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本文共计:2613字,12图

阅读预计:7分钟

先生的工作从德里调到了孟买,我也跟随来到了孟买居住。

孟买,印度这个人口仅次于德里的大城市,世界上最穷奢极欲和最多贫穷之人聚集之地,是印度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地方。

众所周知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孟买酒店》也取材拍摄于孟买最著名的达拉维贫民窟和奢华的泰姬玛哈酒店。

说到印度电影,必然说到宝莱坞,宝莱坞的名字源自美国好莱坞,印度人把好莱坞的英文字母换成了孟买的第一个字母,就成了宝莱坞,也成就了印度电影,宝莱坞是印度,亚洲地区,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

到了孟买,当然要去参观宝莱坞影视城了,电影城位于孟买郊外,我们从本地人那里打听到,这个著名的电影城,从前是不对外的,现在已经对外开放。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流程就是自己在大门口买票,然后由导游带领,乘坐大巴车,进去参观游览。

周末的一天,我们来到了宝莱坞影视城的大门口。一道大铁门守护着,有门岗,私家小汽车进不去,必须先买票乘坐大巴或专人带进去。

刚下车,因为我们明显的东方面孔,马上就有几个印度人跑来,热情洋溢地用英文给我俩介绍,先生给我说他们有门路带我们进去进行个人参观,还可以和明星拍照,但价格加起来要折合人民币一千二百块,拉客也忒恨了吧?我开玩笑说如果见到阿米尔汗就可以。

之前先生的印度同事早就告诫过,除了自己去买票,不要理会大门口以各种理由帮你买票的印度人,

先生过去买票了,我在门口等待,发现大门另一边非常热闹,门口有一棵高大的菩提树,身上缠绕了无数圈彩色的线,很多穿红着绿的印度人手持荷花,围着树绕着圈,在上香,祈祷,和印度人必不可少的行为——自拍。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刚来就碰到拍电影吗?我有点小激动,问问身边的印度人,他说因为昨晚出现圆月了,今天就过瓦提普尼玛节,为家人祈福尤其是为丈夫祈福。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理由也能过节!而且是给丈夫祈福!难怪基本上都是女人,她们一边给菩提树浇水,一边牵着棉线围着菩提树绕7圈。

原来不是拍电影啊,可我感觉,他们过个节不拍电影也像是在拍电影!


在印度旅游和别的地方有一点不同,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博物馆,作为外国人,作为非本国纳税人,总是被“歧视”。外国人的门票钱永远比本国人高出5倍以上的价格。

今天一样,门票折合人民币下来,本地人只需要60元。我则需要300元。

当然,这个两小时的大巴车旅游价格对于印度本地人来讲也不便宜。好在因为名字,对外国人的优惠,就是安排我们坐在第一排。我上车打晃一看,除了我俩,其他全是印度人,但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看来,电影市场无论在哪里,都是年轻人的世界。

像在中国集体旅游一样,买票时发给每个人一个蓝色参观挂带,大巴车很干净,最前面还有个纸箱充做垃圾箱,上来一个年轻导游,发了水和土豆片给大家,小伙子微胖,有一个和多数印度人一样的大肚腩,但肤色比一般的印度人要白皙得多,英语几乎不带口音,我觉得他帅得可以在影视城里跑龙套了。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他首先看见了第一排的我们,很开心地问我们从哪里来,问我们懂不懂印地语,我们说懂英语不懂印地语,他说没关系,讲解的时候他会先说英语再说印地语。

