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產:仙桃這個工廠“種蘑菇“有高招

小區內,一架架菇床彷彿高樓,樓上樓下住著雪白圓滾的雙孢菇。

這是位於仙桃彭場鎮的湖北裕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溫度常年保持在18℃左右,最適合蘑菇生長。”公司副總經理沈瓊指著車間門上的智能顯示屏說,由於溫度、溼度等都可控,吹著“空調”的蘑菇生長不受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產菇。

一年四季都產:仙桃這個工廠“種蘑菇“有高招

來源湖北日報

從進料到採摘,工廠“種”蘑菇令人驚歎

每間菇房約1000平方米,進的是秸稈、雞糞混合發酵的營養料,鋪的是千里迢迢運來的東北草炭土。“運價比土價還昂貴,但是值!”沈瓊解釋,這些草炭土,持水高、雜菌少,蘑菇不易生病。

105噸料、40噸土備好後,車輛和傳送帶便上陣,自動化為小蘑菇“鋪床”。據稱,這些土料完成孕育蘑菇的使命後,還被拖走作生產有機化肥的原料或者直接作改良土壤的肥料,實現循環利用。

接下來,便是靜靜等待一個個白嘟嘟、圓溜溜的小蘑菇爭先恐後地破土而出。“這些小傢伙長得可歡了,生長期每小時增重4%,一天長大一倍。”沈瓊介紹,蘑菇42天為一個生長週期,每週期結束後用70℃高溫“蒸房”,進行消毒滅菌。如此循環往復,全年產菇八至九季。

一年四季都產:仙桃這個工廠“種蘑菇“有高招

配圖

沈瓊算了一筆經濟賬:傳統的蘑菇種植一年一季,每平方米產量15-20公斤;而工廠化種植,每平方米產菇35公斤,八九季便是300公斤,效益提高一二十倍。“未來,我們通過三次發酵技術,更縮短蘑菇種植週期,全年11季,基本實現一月一採收。

 工廠化生產在銷售市場上也佔據明顯優勢。過去,菇農都是在同等氣候條件下種植,蘑菇上市基本在同一時間段,造成市場供給的過度集中,價格壓低。而工廠化種植,全年均衡發展,沒有市場空當期。

  在一間採摘車間,工人們坐在手搖式升降臺上,輕捏菇蓋,旋轉取出,然後分筐而裝。“我們也‘以貌取菇’。”一位女工邊採菇邊打趣道,“瞧,那些開傘、皮薄、長黑菌的蘑菇是次菇,而這些菇蓋光澤、圓厚而結實的蘑菇最受市場歡迎,切割後每公斤可賣到12元呢!”

  因為看好仙桃,裕灌集團在彭場投資12億元種植雙孢菇,擬建智能化蘑菇廠房8個,全部投產後將實現年產量6萬噸,產值6億元。

  “今年試種,只能算是小兒科!明年10月,你們再來採訪,更有一番新天地!”沈瓊指著不遠處已經動工的新廠區,自信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