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本文主角《文明6》

文明初體驗

文明遊戲系列我早已久仰大名,但是礙於家裡電腦糟糕,且一直都用單位發的工作本,想體驗該系列基本是無望的。再則,我從小是個主機遊戲黨,相比於端坐在電腦前玩遊戲,我更傾向窩在大屏幕電視機前的沙發上或者抱著掌機躺在床上玩。因此,雖然早已如雷貫耳,模擬遊戲也是我的最愛之一,但卻一直未能親自體驗。

直到多年前《文明2》重製登陸了psv我才終於能體驗到這個系列。然而我當時玩這種4X類回合制模擬策略遊戲都深受《三國志7》的影響:內政,開篇的時候用用啦;外交,不存在的啦。只要攻下幾座城,抓到幾個俘虜,剩下的就是以戰養戰。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psv 文明2

我的文明系列初體驗也是如此玩法,唯一的目標就是攻佔世界上的所有城池。因此,只遊玩了兩天(確實只有兩天)就膩了,感覺傳說中的文明系列也不過爾爾。現在想來,當初的玩法堪稱暴殄天物,著實慚愧。

再後來,《文明6》登陸ns,我猶豫很久終於購入了數字版。這波體驗,不得不說,真香,我連續一個禮拜熬夜到了兩點。對我這種年過30佛性十足的老頭子來說,簡直不可思議,身體也實在吃不消。

對日戰爭

我是個實打實的文明菜鳥,可又惰於學習,既不是個數據黨,也不屑於查攻略,更懶得研究升級套路,亦煩於考究戰術搭配,甚至不思考怎樣最快拿到勝利。

開局《文明6》,我佛性十足,只想好好體驗這五百回合的人類文明發展史給我帶來的享受與衝擊。

秦始皇開局,地圖選擇真實世界,我立志做個和平主義者。我建都黃河流域,都名西安,全力發展科技和生產力,隨後在東北亞和印度半島分別建造兩座城池,收香港和首爾為附屬城邦。我的周圍強敵環伺,東有日本覬覦,但主要威脅在荒蠻的西亞。

為了最快地發展科技與生產力,我幾乎所有的回合都大搞建設。150回合左右,我開始能生產槍炮,但是全國一共只有四支作戰單位,兩支部署在西面,一支紮營於南面印度半島,最後一支安插在東北。極目遠眺,環視四周,我的周邊勢力都在大力建設軍隊,滿滿的各色軍事單位圖標在地圖上騰挪,人頭攢動,戰爭的威脅暗流湧動。我一邊隱隱擔憂,一邊利用外交和周圍的勢力交好,謀求更多發展時間。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的計劃順利進行。可就在200回合左右,東面的北條宗政文明毫無徵兆地突然向我宣戰。我頓時手足無措:戰爭終究還是來了。突如其來的戰事打亂了生產與發展的計劃,我手忙腳亂地停下每個城市的建設,趕鴨子上架開始生產軍事單位,並且把遙遠的西邊僅有的兩支部隊往遠東調。

北條宗政方面,大約有五支軍事單位從東面和南面兩個方向對我進行包抄。南面有香港支撐,問題不大,但東兵西調似乎遠水不救近火,軍事單位生產又進度緩慢,眼看東北要淪陷。沒想到的是,我前期全力發展科技的優勢體現了出來——北條宗政軍用的是長槍弓弩,而我已經是是飛機大炮。敵軍一到城下我就樂出了聲。僅僅城池自身的自衛武器一回合就能打掉北條宗政一個軍事單位,根本不用出兵。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來犯敵軍,可憐的長矛兵······

於是,我放寬了心,恢復了生產,又製造了一門炮、一艘軍艦,調來了一支步兵,開始反攻。這是我第一次進攻他國,很不熟練,花了20個回合才攻下北條宗政麾下全部四座城。期間北條宗政兩次向我求和都被我無情拒絕了。

兩條基本公理

黑暗森林,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的著名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所提出的著名法則。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我買的個人第二套典藏版《三體》·

黑暗森林法則的兩個基本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當我開始思考為何北條宗政會在技術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選擇向我宣戰時,我腦子裡第一時間蹦出的就是這兩條公理。

