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第40屆韓國電影青龍獎,上週頒發。

不出所料,年度話題作《寄生蟲》包攬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5個大獎。但唯獨在「最佳劇本」獎上,卻輸給了一部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新作,

《蜂鳥》。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蜂鳥》導演金寶拉領取青龍獎最佳劇本

事實上,它一共入圍了6項提名,面對《寄生蟲》《極限逃生》《搖擺狂潮》這些大熱門,它顯得有點弱小。

但,它一定也不弱。有人稱,它可能是今年韓國獨立電影最讓人驚喜之作。

不要因這個普通低調的片名而錯過了這部佳作。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1994」


1994年,金恩熙上初二。

她家,是在市場裡賣點心的,普普通通。她還是老么。在學校裡,她成績也不好,打打瞌睡,發發呆,畫畫日系羅曼蒂克的少女漫畫,一天就過去了。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金恩熙畫的漫畫,滿滿的九十年代少女漫畫風

開心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隔壁學校的小男孩,喜歡她,總會來接她放學。和閨蜜一起上中文課,一起吐槽中文老師,嘻嘻哈哈的,日子也過得很快。

煩惱的事情,自然也有。家裡頭,爸爸明顯偏愛著上高三的哥哥,對上技校的姐姐,總是罵罵咧咧。對她,更多是不管不顧。

媽媽呢,也不多說什麼,知道哥哥會打她,知道爸爸出軌,但就是不多說,也不做什麼。

日子,平淡如水,卻也在靜靜流逝。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蜂 鳥 / 벌새 / House of Hummingbird

這一年,金日成病逝,金正日接受政務。她在病房裡看著電視,害怕的也只是腫塊會不會留疤。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這一年,聖水橋坍塌,五十多人死傷。她第一反應是,姐姐會不會出事,所幸,因著遲到,姐姐逃過一劫。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這一年,世界盃開幕,媽媽躺著沙發上看著電視,起身摸摸她的耳朵腫塊,讓她去舅舅也經常去的醫院。舅舅的逝世,就這樣被輕描淡寫地埋下伏筆。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時代的颶風,在新聞播報裡總顯得來勢洶洶,弱小無助且無可奈何的人,就像是奮力高速振翅的蜂鳥。但蜂鳥又似乎並不在意颶風,她更在意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朵小小的花,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這些飄忽不定、莫名其妙的情感和情緒,只屬於年少的她。那些似是而非的迷惘,和答非所問的謎底,也正是中學時代的本質。

不僅僅存在於90年代,也能和當下產生共鳴。

這或許是,我們喜歡這部影片的理由。

她的經歷,並不是她一個人所獨有的。

讓人心動的初戀,也總充滿苦澀;

甜甜的少女愛慕,卻只能持續一學期;再純真的友誼,也會有背叛;

而看似冷漠的父親,卻也有深沉的愛。

通過金恩熙的雙眼,我們才再次得以少女的視覺去打量這個世界。輕輕地掃過生活的表象,卻也捕捉到許多戳心細節。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金家的廚房,生活氣息十足,且溫馨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她被選為了「飛蛾」,也就老師口中的壞學生。

「抽菸的、不學習談戀愛的、去練歌房的,都是飛蛾。」

可被不記名投票選出來的金恩熙,真的是「飛蛾」嗎?不去練歌房,就真的可以上首爾大學(國立綜合性大學,被公認為韓國最高學府)嗎?抽菸的、談戀愛的女孩子,就真的是壞女孩嗎?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煙,彷彿就是反骨叛逆的標配,是開向庸碌生活的槍。

金恩熙剛剛失戀,和閨蜜跑到迪廳玩,被學妹看上。在後巷躲起來抽菸時。學妹便來搭訕。當她放下手裡的煙,拿起筆在學妹的手臂上寫下自己尋呼機號碼時,彷彿穿越到了《志明與春嬌》的片場。

煙霧繚繞裡,徐徐升起的,不只是暫時稀釋的生活壓力,還有曖昧氣氛。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但金恩熙抽菸,大概也有幾分模仿著老師金英智的意思。

