁擔挑水澆菜的辦法發動群眾抗旱保收,終於換來了豐收。隨後,孔彥榮通過聯繫批發市場、跑縣城和鎮區,將蔬菜全部銷售。

2017年底,村上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成立了朱家坡綠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通過入股分紅的方式流轉500餘畝。建成的日光溫室10座,主要種植甜瓜、辣椒、黃瓜、西紅柿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同時,種植地膜早熟洋芋150畝、晚熟洋芋200畝,在菜棚四周交叉種植黏玉米10畝,油葵8畝。通過遊客採摘和農超對接的方式拓寬銷售渠道,預計年收入20萬元,解決貧困戶勞力100人。

黨風帶民風 培樹好鄉風

生活富裕還要精神富裕,在孔彥榮的大力倡導下,全力打造“朱家坡鄉村春晚”文化名片,連續舉辦3屆晚會,開展“道德大講堂”和道德模範評選活動,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農閒時間,村裡練秧歌、排曲子戲的人多了,酗酒、打牌、拉是非的人少了,群眾的思想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轉變,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孝老敬親、文明婚葬、愛護環境等社會新風尚蔚然成風。

2018年以來,村黨支部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著力打造休閒觀光園、露天蔬菜種植園、設施蔬菜種植園、休閒垂釣體驗園、特色蔬菜採摘園“五園”生態觀光體。種植百畝萬壽菊觀光園1處,依託“端午”、“七夕”、“中秋”等節慶機會,舉辦採摘體驗、歌唱比賽、文藝演出、民俗體驗、廣場舞匯演等活動,打造鄉村旅遊品牌,吸引周邊縣市遊客體驗鄉村生活,極大的提高了群眾收入。

安口鎮“草根明星”77歲的老黨員李建堂在春晚聯歡會上表演快板時這樣誇讚朱家坡村:“朱家坡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風光,滿山蔬菜糧滿倉,層層梯田北塬上,鐵路公路通咱莊,紅瓦白牆屋裡亮,水泥路旁樹成行,環境衛生大變樣,群眾光景年年旺,朱家坡美名到處揚”。

面對未來,孔彥榮說,他還有更長的路需要和群眾們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