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寧十大最美鄉村,看到第一個就心動了

香城都市報 新聞熱線:0715-8210000

咸寧市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

“十佳美麗鄉村”

幕阜鄉村振興新風采

1 通城縣麥市鎮冷塅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冷塅村位於麥市鎮東南部,東與江西省白嶺鎮桃樹村交界,南與江西省白嶺鎮蕉洞村相鄰,西與本鎮九房、陳段村銜接,北與長衝村相鄰,共3個村民小組628戶2781人,總面積9.6平方公里。

冷塅村“兩委”與駐村工作組組織開展了“五線”、“五治”百日攻堅行動,對村莊人居環境進行全面整治,重點整治生活垃圾隨意亂扔、亂搭亂建、亂堆亂放、雞鴨散養等問題,營造整治有序、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建設山清水秀美麗冷塅。

2017年在沉鑼灣新建面積717.9平方米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128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文化廣場、籃球場和曬穀場“三場合一”)。全面改造村級道路和路燈改造。按照“一主四支”的交通佈局,刷黑3.06公里道路,安裝太陽能路燈,將村莊街道臺階、路面進行統一改造。

開展“衛生文明戶”評比活動,駐村工作組與村“兩委”組織陳塅小學師生、黨員和群眾代表在全村開展清潔衛生評比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以典型示範引領,培養村民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村民文明素養,逐步在全村形成講究衛生、愛護環境、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02 通城縣四莊鄉清水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清水村位於四莊鄉東部,國土面積10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小組,726戶總人口2986人。

清水村依託其優越的自然條件,以蓮產業為核心,按照建設“美麗鄉村新典範、宜居宜業新農村、休閒旅遊新景點”的要求,突出“鄉土氣息”和“荊楚文化”特色,圍繞“一路一溪為軸、三環五片聯運”的整體佈局,突出雙蓮文化(青蓮、清廉)主題,整合多種農業產業化、共享田園、親水產業、文旅觀光,形成水木灣、楊柳岸、得寬亭、沐心亭、聽荷榭、飛鷺臺、入畫橋、待月橋、凌波橋、蓮花寶寶、水車、清水塘水庫、廉文化館十三景成為通城縣唯一的“雙蓮文化”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典範。

清水畫廊給清水村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改變,更是精神文明上的突破,家變美了,村民愛護環境、清潔家園的意識明顯增強,全力開展鄉村振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強化淳樸民風,實現生活富裕。

03 通城縣塘湖鎮望湖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望湖村位於通城縣塘湖鎮東南部,東鄰修水,北接崇陽,為兩省三縣交界處,村域總面積5.12平方公里,耕地1082畝,水田816畝,山林5010畝,平均海拔410米,是一個偏遠山區、蘇區。全村共有7個村民小組415戶,總人口1575人。

近年來,望湖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莊整體風貌,提升形象。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綠色、整潔、優美、秩序井然的美好家園。

聘請貧困戶負責清掃村組垃圾、清掃河道。購買260個垃圾桶、專用環衛車。發動全村黨員幹部、村民代表拉網式對全村進行三次大型行動,清理亂堆亂放垃圾53處,治理亂搭亂建16處,廣告標牌12處,清理河道2.3公里。

全村推行禁鞭、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集中採購電子鞭炮機、不鏽鋼環保碗筷供村民使用,每年節約農民紅白喜事和節日放鞭費用200餘萬元。拆除豪華墓1座,清理活人墓2座。

村莊河道綠化,種植草皮2800平米,植樹654棵。新建垃圾填埋場1個,道路拓寬改造、鋪窯沙路面3800米。新建標準化公廁2處。房屋立面改造36000平米,廁所改造已完成258戶。

村境內有萬畝櫻花林,千年蘭若寺,南方紅豆杉,高山水庫,紅軍洞遺址等人文景觀,修建了鄉村大舞臺、黃袍山驛站。春天可看花(萬畝野櫻花),夏天可避暑,秋天可登高,冬天可賞雪,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每年帳篷節、櫻花節、跑山節、紅色文化節、自行車戶外挑戰賽等戶外活動,吸納遊客20多萬人次,對發展旅遊業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脫貧攻堅起到了重要作用。

