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本文共計:2613字,12圖

閱讀預計:7分鐘

先生的工作從德里調到了孟買,我也跟隨來到了孟買居住。

孟買,印度這個人口僅次於德里的大城市,世界上最窮奢極欲和最多貧窮之人聚集之地,是印度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地方。

眾所周知的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和《孟買酒店》也取材拍攝於孟買最著名的達拉維貧民窟和奢華的泰姬瑪哈酒店。

說到印度電影,必然說到寶萊塢,寶萊塢的名字源自美國好萊塢,印度人把好萊塢的英文字母換成了孟買的第一個字母,就成了寶萊塢,也成就了印度電影,寶萊塢是印度,亞洲地區,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

到了孟買,當然要去參觀寶萊塢影視城了,電影城位於孟買郊外,我們從本地人那裡打聽到,這個著名的電影城,從前是不對外的,現在已經對外開放。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流程就是自己在大門口買票,然後由導遊帶領,乘坐大巴車,進去參觀遊覽。

週末的一天,我們來到了寶萊塢影視城的大門口。一道大鐵門守護著,有門崗,私家小汽車進不去,必須先買票乘坐大巴或專人帶進去。

剛下車,因為我們明顯的東方面孔,馬上就有幾個印度人跑來,熱情洋溢地用英文給我倆介紹,先生給我說他們有門路帶我們進去進行個人參觀,還可以和明星拍照,但價格加起來要摺合人民幣一千二百塊,拉客也忒恨了吧?我開玩笑說如果見到阿米爾汗就可以。

之前先生的印度同事早就告誡過,除了自己去買票,不要理會大門口以各種理由幫你買票的印度人,

先生過去買票了,我在門口等待,發現大門另一邊非常熱鬧,門口有一棵高大的菩提樹,身上纏繞了無數圈彩色的線,很多穿紅著綠的印度人手持荷花,圍著樹繞著圈,在上香,祈禱,和印度人必不可少的行為——自拍。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剛來就碰到拍電影嗎?我有點小激動,問問身邊的印度人,他說因為昨晚出現圓月了,今天就過瓦提普尼瑪節,為家人祈福尤其是為丈夫祈福。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理由也能過節!而且是給丈夫祈福!難怪基本上都是女人,她們一邊給菩提樹澆水,一邊牽著棉線圍著菩提樹繞7圈。

原來不是拍電影啊,可我感覺,他們過個節不拍電影也像是在拍電影!


在印度旅遊和別的地方有一點不同,無論是風景名勝,還是博物館,作為外國人,作為非本國納稅人,總是被“歧視”。外國人的門票錢永遠比本國人高出5倍以上的價格。

今天一樣,門票摺合人民幣下來,本地人只需要60元。我則需要300元。

當然,這個兩小時的大巴車旅遊價格對於印度本地人來講也不便宜。好在因為名字,對外國人的優惠,就是安排我們坐在第一排。我上車打晃一看,除了我倆,其他全是印度人,但基本上都是年輕人,看來,電影市場無論在哪裡,都是年輕人的世界。

像在中國集體旅遊一樣,買票時發給每個人一個藍色參觀掛帶,大巴車很乾淨,最前面還有個紙箱充做垃圾箱,上來一個年輕導遊,發了水和土豆片給大家,小夥子微胖,有一個和多數印度人一樣的大肚腩,但膚色比一般的印度人要白皙得多,英語幾乎不帶口音,我覺得他帥得可以在影視城裡跑龍套了。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他首先看見了第一排的我們,很開心地問我們從哪裡來,問我們懂不懂印地語,我們說懂英語不懂印地語,他說沒關係,講解的時候他會先說英語再說印地語。