和中国的浙江横店一样,影视城也成旅游一景,宝莱坞据说占地面积有200多万平方米。

正式开始印度“横店”的旅行了,我跟先生开玩笑说。

大巴车开动了,沿着大门口的道路,越往里深入,越感觉进入了原始森林,两旁竟然全是遮天蔽日的大树,毫无修剪和雕琢的痕迹,小路长长的,窄窄的,自然形成一条林荫道,路边偶见猴子出入,大巴车就像在丛林漫步。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小道变阔,远处开始出现一些山峦,近处有草坪,草坪之中,屋舍俨然,但式样各异,有宽阔草坪的山庄,有鲜花遍地的农庄,也有宽敞的美式豪宅,建筑物则有的像学校,有的像医院,有的像法院,还有庙宇,有街道,有普通住宅,有些建筑似乎没有完工,脚手架上有工人正在施工,下面是巨幅广告牌,上面的演员除了阿米尔汗,一个也不认识。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有看上去像街区一样的地方有人,就像居住于此的农民或工人,因为他们并没有做事,席地而坐着,热火朝天的聊天,守着旁边顾自玩耍的孩子,狗在旁边懒洋洋的睡觉,没有人抬头看我们这辆豪华大巴,倒是我们兴致盎然的朝他们看。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我感觉我们来到了一个与孟买完全不同的小世界,说不清楚这是城市还是村庄。

大巴车慢悠悠的,每开到一个建筑物面前,导游就先放上一段电影片段,多是歌舞,他自己也眉飞色舞地跟着哼唱,或者对口型说点什么台词,解说这里拍过什么电影。

在一些比较著名的建筑物面前,导游请我们下车,一边带着大家四处游走,一边加以解说,这里或那里是什么什么电影之中的布景。

我们的车甚至还爬上了一个高高的山巅,大家下车观看远处的美景,正好下雨了,一派迷蒙之中,看见山巅远处有瀑布,下面是悬崖和一条河,风景绝佳。

这个影视城真是够大!

只可惜的是,对于这个一年生产出上千部电影的电影大国,我看过的印度电影虽然足够多,但还不足以了解所有的印度电影,所以,对于一起参观的印度人民和导游一起发出的惊叹声,或者那些以假乱真的布景,我还不能感同身受。

走过多处,只撞见两三处正在拍摄电影的摄制组,大约是规定抑或是时间关系,大巴车并未在剧组面前停留,而是远远的开走了。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只有在一处休息区的时候,好几个印度人欣喜的径直朝前奔走,我顺着他们的方向看去,看见在一所大房子前,有一个超级大胖子正与人说话。

我旁边一个十来岁,与我们同车的一个印度小朋友发出惊呼声,我好奇的问他:那人是谁呀?小朋友激动的告诉我,这个人是印度电视脱口秀里的谁谁谁,我表示无感和无知,其实是英文不好(这才是主要原因),所以我从来不看印度脱口秀,当然也无从知道印度本土的脱口秀名人是谁。

第一次到印度“横店”宝莱坞我就碰到了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员

我只是在心里表示可惜,万里迢迢来趟印度“横店”,竟然看不到中国人眼中的一流明星,比如阿米尔汗或者沙鲁克汗,哪怕一个背影也好啊!看来,追星,的确是普通地球人的全民共同爱好。

说起印度电影,我在少女时期蛮喜欢看的,那时也未曾料到自己会来到这个色彩绚烂的国度旅居

那时,八十年代的中国,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印度电影,印象中的印度电影,多是故事简单,色彩明艳,美女帅哥,载歌载舞,这几十来年,宝莱坞可谓为“歌舞宝莱坞”。

印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几百种,有自己深入人心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甚至饮食文化。

宝莱坞堪比好莱坞,资料上看过,印度年产电影上千部,是好莱坞的4倍;在全球拥有36亿观众,也远超好莱坞的26亿。

印度也是世界上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每日进入影院的观众达1400万人之多。

其实不仅仅是歌舞片,尤其这几年,印度电影在世界影坛的位置,逐渐被人提及,出现了很多的优秀电影,比如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摔跤吧爸爸》、《调音师》、《神秘巨星》、《起跑线》、《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

印度电影在逐渐开放的同时,也在兼收并蓄,源于生活,有深刻的主题,加上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歌舞,能激发自身民族的活力,印度电影展现出来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越发喜爱。

本文为印度通编辑部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