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文 | 何立軍

編 | 苗長青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前幾天,長城汽車老闆魏建軍登上了時尚先生封面,藏藍色西裝搭配剛毅眼神,有稱是被造車耽誤的硬派巨星。說到造車,長城汽車這幾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銷量節節攀升,特別是去年以來車市大環境轉差之後,銷量依然保持上行趨勢,它已經成為一家現象級的企業。在所有車型當中,不得不提哈弗H6,它是長城發展過程中的基石,目前月銷量在4萬輛左右。哈弗H6高光之下,更加凸顯長城高端品牌WEY的失落。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說到WEY的失落,其實對比之下的失落,是衝高回落後的失落。2017年,VV7和VV5先後上市,憑藉著更有型的造型設計和全副武裝的智能配置,VV7、VV5銷量是水漲船高,月銷先後突破萬輛大關,而且持續多月。但進入2018年後,用疲態盡顯形容WEY不為過,有統計顯示,自2018年10月份以來,VV5銷量處於“低位”運行,最高月銷才4000輛出頭,多個月份徘徊在1000、2000輛左右;VV7也是差不多的狀態,3000多是好一點的月份,更多是1000多、2000多的數據。和此前月銷上萬輛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誠然總體汽車銷量呈持續下滑的狀態,但沒有WEY這麼誇張,而且長城汽車總體銷量還處於上漲趨勢,只能說WEY是遇到了瓶頸。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到了2019年10月份,WEY的總銷量突破了1萬輛,這其中2018年6月份推出的VV6貢獻了近一半的銷量,而VV5和VV7的銷量分別是3070輛和2019輛,VV5、VV7銷量依然沒有太多起色,而且同比下滑均超過20%,前10月累計下滑在70%上下。如果是不VV6連續多月小幅上漲,WEY的表現就更黯淡無光了。WEY的問題在哪?大環境問題?產品問題?還是銷售渠道的問題?還是其他。應該說都有關係,更主要還是產品問題和產品間的兄弟鬩牆。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推出WEY品牌,長城目的很明確就是向高端發展,哈弗H6的價格區間是10萬-14萬元,VV5價格區間是12萬-18萬元,VV6價格區間是15萬-18萬元,VV7的價格區間是16萬-19萬元。從價格區間很明顯可以看出,WEY品牌要高出哈弗一個級別。參照目標之所以選擇哈弗H6,一方面它是長城的銷量擔當,另一方面,其車身尺寸和VV5、VV6很相近,特別是軸距都是2680毫米,也就是一個類別的產品。其實,WEY的使命就是爭取15萬元市場中哈弗H6車級別的SUV用戶。

更時尚、更運動的造型和諸多的智能配置,以及長城汽車多年的SUV歷史,早期收穫了大批用戶,可不得不承認,產品向上只有上述幾方面還是不行的。在網絡上搜索很容易發現,VV5、VV7油耗高、異響、變速器故障是網絡上抱怨的主題,其實非常成功的哈弗H6問題也不少,只不過其用戶群體在價格和使用感受方面更看重性價比,而WEY消費群體在多花了幾萬元之後,對產品就會更挑剔一些這也是常理。造車過程中,和造型設計相比,底盤、動力、車身等基礎部分進步要慢很多,需要長期的積累,WEY部分車型所反應出的問題,也就是長城汽車一直以來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嚴禁的說,當下的WEY是過渡產品,造型、智能配置躍升了,但動力匹配、製造水平等提升不多,同時也不排除與價格不匹配,與市場有些脫節因素,在使用過程中感受最多的還是動力、操控和乘坐等方面,與期望有差距被詬病也是難免的。而且,合資品牌產品價格下探,對比之下WEY等產品的不足被放大,無形中降低了用戶對其的美譽度,口碑是新品牌的基石,銷量是口碑的體現。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回顧這些年自主品牌的發展,截止目前吉利、長城、長安是突出了重圍,而當年的老大奇瑞,以及華晨、江淮等曾經高光品牌逐漸落寂,而且品牌兩極化發展越來越明顯,無論是突圍的還是掙扎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產品,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認為,如果產品不行神仙都救不了你。VV5、VV7的銷量滑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場判斷後的認知,VV6銷量保持了穩定並有小幅上升同樣如此。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在哈弗和WEY品牌之間,長城汽車還推出了哈弗F系列車型,走運動和時尚路線,自上市以來銷量逐步提升。在網絡上有人開完笑說兩款車型傻傻分不清。的確,在造型方面哈弗F系列和WEY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VV5、VV6和F5軸距相同,均為2680毫米,F7軸距也才長了45毫米,簡單說雖然定位不認同,但都是一類車型,也就是將市場更為細分。但F系列車型售價要比WEY品牌便宜了好幾萬元,F5價格區間是10萬-13萬元,F7價格區間是10萬-16萬元。也就是說,在10萬-18萬元的市場上,堆積了哈弗H系列、F系列和WEY品牌車型,貌似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消費群體,給消費群體更多樣的選擇,可汽車消費是這麼精確嗎?而且,某一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因為產品的增加而大幅提升,結果就是左右互搏。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此外什麼是運動?什麼是時尚?什麼是豪華?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認為的運動,他可能認為是時尚,在大小几乎相同的一堆車裡,標籤化的作用沒有那麼明顯,也不可能能因為標籤轉化其他市場的人群,誇張一點說,想買四五十萬元奔馳GLC的用戶不可能VV7的豪華標籤而選擇它。

衝高回落長城WEY難掩失落 兄弟搶食產品難定義

堆積產品和當下堆積電子配置一樣的,簡單粗暴,但時間洗禮之後期望往往會落空。品牌向上或是向下方向不同,但建立產品體系是基礎,產品間清晰明瞭的定位才能不傻傻分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