04 崇陽縣港口鄉塘口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塘口村(桃源小鎮)位於幕阜山旅遊公路核心地段,全村國土面積22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496戶,2340人,耕地面積1940畝,其中水田1370畝,旱地570畝,山林面積21200畝。

境內有全國村辦示範林場——八一林場,面積達3000多畝,林場內樹木蔥綠、資源豐富,景色迷人,是一個清麗的大花園;境內人文歷史資源豐富,這裡是民主愛國人士金華袞的故里。經過一年的規劃、設計、建設,桃源小鎮已初具雛形,粉牆黛瓦,亭、臺、樓、榭,桃紅柳綠掩映,小橋流水人家,一個集遊、玩、吃、住於一體的特色風情小鎮即將呈現。

打造“多彩塘口”主題綠色景觀帶。在環幕阜山港口段北山村—塘口村—小東港村的8.7公里道路兩側,栽植景觀植物品種,按照四季繁花似錦、季相色彩景觀豐富的原則,將界頭塘至沈家墩段兩旁栽種紫薇樹,形成特色旅遊路段。

打造“田園風光”主題生態景觀帶。配套建設二傢俱有特色的農家樂,依託八一林場,積極開發真人CS、戶外露營基地、林業科普教育基地等遊覽觀光項目,打造成戶外探險、野戰狩獵、放鬆心情樂園,集吃、住、觀光、旅遊、登山於一體的娛樂休閒好去處;在幕阜山生態旅遊路兩旁即北山村、塘口村、小東港村田裡種綠肥和油菜,打造美麗、和諧的田園風光。

打造“竹海風情”生態景觀帶。在8.7公里公路兩側,對現有竹林景觀進行提升改造和更新,營造綠色公路景觀,配套建設休閒觀光八角亭、界牌簡介、公廁、停車場等。打造泉坑萬畝竹海,開發竹屋、竹產品、竹文化。

打造“人文歷史”文化景觀帶。積極申報金華袞墓地維修保護項目,將其打造成著名的愛國曆史教育基地。

打造“迴歸自然”的水果採摘園。依託境內豐富的水密桃、李子、楊梅、野生櫻桃、獼猴桃等優質水果,打造親近自然的快樂採摘項目,吸引廣大遊客前來採摘、觀光。

05 崇陽縣銅鐘鄉坳上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坳上村位於崇陽縣銅鐘鄉東南角,村域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30畝,林地面積9000畝。坳上村是全鄉唯一移民村,全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195戶715人。

產業發展方面。截至目前,光伏發電、50畝黃茶基地、800畝楠竹基地、藥膳農莊、種植蓮藕等項目為坳上村集體創造28萬元經濟收入。引進浙江森禾集團,投資1.1億元,打造“歸園田居”大型田園綜合體,開發水果採摘、花海、遊樂園、露營、民宿等項目,並帶動發展農家樂11家、民宿7家,鄉村旅遊發展如火如荼。

基礎設施方面。總投資260多萬元,按照“五務合一”標準建設,坳上村建成1400平方黨群服務中心,配套藝展大廳、文化牆、“四點半”學校、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等功能場所。改造維修3000米高標準農田溝渠,村組公路全部硬化、刷黑,公路入戶率達到98%以上,全村水電已整改到位,自來水已鋪設到戶,網絡通訊覆蓋全村,安裝80餘盞太陽能路燈,村莊全面亮化,建成2000平方米文化廣場。

村灣整治方面。引進浙江森禾集團,採取政府與企業合資共建的模式,探索設計、建設、運營一體化的美麗鄉村運作模式。由政府投資5000萬元,森禾集團配套6000萬元用於發展鄉村種養殖業、休閒旅遊等產業,打造完善旅遊觀光點、聚集人氣。坳上村著力推進“廁所革命”,新建公廁2座,垃圾亭2個,微動力汙水處理系統1個,水衝式廁所全覆蓋。對旅遊公路沿線145戶房屋統一按照鄂南民居風格進行改造,實現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旅遊雙效並收。

06 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銅鐘鄉大嶺村地處崇陽縣青山鎮、港口鄉、金塘鎮三鄉鎮交界處,由銅鐘鄉原大嶺、河山、西岔三村合併而成,屬幕阜山片區,距縣城20公里,離鄉政府9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崇陽出口處17公里。全村10個村民小組,共有621戶,總人口2363人,村民人均純收入9720元。

