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奮力向“全國質量強縣”邁進

自實施質量強縣戰略以來,泗縣上下積極響應,全方位推進,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明顯提升,2017年成功創建“安徽省質量強縣示範縣”;2019年全縣質量工作獲省政府通報表彰,全縣主要工業產品質量平均合格率穩中有升,達到97%以上,食品安全總體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藥品、化妝品質量抽檢總體合格率達到98%,工程質量保持較高水平,建築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力度。成立質量發展委員會,每年召開1次以上全縣質量工作聯席會議,制定了《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實施意見》,逐步建立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將質量考核工作納入全縣績效考核體系,縣財政每年將不低於財政總收入的1‰專門用於質量工作經費,開展政府質量獎評審表彰。

深度宣傳普及,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以“安全生產月”“質量月”“中國品牌日”“5·20世界計量日”“10·14國際標準日”“3·15”等活動為契機,廣泛宣傳商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解答廣大群眾有關產品質量、民生計量等方面的問題。大力推廣質量文化和普及質量知識,組織開展消費品質量安全“進黨校、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活動,形成了黨委和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加大培訓力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實施品牌戰略,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圍繞特色產業,加大名優產品培育力度。在“大路口脫毒山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基礎上,建設佔地面積73000畝包含現代化山芋產業園、中國山芋文化園、鮮食山芋倉儲交易中心、山芋脫毒原種繁育基地、大路口山芋種植示範園等五大重點項目的山芋特色小鎮,加快科技創新與品牌培育,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了泗縣山芋產業高效、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大路口山芋已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圍繞金絲絞瓜生產、加工及銷售,打造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家庭農場、能人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使金絲絞瓜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不斷壯大,推動農業產業化不斷深入。

積極創建國家級輕紡服裝質量提升示範區。紡織服裝業是泗縣主要的支柱產業,在安徽省纖維檢驗局授權下建立了國家功能纖維及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泗縣工作站。2018年省質監局對該縣申報“國家級輕紡服裝質量提升示範區”作出批覆,並上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申請建設。

強化監管,打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開展安全風險監測。強化監督抽查,加大了對工業產品、農產品、食品等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力度;同時建立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質量信息,建立重點市場、重點工程、重點區域質量安全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全面提高質量風險防控能力。開展“質檢利劍”和“雙打”等專項行動,定期對食品、特種設備、日用消費品及強制性認證產品等實施專項執法檢查。同時建立執法協調聯動領導機構、司法銜接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機制,開展案件聯查聯辦。在全省率先整合了工商12315、食藥監12331、質監12365及消協的投訴舉報平臺和資源,成立了縣級舉報投訴中心,建立了集熱線投訴舉報受理、轉交辦投訴案件受理、現場投訴受理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投訴受理系統,成為老百姓信得過的投訴平臺。

泗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朱德華表示,下一步,將持續以質量提升行動推進質量強縣建設為抓手,健全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深入推進質量強縣戰略,努力向“全國質量強縣”邁進;推動“泗縣製造”向“泗縣創造”轉變,“泗縣速度”向“泗縣質量”轉變,實現“泗縣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國品牌”轉變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