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初心 肩扛責任——羅平為民解難立行立改二三事

羅平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四個貫穿始終”的要求,把為群眾解難題、為縣域謀發展作為落腳點,著力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難事、急事、揪心事。目前,全縣改造城區紅綠燈 11 個,打通鄉村“斷頭路”16 條,新建或修繕公廁 36 座,建設行政村衛生公廁 332座、集鎮水衝式公廁 30 座,兌付徵地款項,規劃新增停車位3800餘個,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7006 人次。

●9天解決群眾揪心事

“當時我就想,這次領導講的話一定算數,但沒想到這麼快就兌現了。”羅平縣臘山街道阿壩田村的胡維昌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各級黨委政府為老百姓解決了揪心的事。

今年11月6日,縣委書記呂品紅到阿壩田村專題調研脫貧攻堅時,群眾反映徵地款遲遲沒有兌付。經過深入細緻瞭解,當即責成相關人員10天內解決。當時很多群眾都不敢相信,拖了很長時間的事,10天之內就能解決?今年11月15日,接到去領徵地款的通知時,村民們紛紛點贊。

據瞭解,阿壩田易地搬遷安置點2016年徵收土地27.835畝,共計金額823916元,涉及農戶24戶(其中建檔立卡戶4戶),由於多種原因一直遲遲未兌付徵地款。得知群眾的所思所盼後,臘山街道積極努力,在9天內就解決了這揪心的事。

●萬餘個優質崗位送上門

“大媽,過來拿張招工簡章給家人看看……”11月17日,羅平縣人社局工作人員利用週末到大水井鄉開展專場招聘會,把上萬個優質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當天正值群眾趕集日,村民們圍攏在招聘宣傳點了解招聘企業所在地、工資待遇、工作時間等。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我們人社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化滬滇勞務協作,引進人力資源公司,篩選優質企業,針對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開展‘就業扶貧百日行動’,黨員幹部和公司員工深入鄉鎮、村組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引導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解決群眾就業難的問題。”羅平縣人社局局長黃永國介紹。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縣人社局聚焦群眾所期所盼,大力推進就業扶貧工作。截至目前,已在9個鄉鎮舉辦了10場招聘會,提供企業1000餘家上萬個優質崗位,發放招工宣傳資料8000餘份,通過宣傳發動,目前有外出就業意願的群眾110人。

“其實,想外出打工的人很多,但是大家不知道哪家企業真實可靠,工資福利待遇好。”大水井鄉慄樹坡村的牛筆華說,今天縣人社局把上萬個優質崗位送到了家門口,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

為讓更多的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該縣人社局工作人員還進村入戶發放企業招聘宣傳資料、講解外出務工注意事項,統計有外出就業意願的群眾名單……真正為外出務工群眾提供“家門口”服務。

●“小車位”連著大民生

當下,擁有轎車的家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停車難也成為群眾一大難事。因為停車,孩子上學遲到;因為停車,發生口角;因為停車,羅平縣羅雄街道紅星社區的群眾苦不堪言!

紅星社區人員密集、商鋪多,還有一個幼兒園。因為沒有過多的停車位,出行車輛經常堵塞,導致孩子上學遲到、商鋪無法經營,同時還給周圍住戶生活工作帶來了嚴重困擾,群眾天天盼望著解決好停車難的問題。

經過走訪調研,羅雄街道紅星社區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歷時兩個月便將“紅星廣場”一樓閒置的商鋪規劃改造為127個停車位,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停車難的問題。

“以前,這條路經常擁堵,特別是上學放學時段更是堵得水洩不通。”羅平縣紅星幼兒園負責人周豔說:“自從建起這個停車場,我們社區發生了很大變化,車不再堵了。”

走進停車場,只見車位規劃合理,環境衛生好,車輛擺放整齊。“我是在這裡做白酒批發的,以前經常被亂停亂放的車堵住店門,一天等不到幾個顧客,也無法送貨。”商戶林波說。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社區共梳理出11個群眾關心關注的難點問題,目前已解決了9個。”紅星社區黨總支書記蘭永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