她和老師的初次見面,便是在樓梯間裡,看見老師站在窗邊抽菸。似乎,就是用此刻開始,彷彿洞悉了老師秘密的金恩熙,也讓老師逐漸走入自己的世界。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她會思考,老師所講的「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稍微一數,自己見面能叫出名字來的人,大概有四百個,可瞭解她內心的人,有誰呢?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那個知心人,會是抽菸時認識的學妹嗎?學妹會送好看的紅玫瑰,還會來醫院看她。還是一直陪伴自己的閨蜜呢?閨蜜會和自己袒露心扉,聊被家暴的事情,也會一起去找刺激,蹦迪抽菸,吐槽老師。

可能還是抽著煙,陪自己閒聊的老師才是那位知心人。曾經就讀於名門高校的老師,灑脫又率性,她就像煙一樣,是金恩熙密不透風的現實生活中的透氣缺口。

她或許是那個壓抑社會的一個異數,或許生活成謎,可她最後留下的信,卻成為金恩熙力量的來源,也成為恩熙內心最深的嚮往。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回頭看老師抽菸的恩熙

又或許像黑夜裡一閃一亮的菸頭,光雖然微弱,但總算是有的。「就算有一天知道了,可能還是無法確信,但是就算壞事降臨,快樂的事情也會一起到來。我們總是會遇見一些人,分享一些事,世界真是神奇又美麗。」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烏龍茶、玫瑰、檯燈和絲襪


你說,烏龍茶為什麼要叫烏龍茶呢?

初中、高中,中學時期,似乎總有浪費不完的夏天。百無聊賴地認真討論著「從下面看,煙花究竟是圓的,還是扁的」;又或者是無所事事地坐在河邊,閒聊著喜歡的女孩子和瀨戶內海;又或者是反反覆覆敲打自己內心的小九九,捉摸不定喜歡的是誰,什麼都沒有做,夏天就過去了,是《藍色大門》,也是侯麥《夏天的故事》。


《蜂鳥》也一樣。金恩熙的故事,也發生在夏天。

金恩熙和老師喝著烏龍茶,聊著各種各種的話題,聊著聊著,心結就解了。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初二的她,有太多不懂的事情了。第一次和男孩子接吻,匆匆忙忙,躲在廢棄樓房的角落裡,連擁抱和找角度都不會,卻還敢抬起頭笑著說,要再來一次舌吻。

小哥剛剛出現的時候,給少女帶了甜蜜的假象,質樸的一句「你的眼睛好像小鹿」,就成功俘獲芳心,可這樣的話,他對誰都說。在家長的脅迫之下,牽著的手也是說放開就放開。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原以為這就是真的喜歡,卻也只是留下苦澀。那一見傾心,約練歌房,來探病,還送紅玫瑰的學妹,就是「真愛」了嗎?荷爾蒙作祟的悸動,留不住一個學期,就像花期一樣短暫。


真正靠近她心靈的,可能還是老師,偶然被看見的煙,上課前認真地薰香,只為她沖泡的烏龍茶,都是在描摹一個自由的榜樣。簡單卻特別的物件,不言之中,道盡了人物所有的故事。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同樣的,還有那一盞破碎的檯燈,靜靜地躺著客廳,見證著昨晚爸爸媽媽的大吵大鬧。

媽媽終於忍不住爆發,指責爸爸出軌,失手打碎檯燈,傷了爸爸的手臂,滿地狼藉。恩熙推門而入,媽媽卻流著淚說,小心點地板上的玻璃渣,別傷著自己。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第二天,這對老夫老妻,依偎著,一起看電視。似乎昨夜的腥風血雨沒有發生過。只有爸爸手臂上的繃帶,地板上的檯燈,證明著一切都曾發生。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更別提開場不久時,入畫的媽媽的腳,腳上一雙磨出大洞的絲襪。金家的經濟窘迫,媽媽的勤儉賢惠忍耐,靜默中,就扎進觀眾心中。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這些細碎片段,幽微無光,卻又真實可感。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餐桌上看著就很好吃的飯菜