和中國的浙江橫店一樣,影視城也成旅遊一景,寶萊塢據說佔地面積有200多萬平方米。

正式開始印度“橫店”的旅行了,我跟先生開玩笑說。

大巴車開動了,沿著大門口的道路,越往裡深入,越感覺進入了原始森林,兩旁竟然全是遮天蔽日的大樹,毫無修剪和雕琢的痕跡,小路長長的,窄窄的,自然形成一條林蔭道,路邊偶見猴子出入,大巴車就像在叢林漫步。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小道變闊,遠處開始出現一些山巒,近處有草坪,草坪之中,屋舍儼然,但式樣各異,有寬闊草坪的山莊,有鮮花遍地的農莊,也有寬敞的美式豪宅,建築物則有的像學校,有的像醫院,有的像法院,還有廟宇,有街道,有普通住宅,有些建築似乎沒有完工,腳手架上有工人正在施工,下面是巨幅廣告牌,上面的演員除了阿米爾汗,一個也不認識。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有看上去像街區一樣的地方有人,就像居住於此的農民或工人,因為他們並沒有做事,席地而坐著,熱火朝天的聊天,守著旁邊顧自玩耍的孩子,狗在旁邊懶洋洋的睡覺,沒有人抬頭看我們這輛豪華大巴,倒是我們興致盎然的朝他們看。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我感覺我們來到了一個與孟買完全不同的小世界,說不清楚這是城市還是村莊。

大巴車慢悠悠的,每開到一個建築物面前,導遊就先放上一段電影片段,多是歌舞,他自己也眉飛色舞地跟著哼唱,或者對口型說點什麼臺詞,解說這裡拍過什麼電影。

在一些比較著名的建築物面前,導遊請我們下車,一邊帶著大家四處遊走,一邊加以解說,這裡或那裡是什麼什麼電影之中的佈景。

我們的車甚至還爬上了一個高高的山巔,大家下車觀看遠處的美景,正好下雨了,一派迷濛之中,看見山巔遠處有瀑布,下面是懸崖和一條河,風景絕佳。

這個影視城真是夠大!

只可惜的是,對於這個一年生產出上千部電影的電影大國,我看過的印度電影雖然足夠多,但還不足以瞭解所有的印度電影,所以,對於一起參觀的印度人民和導遊一起發出的驚歎聲,或者那些以假亂真的佈景,我還不能感同身受。

走過多處,只撞見兩三處正在拍攝電影的攝製組,大約是規定抑或是時間關係,大巴車並未在劇組面前停留,而是遠遠的開走了。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只有在一處休息區的時候,好幾個印度人欣喜的徑直朝前奔走,我順著他們的方向看去,看見在一所大房子前,有一個超級大胖子正與人說話。

我旁邊一個十來歲,與我們同車的一個印度小朋友發出驚呼聲,我好奇的問他:那人是誰呀?小朋友激動的告訴我,這個人是印度電視脫口秀裡的誰誰誰,我表示無感和無知,其實是英文不好(這才是主要原因),所以我從來不看印度脫口秀,當然也無從知道印度本土的脫口秀名人是誰。

第一次到印度“橫店”寶萊塢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脫口秀演員

我只是在心裡表示可惜,萬里迢迢來趟印度“橫店”,竟然看不到中國人眼中的一流明星,比如阿米爾汗或者沙魯克汗,哪怕一個背影也好啊!看來,追星,的確是普通地球人的全民共同愛好。

說起印度電影,我在少女時期蠻喜歡看的,那時也未曾料到自己會來到這個色彩絢爛的國度旅居

那時,八十年代的中國,進口了相當數量的印度電影,印象中的印度電影,多是故事簡單,色彩明豔,美女帥哥,載歌載舞,這幾十來年,寶萊塢可謂為“歌舞寶萊塢”。

印度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幾百種,有自己深入人心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歌舞文化,服飾文化,甚至飲食文化。

寶萊塢堪比好萊塢,資料上看過,印度年產電影上千部,是好萊塢的4倍;在全球擁有36億觀眾,也遠超好萊塢的26億。

印度也是世界上電影觀眾最多的國家,每日進入影院的觀眾達1400萬人之多。

其實不僅僅是歌舞片,尤其這幾年,印度電影在世界影壇的位置,逐漸被人提及,出現了很多的優秀電影,比如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摔跤吧爸爸》、《調音師》、《神秘巨星》、《起跑線》、《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等。

印度電影在逐漸開放的同時,也在兼收幷蓄,源於生活,有深刻的主題,加上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歌舞,能激發自身民族的活力,印度電影展現出來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越發喜愛。

本文為印度通編輯部原創作品,任何自媒體及個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轉載(包括註明出處),免費平臺欲獲得轉載許可必須獲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臺授權。任何將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於商業推廣或者宣傳的行徑均為嚴重的侵權違法行為,均按侵權處理,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