大嶺村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85%以上,耕地面積1838畝(其中水田面積633畝);山林面積約30000畝,殘次林及荒山面積約8000畝,村內主要資源為楠竹。

大嶺村的主導產業為鄉村旅遊業,依託龍泉山一萬多畝野櫻花,引進了湖北卓越集團進行旅遊開發,計劃用六年時間,投資10億元將大嶺村打造成龍泉山萬畝野櫻花4A級度假景區。目前,景區遊客接待中心已建成,新建遊步道4公里,旅遊公廁1座,旅遊公路硬化刷黑19.2公里。

生活幸福美。農房提檔升級,立面刷白8000多平方米。打造塗鴉小鎮,以本地民俗風情和熱門動漫為題材,在村裡11面民房共計2000多平方的牆壁上創作漫畫。打造櫻花大道,建設櫻花大道8公里。聯合森禾集團利用田園綜合體整合資金在大嶺村十組打造面積為100畝的櫻桃園。

文化和諧美。建立有紅白理事會,修建仿木宣傳欄16個,每年開展“十大孝星”“五個最美”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建設220平方米的文化禮堂一座,裡面設有村史館和“三留守”活動中心,併成立社會工作室。

創新引領美。鼓勵能人回鄉創業,農莊發展到50多家,民宿以龍泉山莊最為出名,水果採摘園有獼猴桃園、草莓園、火龍果園、櫻桃園等,生態養殖有養雞、養羊、養牛、養蜜蜂等。

垃圾分類治理,建立保潔收集和宣傳督導員隊伍,對農戶分類垃圾進行檢查、指導和再分類,並做好工作記錄。

07 崇陽縣高梘鄉高梘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崇陽縣高梘鄉高梘村是高梘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幕阜山旅遊公路和銅鐘至小山界公路貫穿村莊,距離縣城36公里。東鄰中山村,南接桃花村,西連老胡洞,北界石咀村,版圖面積12.9平方公里。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565戶2650人。高梘村是全縣47個重點貧困村之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7戶1339人,2017年已整村出列。

近年來,高梘村不僅修通了來往縣城的道路,為打造美麗鄉村奠定了基礎,在基礎設施上也在不斷完善,比如自來水廠,垃圾中轉站,文化廣場等設施都完工並已投入使用。2019年鄉政府與浙江森和集團簽訂協議,共同出資在高梘村打造集文化展示、旅遊、室外景觀、購物、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商業文化仿古街,建築風格依據高梘的傳統民居建築特點演化而成。高梘村將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統籌推進,大力發展旅遊業,真正實現讓群眾的荷包鼓起來,衣服靚起來

08 通山縣九宮山鎮程許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程許村位於通山縣九宮山鎮中部,106國道穿村而過,距通山縣城27公里,東與本鎮彭家壠村相連,西與富有村相鄰,南與橫石村接壤,北與畈中村交界。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967戶342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247戶818人。耕地面積1389畝,其中水田1094畝,早地295畝,有林地2.7萬畝,生態公益林8900畝,油茶林6500畝,退耕還林630畝,人均純收入11066元,全村總面積18平方公里。

“兩香”基地促產業振興。香菇基地投資170萬元建設63個大棚,帶動貧困戶247戶,每戶年增收至少2000元,增加村級集體經濟5萬元;流轉荒山5000畝打造香榧基地,帶動貧困戶就業124人;建設50千瓦光伏發電站,年可實現收益4萬餘元,帶動20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帶動鄉村旅遊,新規劃石壁下水上樂園、索道、玻璃橋等旅遊景點。擴大香菇合作社紅苕種植基地1500餘畝。

實施宣傳政策引導、濃厚鄉情感召、良好環境吸引、黨旗引領培養能人回鄉創業。強化衛生醫療、教育設施、移風易俗舉措,新建140平方米村衛生室,完善教育基礎設施,成立鄉賢理事會和紅白理事會,實施村規民約,變姓氏宗祠為鄉村文化禮堂。

