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簽約100% 刷新“徵遷速度”——看舊改徵遷的安義實踐

11月11日,安義縣魚種場及周邊地塊舊改徵遷工作啟動,僅用5天時間,完成了52.2畝、24戶職工和農戶的舊改徵遷任務,簽約率達100%,再一次刷新了安義“徵遷速度”。

強化組織

打好徵遷主動仗

安義縣魚種場位於龍津鎮建設西路以北,大部分房屋建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低矮平房和幾棟樓房相間,佈局雜亂,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水、電、氣等各項基礎設施落後。在城市外環路打通後,“髒亂破”的魚種場顯得尤為扎眼,成為安義美麗城市建設的痛點。

安義縣魚種場及周邊地塊舊改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11月10日,安義縣魚種場及周邊地塊舊改徵遷調度會召開,次日徵遷工作正式啟動,徵遷涉及面積52.2畝、24戶職工和農戶。

為保障徵遷工作順利推進,安義縣從相關部門抽調徵遷工作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組建9個工作組,並從龍津鎮和安義縣農業農村抽調骨幹力量組建2個宣講組,6個宣講小分隊。同時,從魚種場的職工代表中選出10餘人,組建群眾宣講組,充實宣講隊伍。此外,組織相關部門對徵遷範圍內房屋、人口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並建立了數據臺賬。針對收集到的每家每戶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宣講辦法,凝聚合力,打好徵遷主動仗。

真情服務

實現“快樂徵遷”

在徵遷工作中,一被徵遷戶在魚種場經營榨油廠,簽約搬離後,找到一處新的經營場所。宣講組立即聯繫供電部門,幫其安裝供電設施,讓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產經營。

幫找房子、幫搬家、與群眾一起勞動……在拆遷工作中,安義縣尊重群眾意願,服務群眾需求,恪守為民情懷,把群眾裝在心裡,深入24戶農戶和職工家庭,真心真情暖群眾。被徵遷戶像平常搬家一樣,心態平靜,氛圍融洽,實現了“快樂徵遷”。

陽光徵遷 “徵”得民心

如何做到陽光徵遷?安義縣在徵遷指揮部開設政務公開查詢點,將徵遷工作流程、拆遷告知、安置補償方案、房屋評估等全流程上牆公示;對群眾最關心的調查結果、評估結果、補償結果、安置結果等,及時進行詳細公開,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讓被徵遷戶切實感受到公平、公正。

為實現公平最大化,安義縣在政策制定上,針對群眾疑慮最大、擔心最多的安置房問題,堅持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優先安置在有現房的仕橋彭家安置小區,同時從龍津鎮老下、山下安置小區拿出部分房源,盡力滿足群眾需求。此外,安義縣黨員幹部把徵遷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爭當群眾貼心人,既拆出了安義“新速度”,又“徵”得了民心。

(南昌日報記者 張代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