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姻走到盡頭,請愛孩子多一些

文字//力搖 圖片//網絡

引子:朋友剛剛離婚,兩個孩子都判給了丈夫,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朋友倒是一身輕鬆,丈夫也是一身輕鬆,各自都恢復了個人的單身生活,下了班愛幹啥幹啥了,但熟不知缺少了父母之愛的孩子能正常成長嗎?

我覺得既為人母為人父,就要對得起孩子,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即使婚姻解體,也要關愛孩子多一些,讓孩子不缺失父母之愛陽光健康地成長。

當婚姻走到盡頭,請愛孩子多一些

01 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當兩人的感情的確無可救藥,婚姻解體,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孩子永遠會是第一受害者。

不管是多麼大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希望看到家庭的幸福與和諧,都希望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會相攜一生,使自己永遠是爸爸媽媽手掌心裡那個最幸福的小孩。

大人們的各自解脫到走出迷茫,重組家庭往往比孩子心靈的受傷要輕鬆些容易些,而父母離婚的陰影往往會伴隨孩子一生。

前一階段馬馬伊麗與文章離婚時,文愛馬曾發出這樣悽婉的哀嘆:我們的家到底是怎麼了?想想生長在明星家庭,不管思想還是觀念算是比較開放的了,都會發出如此的感慨,何況於普通人家的孩子呢?

父母之愛是誰也替代不了的,大凡缺少父母之愛的孩子對將來的心理健康會產生影響。

像朋友這種離婚了,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算是比較好的,有的夫妻離婚,誰都不想要孩子,又無老人照顧,孩子成了父母的拖油瓶,推推搡搡,怒目相向,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產生自閉傾向,長大了再也不想結婚了。

我有一個女姓朋友,長得很漂亮,大學時都風靡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而她卻天天封閉自己,對哪個男孩子都拒之千里,久而久之落下了“冰雪美人”的稱號,知悉她八歲時父母就離異了,經濟狀況又不好,她互相臨著一月住爸爸家,一月住媽媽家,有時到了一個月時間誰去接晚了,倆人就又怒目相向,劇烈爭吵,給她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結婚幹嗎?結婚就是吵架吧?那時那麼小的她就在心裡暗暗發誓:長大了決不結婚!

以至於上大學期間她就封閉了所有追她的男生,對異性對結婚產生了恐懼感,直到後來去看了心理醫生,治療之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現在也是夫妻恩愛,兒女雙全,感受到了家庭的幸福與溫馨。

所以父母離異之後,一定要對孩子多關愛一些,婚姻關係不在了,親情還在,倆人經常一起陪陪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一起吃個飯,讓孩子感覺到親情的溫馨和父母的關愛,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是絕對有利的。

當婚姻走到盡頭,請愛孩子多一些

02 多為孩子著想,互相理解

夫妻關係解體,實在維持不下去了,對於成年人來說只能離婚分手,徹底擺脫感情困擾,離婚本身來說對孩子就是一種傷害,一種打擊,對於父母來說本身對孩子方面應有一種愧疚感,這樣的話更應該多為孩子著想,多為孩子付出,讓孩子感覺到對於他來說,雖然爸媽已離婚,但他的那個心中的爸媽一直都在。

很久以前的一個同事,在五十多歲女兒考上大學那一刻和她丈夫離了婚,她告訴我她的婚姻早就名存實亡了,她和丈夫早沒感情了,但為了女兒不受打擾能順利考入一所好大學,這些年來她們一直在演戲,她笑著告訴我都能當演員了呢!現在女兒考入了心儀的大學,她也長長的舒了口氣,感覺徹底輕鬆了,夫妻倆和孩子互相一攤了牌,沒想到孩子的回答令她們震驚:謝謝爸媽對我的憐愛!爸媽辛苦了!不管以後你們怎樣選擇,我都會尊重理解你們,但爸媽一直都在!

這是一種通過具體行動獲得了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孩子幸福了,大人們失去點東西又何妨呢?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她們來說就是一面鏡子,父母的行為偉大崇高,孩子自然以此為榜樣,從小學會忍讓,學會尊重他人,學會感恩,學會先人後己,懂得禮讓和謙卑。

夫妻雙方離婚時一定先考慮好孩子,事先商榷好安置孩子的具體方案,必要時和孩子進行詳細溝通,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一般由雙方互相商議後定論;對於年齡比較大的孩子,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要尊重他們的選擇,讓孩子有一個合理的時間段去接受爸媽已離婚的事實,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和沒離婚時一樣一如既往地去愛他們,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慢慢接受爸媽不在一起的事實並尊重爸媽的選擇了。

當婚姻走到盡頭,請愛孩子多一些

03 讓孩得到爸媽永久的關愛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琢磨的是人的情感,的確,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性格,兩個人一旦步入婚姻組成家庭有了孩子,就應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給予她的關懷與快樂。

樓下的小A和小B,孩子上一年級時兩人由於性格不合而分手了,孩子跟隨媽媽,平時她們都雙休,很長一段時間不知她們已離婚,因為每到週末就看到她們一家人在樓前廣場一起玩的場景,倆人和孩子有說有笑的,一起玩孩子喜歡的各種遊戲,在孩子心中一直感覺他的爸爸媽媽都在,都在關心著他,使他逐漸淡化了對於爸媽已離婚的那種傷痛,逐漸理解了爸媽,接納了他們的離婚,爸媽的離婚對孩子基本沒造成負面影響。

當然也有離婚時只顧自己不顧孩子的夫妻,認為誰要孩子誰是累贅的,把孩子當作物品推來推去也不乏大有人在,天天戰火不斷,這樣受苦的自然是孩子,對孩子將來的身心發展直接會產生負面影響,要麼自閉,不願與外人交流溝通,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要麼長大後害怕戀愛,懼怕婚姻,反正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巨大的,希望這類父母反醒引以為戒,不要把自己的不幸強加給自己無辜的孩子。

其實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兩人相處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兩人彼此厭倦了沒感情了,三天兩頭打鬧勢必得分開,但在分手之前一定要制定出合理對待孩子的方案,因為孩子的內心比成人脆弱得多,先要和孩子做好溝通,獲取孩子的理解,在自己得到感情解脫的同時也要倆人一起維護好對孩子的呵護,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我們失去的是婚姻,但無論何時,孩子永遠是我們的掌中寶。

當婚姻解體,請愛我們的孩子多一些做到你解脫的是婚姻情感,讓孩子獲取的是爸爸媽媽永久的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