在建都之初,我選擇了最重要的兩個地理位置來建設新城市:東北亞和印度半島。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遏制北條宗政的發展,將他圈死在日本島嶼內,把東亞整片大陸基本都框定在我的勢力範圍內。北條宗政本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小,資源如此匱乏,根本無法發展。這在我佔領北條宗政本土後就親眼證實了,時間已過了兩百回合,都城的生產力竟然如此低下,僅是生產長槍弓弩就需要耗費極長的時間。想要發展,就必須登陸,否則他就只能永遠拿著弓弩騎著戰馬,龜縮在一個小小的島嶼之上,成為文明世界的棄嬰。而登陸亞洲大陸的唯二兩個入口——東北亞和印度半島都被我佔據了。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如果北條宗政不設法登陸,他們的文明被毀滅只是遲早的是。

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其他文明在不斷擴張,不斷佔有世界上有限的資源,而北條宗政什麼都沒有,如果不登陸擴張,就不能佔有資源,沒有資源,他們的文明被毀滅也只是遲早的事。

他曾試圖與我交易來獲得資源,而我願意給他的,只有皮毛、馬匹和絲綢,與科技有關的一切物資我都拒絕出售。

如果AI有思想,我想他應該是絕望的,在他眼前的,只有滅亡一途。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如此悽慘的發展資本,只有毀滅一途

這場力量完全不對等的戰爭後,我竟有些慚愧。我本著和平的心來到這個世界,但是為了自身文明的發展,在無意與有意中,利用各種看似和平的手段把另一個文明逼入絕境,使他走上了無可選擇的自我毀滅之路。而在該孱弱的文明的殘喘求饒之際,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毀滅他,即使我知道放過他後他也不可能再對我構成任何威脅,為的只是圖以後省事。

就像一隻螞蟻爬到了我的身上,令我我覺得不舒服,便一揮手把它拍走。螞蟻掉落地面摔斷了手腳,以後只能勉強存活,不死而已。但為了防止以後他再爬上我身,引起不適,於是乾脆選擇把他碾死。

我帶著和平的願景而來,卻也逃不過森林的黑暗,在踏入森林的第一步時,已不自覺中提起了槍。

兩個推論

黑暗森林法則的兩個重要推論: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猜疑鏈是指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主動攻擊自己,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是惡,諸如此類種種猜忌。之於對方,猜疑鏈亦成立。猜疑鏈的最終結局就是導致兩個文明最終相互敵視。

消除猜疑鏈最好的方法就是交流。《三體》中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交流存在著障礙,而《文明6》這個遊戲亦如是。遊戲內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做得很機械、死板且異常簡陋。加上游戲中還存在著戰爭迷霧的設定,如真實世界我無法窺探他人私底下的行為一般。因此遊戲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著猜疑鏈。

技術爆炸是指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人類步入工業革命後的短短兩百餘年的技術飛躍就是顯著的例子。

高階文明遇見低級文明本可置之不理,但是由於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存在,出於自身文明生存的考慮,最安全穩妥的做法就是趁對方比自己弱,將其毀滅。

遊戲中我的最大威脅一直來自西方的托米麗司。該文明疆域廣袤,整個西亞全部被她佔領,不過絕大部分土地都是沙漠,因此生產力較低,發展較慢。不過她依舊花費了非常多的精力在生產軍事單位上。經常見到她麾下數不清的軍事單位滿屏幕攢動。這也是讓我對她產生擔憂的主要原因:面對鄰居的這麼多軍事武裝,實在很難放下心。

對日一役後,托米麗司文明與我的關係急轉直下,經常譴責我是好戰者,這更是讓我憂心忡忡,因為遊戲內設定譴責完五回合之後是可以正式宣戰的。無奈之下,我開始著手備戰,把五個軍事單位短時間內快擴充加到了二十個左右,並在兩國疆域的交界處以及重要關口一字排開。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軍隊沿疆界排開

到目前為止,猜疑鏈的威力已經開始顯現。但我時刻以對日一役警醒自己,不應輕易發起戰爭,因此僅處於自我防衛的階段,只准備打防禦戰,並沒有主動攻擊托米麗司文明的心思。

發展到300回合左右,形勢又發生巨大變化。我的科技高速發展,發明了轟炸機。製造轟炸機需要用鋁。我尋遍疆土內的每一處角落,竟然沒有一個鋁礦,而在托米麗司文明的領土間不起眼的狹小空地上竟存有三處。文明有著這樣一個設定:如果你的文明科技不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某些礦物是無法觀測到的。就好像原始人不知道鈾有什麼用處自然無法發現。