面對採訪,導演曾經提到過關於拍攝的想法,

「《蜂鳥》主要以江南一帶為背景,對恩熙的家,也做了暗處理,希望觀眾們能夠從電影中體會到像《一一》那樣的懷舊之情。本片的攝影和製片姜國憲先生也曾說:「我想營造出一種在日落時分獨自躺在家裡的感覺」。

影片當中所有對於細節的捕捉都顯得真實動人。浮動著的少女心事,動盪的生活,都收錄在沉靜的攝影機裡,所有的不安和慌亂,都帶著一層溫暖的顏色。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飯桌


就和李安的《飲食男女》一樣,同屬一個大文化圈裡的韓國,飯桌也是異常有戲。在《蜂鳥》裡,金恩熙一家的關係,一頓飯就可以看出來了。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金恩熙一家的餐桌

無疑,爸爸就是一家之主。他不動筷子,在座沒人敢先吃。飯菜都擺上了桌,爸爸還在說教,或者抱怨。七樓的女人嫌棄自家的辣椒麵不好;想當年,自己唸書的時候,老苦了,凌晨四點就起床上學。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然後,就是關心兒子的會長選舉。為了兒子的連任,甚至還願意多給零花錢,讓去買漢堡「賄賂」朋友,甚至還讓一家人都來祈禱。關於兒子,那就是事事無小事。

而當金恩熙說,哥哥打她了。爸爸卻只是看了哥哥一眼,啥都不說,而姐姐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媽媽,心疼地說「你們不要打架」,將哥哥的責任淡化,卻也在照顧恩熙的心情。

而到從醫院回來,爸爸在餐桌上的態度就溫和了許多。明明在醫院,聽到醫生說手術後可能會留疤的時候,當著恩熙的面,擔心得嚎啕大哭。可在另外兩個孩子面前,卻強撐著,「醫生的話,都是唬人的」。

爸爸就是這樣的。在孩子面前,總也卸不下偽裝。明明為了和情人跳舞,而在家裡放著音樂練習舞步,卻和女兒說自己在練習打網球。而媽媽呢?永遠都是「多吃點」,然後默默給夾多點菜的賢惠慈祥模樣。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在偷偷練習跳舞的爸爸

聖水橋坍塌的那一夜的晚餐,金家人也吃得平常卻不平淡。爸爸說,還好公交坐晚了,活下來了。而哥哥卻突然大哭。

他那一刻究竟想到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也許是愧疚和後悔,自己曾經老是欺負妹妹們;又或許是,放鬆一口氣,自己的家人,都平安無事。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三幕餐桌戲,極其巧妙地呈現出東方世界裡共通的人際關係和情感聯繫,甚至還可以感知每一位家庭成員正在面臨的人生困境,導演的編劇功力,可見一斑。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蜂鳥》這部電影是女導演金寶拉的第一部長片。

金寶拉碩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導演系,此前只有一部短片作品《豎笛考試》,同樣也是從女孩的視覺出發,探討家庭社會關係。

《蜂鳥》此前參加了釜山電影節,還榮獲KNN觀眾獎和NETPAC獎(亞洲影評人協會獎),也在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新生代青年單元獲評審團大獎。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今年才38歲的女導演金寶拉,未來可期。也正是她,才有了《蜂鳥》這樣細膩豐富的作品。為了讓人物更加真實可感,作為編劇的金寶拉甚至將自己中學時代的日記都拿了出來,將原話用到了電影裡。


這正是影片尾聲的這一段:

「我希望人們在孤獨的時候,看了我的漫畫,能夠獲得力量就好了,我的人生什麼時候才能發光呢?」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正如「蜂鳥」象徵著愛、希望、毅力和生命力,弱小的個體或許也能在不斷的迷茫徘徊中找到方向。

面對著生活重壓,或許我們也還可以這樣做:

「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到的時候,就看著自己的手指,然後慢慢的移動他們,這是多麼奇妙的感覺阿,明明什麼都做不到。」


奪走《寄生蟲》最佳劇本獎,這部青春片不簡單

作者 ✎ Mr Luo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