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他凭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初心和远大抱负,不远千里从四川省奔赴云南边境龙陵。时间犹如白驹过隙,从教30余载的他依然初心不改,牢记肩负的使命,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献身于一生挚爱的教育事业。他就是集教师、班主任和校长于一身的市级教育领军人才高级教师柏占亮。

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知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

“自走上‘三尺讲台’从事教育工作,我从没后悔过,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一个无比高尚而光荣的职业,我不但体现出了我的人生价值,而且还收获了许多无比荣耀的东西!”柏占亮谈及36年的从教历程感慨良深。

1966年1月,柏占亮出生于四川开江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庭的窘境让他从小立志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刻苦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省开江重点高中。就读期间,一位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关心的化学教师行为举止在他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当其他同学彷徨不知所向时,他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师范院校,并如愿以偿地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走上了四川省开江师范学校的“三尺讲台”,从此开启了他一生从教的征程。

“我是农村来的孩子,深知边疆农村家庭孩子不易,于是我就来了!”柏占亮谈及到边疆从教时坚毅地说。在四川开江师范学校任教2年后,1985年8月他积极响应支援边疆的号召,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带着立志献身边疆教育事业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云南边疆龙陵县。先后在龙陵县第三中学(原象达中学)、龙陵县第一中学、德宏州民族中学任教,无怨无悔地一呆就是34个春秋。

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看到边疆滞后的教育,许多农村家庭还在脱贫线上挣扎,尤其从无数双孩子渴望知识的眼中看到了曾经的我,很心痛!我就是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摆脱当前的贫困现状。”柏占亮寥寥数语道尽了自己的初心。

教书育人是他一生的追求

“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能有今天,真得感谢他的谆谆教诲!”柏占亮在太平洋保险龙陵分公司任职的学生道出了所有受教育学生们的心声。

确如该生所说,柏占亮从教期间,一往无前地致力于探索一条适合乡村教育教学发展之路。他吃透《课程标准》,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将兴趣小组、研讨探究、开展竞赛等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师生互动良好氛围。“数学课对于女同学来说抽象、枯燥极了,但我却非常喜欢听柏老师的课,他讲课深入浅出,很容易接受。”参加工作多年的张女士记忆犹新。

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教育学生首先要其成人,其次才能谈成才。”柏占亮感慨地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班级管理中,他将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植根于班级管理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自豪感,努力营造“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班级管理良好氛围。同时,他还注重组织开展感恩教育、在课内外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等。“柏老师‘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一辈子对他感激不尽!”曾经顽皮厌学,曾到他的班级补习,现已工作21年之久的赵先生对他不胜感激。

柏占亮老师在边疆从教30余年,直接教授学生12届2000多学生,桃李学子遍及各区域、各行业,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家长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与此同时,他也先后斩获了“保山市级骨干教师”“保山市教育学会理事”“保山市人民政府督学”“保山地区优秀教师”“保山市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云南省优秀教师”“保山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诸多殊荣。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初心使命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长远利益,是良心工程,我们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扶贫先扶智’,让更多的农村困难家庭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柏占亮道出了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2年8月,他做为特殊人才被引进聘任为龙陵县第一中学校长。走马上任后,面对生源基础差、优质生源外流、优秀教师外调、各方面对教育重视不够、社会认可度、满意度不高等现状,他倍感肩上的担子太重了。然而,一生对教育的挚爱及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理想信念支撑着他负重前行。

为改变当前现状,他极具针对性地提出了“务实、团结、高效、创新”治校方针。为激发师生斗志,提出了“在龙陵同样考上清华北大”对龙陵本土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的目标。

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他创新管理方法,力促教学优质化。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大胆进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少讲多练、精讲精练的教学改革尝试,并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同时,还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既注重抓高分亮点,又兼顾大多数。

对教师管理中,他采取外引内强的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上率下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名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为依托,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师训活动。以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为载体,强化教师基本功。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群体智慧,让全员共享教学教法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他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牢“高三是全校的高三,高考的成败与我休戚相关”的理念,凝聚工作合力,打造了以小为荣、精诚协作的师资团队。

柏占亮:扎根边疆终不悔,桃李无言自成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龙陵一中学风、教风、校风以及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综合成绩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参考人数基本持平的基础上,该校高考600百分以上人数由2012年的1人增至2019年的49人;考取一本人数也由2012年前不超46人增至2019年136人;全市高中综合排名也由2012年的16名升至近几年的前8名。尤为可喜的是,2018年高考文科一、二名分别以670分和665分的高分位居全省51名和77名,首次有1人考入北京大学,实现了自1939年建校以来零的突破。2019年高考更是捷报频传,理科一、二名分别以727分、707分的高分位居全省3名和45名,两名同学均被北京大学录取。

听到捷报后大家争先奔走相告,龙陵教育也一度名声大噪,每每提及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社会各界赞许和满意之情溢于言表,他也兑现了他当初的庄重承诺。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关怀以及广大教职工和学子们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然而,这仅是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万里长征’中所走完的一小步罢了!”柏占亮谦虚地笑着说。

诚然,等待他和他的团队所需做的事毕竟还有很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