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這首詩出自小說《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諸葛亮於建興六年,打算再次上表出師北伐,大擺酒席宴請眾將,結果驚聞噩耗:鎮南將軍趙雲病故。諸葛亮跌足痛哭,稱趙雲亡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後主劉禪追贈趙雲為大將軍,諡封順平侯,敕葬於成都錦屏山,並建立廟堂,四時享祭。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趙雲

有細心的三國(這裡指的是演義評書)迷,會感到不解,為何諸葛亮聽聞張苞去世的噩耗後,會嘔血昏厥,醒來後放聲大哭。但趙雲去世,諸葛亮僅是灑淚而已,是否厚此薄彼?

演義中的張苞,在第八十一回登場。張飛急兄仇造白袍,被範疆、張達所害,擅用丈八蛇矛的張苞,身著白袍銀鎧,向先主劉備請纓,願為徵吳先鋒,為父報仇。結果關羽次子關興趕到,二人為爭奪先鋒印,差點大打出手,被先主劉備喝退。劉備命二人結為兄弟,張苞長關興一歲為兄,二人折箭為誓,互相救護。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張苞

徵吳的前部正印先鋒官由吳班擔任,關興和張苞負責護駕,兩軍陣前,張苞坐騎被暗箭所傷,關興及時出馬,將吳將李異斬於馬下,救得張苞性命。鑑於戰事不利,吳軍節節敗退,孫權派使者程秉帶著張車騎的首級,並押著仇人範疆、張達,前往先主劉備處,希望和解。張苞手刃仇人,祭父之靈。

夷陵之戰,劉備被陸遜擊敗,關興張苞保護劉備突圍,身負重傷,卻遭遇吳將朱然所部,形勢萬分緊急。結果趙雲救駕,將朱然一槍挑於馬下,劉備和關興張苞,得以退守白帝城,保全性命。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張飛

趙雲在北伐時擔任先鋒,憑一己之力,力斬西涼大將韓德和其四子,結果在鳳鳴山中了夏侯楙的埋伏,在關興、張苞接應下得以成功脫險。諸葛亮南征北伐,張苞和關興,均是諸葛亮的得力干將,蜀漢青年將領中的俊傑。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諸葛亮和劉禪

建興七年四月,諸葛亮洞察司馬懿的軍事部署,提前襲破武都郡和陰平郡,將迂迴到蜀漢軍後方,打算襲擊的郭淮、孫禮包圍。郭淮、孫禮看到敵軍勢大,祁山地勢險峻,只能棄馬爬山逃命,張苞驟馬趕來,結果誤入山澗,頭面部傷損,被諸葛亮命人送回成都養傷。

之後,諸葛亮擊敗張郃、戴陵,準備擴大戰果,乘勝追擊司馬懿,沒想到成都傳來急報,稱張苞傷重而死。諸葛亮放聲大哭,口吐鮮血,昏決於地,從此得病,臥床不起,不理軍務,只能撤軍,將軍隊駐防漢中,自己回成都養病。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諸葛亮

諸葛亮聽聞趙雲亡故,放聲大哭。對張苞之死,卻吐血痛哭呢?趙雲戎馬半生,春秋已高,雖然亡故,但也算壽終正寢。而演義中的張苞,是諸葛亮的子侄輩,正值壯年,無論是武藝路數,還是作戰風格,頗有其父遺風。而且張苞還是蜀漢青年將領中,冉冉升起的新星。英年早逝,意外而亡,對惜才如命的諸葛亮打擊過於沉重。

而且諸葛亮為趙雲灑淚,為張苞吐血昏厥,在《三國志》和《華陽國志》中未曾記載,純屬小說家言,無需過分解讀。


三國名將之後,演義中蜀漢的希望,他意外身亡,讓諸葛亮吐血昏迷

張飛

但跟小說演義不同的是,正史上的張苞,雖是張飛張翼德的長子,但他並沒有上陣殺敵,建勳立功,也沒有跟關興結為兄弟,而是未及成年便亡故,留下一子名為張遵。

張飛去世後,其西鄉侯爵位由次子張紹承襲,張紹因其外戚身份,備受後主信任,鄧艾兵臨城下,張紹奉後主劉禪之命,開城門前往魏營遞送降表。在成都之亂保全性命,跟隨後主劉禪遷往洛陽,因歸降有功被封為列侯。

而張苞之子張遵,在後主時官拜尚書,跟隨衛將軍諸葛瞻和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等人,在綿竹守禦,抵抗鄧艾來襲。結果均為國捐軀,讓人感慨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