大力提升生態綠化、淨化、美化、亮化程許村美麗鄉村建設,許家灣工程項目200萬元,坑口灣古樹群工程項目170萬元,完善坑口至夏家墩公路擴寬170萬元。沿房前屋後、山丘等區域栽種桂花、紫薇等,對6公里河道整治綠化。結合106國道立面改造,落實100個垃圾收集桶、並配12個保潔員,升級改造8個供水蓄水池,安裝100盞太陽能路燈。

09 通山縣通羊鎮港口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港口村位於富水河上游,分佈南北兩岸、距縣城9公里,與大畈鎮下楊村交界。全村有590戶2825人、十個村民小組,其中移民人口2353人,是典型的移民村。

2016年,房屋建設採取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的辦法,新建住房96戶、每戶建築面積125平方米,使一個昔日破舊的小漁村變成了樓房林立,道路寬敞的新農村,2018年由於新農村建設房屋規劃格調高、規模大、群眾積極性高、得到了政府各部門的充分肯定,北安置點被省定為美麗新村建設示範點。

投資900萬元黑色硬化村莊進出道路和環湖道路。從核電路至環湖公路全長4.5公里,公路寬6米。改造8米寬橋樑一座,核電路新村道路兩旁標準化栽植桂花樹,新建路邊休閒亭2個,植草皮1200平方米。

投資800萬元美化村莊居住環境。所建房屋外牆統一美化,並裝飾了標語、圖畫,房屋前後種植了綠化灌木,在新東側新建300平方米標準塑膠籃球場、綠化廣場、水池噴泉、配套休息亭2座、標準化移民公廁一座。

投資500多萬元,新建了美麗鄉村旅遊景點,對村旁魚池進行全面改造建設,新建釣魚臺10個、湖新亭一座,風雨廊走道300多米、湖邊建魚莊一棟,總建築面積近700平方米,以釣魚、吃魚、觀魚為一體的休息場所。

投資近500萬元對老區進行拆除和改建,拆除舊土胚房11間、總面積1200平方米,改造老房近60多戶,牆面統一粉白刷新、屋頂統一斜面改造。

投資200萬元新建漁民碼頭,目前正在施工中,遊船20多條,統一整齊停靠。另外新村東邊的滾水壩建設也正在設計當中,建成遊客水上樂園,為新村區村民增收帶來新途徑。

10 通山縣慈口鄉烏巖村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烏巖村位於慈口鄉富水湖北岸,屬庫區移民。東與陽新縣石角村交界,北與陽新王英鎮交界,西與大竹村交界,南北兩座海拔800多米的高山相望,全村置於峽谷之中,杭瑞高速穿境而過,肖星公路貫穿其中。全村六個村民小組,七個自然灣,458戶1795人,移民人口100%。全村耕地面積509畝,其中水田佔309畝,旱地佔200畝。林地5653畝,其他用地600畝,人均耕地0.3畝,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

烏巖村的主導產業分別為楠竹、勞務輸出、種養殖合作社、油茶和光伏發電等。農村專業合作社4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1萬元。

2019年9月17日成功招商湖北八福康農特產品產業園項目,該項目在烏巖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前期建設用地徵收工作已完成,徵地相關費用全部由湖北八福康農特產品產業園負責。該項目主要建設農特產品博覽館、產品研發中心、生產中心、健康培訓教育中心、電子商務平臺、冷鏈車間及物流分揀配送中心,同期在烏巖村以流轉土地的方式建設5000畝農特產品種植基地,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進行規模化生產,確保總公司的原材料供應。

該村對全村範圍內的存年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公路沿線做到四淨,清理所有佔道行為。改廁五十戶。新建文化廣場三個。增加綠化面積3畝,新建排汙水溝一千五百餘米。村人居環境面貌明顯改觀,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表彰致富典型,推介綠色產業

展示鄉村風采,推廣咸寧經驗

主辦單位:

咸寧市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指揮部辦公室

咸寧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

咸寧市農業農村局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香城之約 — 桂花密釀

地址:咸安區金桂路56號

本文為宣傳推廣

出品:香城都市報新媒體中心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業務合作:品牌推廣丨活動策劃丨微信代維

⊙業務洽談請聯繫:182-7216-3242

⊙ 新聞爆料請撥打香報報料熱線:0715-8210000

收藏!不得不去的咸宁十大最美乡村,看到第一个就心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