托米麗司文明沒有佔領唾手可得的鋁礦,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科技發展比我慢。於是我趕緊生產了幾個開拓者和建造者,準備去把這幾個鋁礦佔為己有。四個回合之後,我的開拓者和建造者就位,卻發現三個鋁礦全部被托米麗司佔據。如果一個鋁礦被佔那可能是巧合,所有鋁礦都被佔,就不得不懷疑讓我心生猜忌:她的科技水平已經和我一個級別,製造轟炸機只是時間問題。而我空有技術卻沒有資源,無法生產。

這時,我有三個選擇:一、對托米麗司文明宣戰,像老美一樣武力搶奪資源;二,進行交易,高價買進鋁資源,資源共有;三,坐以待斃,等著轟炸機來炸翻我。

我優先選擇進行交易,但是托米麗司還沒對鋁礦進行開採,交易無法進行。我可以等,但是要冒著對手提前製造出轟炸機的風險。一旦對手製造成功,強大的技術差距下我就如北條宗政,只有等死。

我坐在床上,拿著Switch糾結良久。對日一役讓我對發動戰爭特別謹慎,我時刻警告自己,我是個和平主義者。

然而在當整個文明的生存壓力擺在面前,我沒有選擇的餘地,歷史滾滾的車輪猶如無形的大手推著我走向令人生厭,卻能走出泥潭的唯一道路。我終究做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開戰,以武力掠奪資源。我早早把所有軍事單位部署到位,宣戰,接著以風捲殘雲之勢六個回合佔領了敵方三個城池,也搶下了全部的三個鋁礦。就在我兩面包抄,全力圍攻她的第四第五座城時,我猛然驚醒,察覺到自己又被戰爭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又要重蹈隨意碾死眼前的螞蟻的覆轍。猶豫再三,我選擇了和解,給了托米麗司文明繼續生存的機會。

我回過頭看我的所作所為,說我給了其他文明一個生存的機會,就如老美說自己賦予了伊拉克民主並無二異,著實有點婊子立牌坊。身處在這黑暗的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個獵人,每個人都躲在樹後偷偷端著槍,你若仁慈就可能成為槍下亡魂。這麼一說,我似乎又在給自己找藉口了……

動物兇猛

回到我進入遊戲時的初心,我以佛系玩家自居,不關注勝負,只想感受人類文明的氣息與芬芳。

前兩百回合我尚能很鎮定地隨性遊戲,但是越到後期越能感受到生存以及失敗的壓力。尤其是最後一百回合,緊張得已經顧不上百姓生計了,住房不夠?糧食不夠吃?宜居度低?不能上大學?沒有奇觀可以遊賞?都去他孃的,老子要和你剛果死磕太空競賽!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正在生產火星溶液栽培,為登陸火星做最後的衝刺。

最後階段我已經近乎癲狂(畢竟一個禮拜沒怎麼睡覺)。為了阻止剛果登陸火星,我無所不用其極。派遣間諜搞破壞,利用超強的國力造出核彈、轟炸機、核潛艇、航母,只要剛果敢發射火箭我就立刻慘無人道地摧毀他。沒有人可以奪取我大中華文明的最終勝利!

最終,我終於還是贏了,沒有發射核彈,也沒有飛機轟炸,只是純粹靠著自身超強的生產力搶先發射火箭登陸了火星。

瘋狂之後只剩寂寥。我打開遊戲,載入存檔,看到被我大中華文明幾乎完全佔據的整片亞洲的廣袤土地上,遍佈飛機大炮坦克等等各色軍事單位,我不禁自我懷疑。我自認為是個能以禮待人的人,能較好地剋制自己的言行,姑且算是個有道德底線的人。但是當我坐上了秦始皇的位置,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百姓早已安居樂業,沒有了生存的壓力,輸了太空競賽也只是輸了遊戲,僅此而已,並不妨礙我在遊戲中成為一名好的領袖,也不妨礙我的文明成為一個幸福滿滿的文明。可求勝和毀滅的慾望被這片黑暗森林推動著不斷膨脹,最終使我與暴君、獨裁者並無二異。

新手玩者的《文明6》個人初體驗:《三體》黑暗森林的完美詮釋

佔領了整個亞洲的中華文明,堆滿了軍事單位

文明確實是個神級遊戲,他的優秀不僅在於遊戲機制設計的優秀,更在於透過這套玩法機制,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弱點與黑暗。這樣的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只存在文明系列的初次遊玩體驗,可遇而不可求。

最後,人真是可怕而又兇猛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