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張黎明

諸葛亮無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殫精竭慮,焚膏繼晷,忠心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死後,他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最重要的實際領導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將他描繪成一位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的軍事天才,讓他成為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雖不乏藝術的渲染和誇張,但基本的故事也還符合歷史事實。

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自然免不了後世對他的各種評價。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晉代著名的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說:“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意思是說,諸葛亮善於管理軍隊,治軍嚴整,但在運用奇謀妙計上卻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幹,優於當統帥的謀略;隨機應變的本領,不是他所擅長的。

的確,諸葛亮作為劉備最重要的助手,具有政治、軍事、外交等多方面的才能,但《三國演義》為了突出他的形象,在描寫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時,過於誇大了他的奇計異謀。

陳壽的評價無非是說,如果要將他行政管理才能與軍事指揮才能相比較,前者要大於後者。陳壽是史學家,他的《三國志》是嚴謹的史學著作,因而他的評價,應該是基於歷史事實的。

但《三國演義》屬於文學作品,它可以使用誇張、渲染的手法,只是使用時應該有限度,用得過了頭,則就難免產生虛假的意味。比如赤壁大戰前,所謂諸葛亮作法祭東風一節,就不光是文學性的誇張,簡直就是封建性糟粕了。所以魯迅先生在評價演義中的諸葛亮時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意思是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了。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跟隨劉備後的理政、治國、治軍、外交實踐及三國曆史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證明了“隆中對”的確是曠世奇策、千古絕唱,是中華謀略寶庫中的精華典範,從而使諸葛亮成為三國時期最有智慧的傑出戰略家。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可以說對於未來只有一個模糊的目標,但是卻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實現路徑,諸葛亮的“隆中對”對於他有撥雲見日、醍醐灌頂之效,他一下子眼前豁亮了起來。

按照諸葛亮既定的方針,劉備集團一步步腳踏實地進入豐饒的蜀地,終於以三方中最弱小的一方,取得了與曹魏、孫吳分庭抗禮的鼎立神話,這樣一個奇蹟應該說全賴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前確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但是,諸葛亮畢竟是人不是神,他有過人的智慧和能力,同時也有明顯的缺點和不足。

《三國演義》中將他描繪為軍事神人,其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他六出祁山全部大敗而歸。有人在分析諸葛亮的失敗原因時說:“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隆中對”中提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本來就兵力不足的劉備,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實施“隆中對”的副作用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吳偷襲得手,關羽為此還搭上了性命。因而認為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鎮守荊州,劉備進攻東吳,諸葛亮北伐中原,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經過數次北伐,僅有的兵力也便所剩無幾。所以“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雖然“隆中對”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但其正確的一面仍然是持肯定和讚許態度的。其“東聯孫吳,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應該是諸葛亮通過深入分析當時的天下形勢,抓住曹劉這一主要矛盾來制定的劉備集團的發展戰略,正是在這一正確的戰略方針指導下,通過赤壁之戰等多次戰役,劉備終於擺脫被動的不利局面,從而與魏、吳形成了難得的三足鼎立局面。

但這一正確的方針,未能在以後得到繼續貫徹執行,從而讓蜀國再次陷入被動。劉備派關羽鎮守荊州,由於關羽剛愎自用,沒有充分認識到孫劉聯盟的重要性,結果與東吳交惡,自己落了個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結局。

之後劉備又感情用事,起兵伐吳,徹底動搖了孫劉聯盟的根基,結果兵敗彝陵,讓自己也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寫道,諸葛亮兵出祁山,不料先鋒馬謖誤失街亭,致使前線大軍節節受困,情急之下,諸葛亮決定退守漢中。大軍盡去,諸葛亮身邊只剩了五千兵馬,退到西城縣搬運糧草。就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魏將司馬懿率十多萬大軍蜂擁而來。對此書中有如下描寫:

時孔明身邊別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運糧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眾官聽得這個消息,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隱匿;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語者,斬之!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以上便是著名的“空城計”,經演義如此富有張力地一描寫,再加上民間戲曲的推波助瀾,將諸葛孔明料敵如神、司馬懿智欠一籌的情景,渲染得無比生動,令人拍案叫絕。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空城計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戰術,即一方在兵員過少、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自己城內空虛,從而讓敵方產生疑慮,擔心城內有埋伏,因而不敢輕易進城。這種計策其實是一種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成功的關鍵,是雙方將帥都要相互瞭解對方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並且施計者技高一籌,通過迷惑對方讓其發生誤判。

諸葛亮之所以能使用空城計解圍,司馬懿之所以能輕易中招,奧秘全在於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多疑,所以才敢出此險策;司馬懿也知道諸葛亮謹慎,所以才斷定他必不會弄險。假設魏國的將領不是司馬懿,而是性情暴躁的夏侯淵或許諸,諸葛亮就無法使用這一計策,夏侯淵和許諸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先揮兵打進去再說。

從史料來看,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從未在任何戰役中使用過空城計。而且,此次為諸葛亮第一次兵出岐山,當時的對手並非司馬懿,而是張郃。演義的作者之所以將諸葛亮的對手設計為司馬懿,而不是真實歷史中的張郃,大概是因為司馬懿乃魏國著名的軍事家,其謀略智慧應該與諸葛亮不差上下。高手之間過招才更有看頭,而張郃屬於二流將軍,要與諸葛亮鬥法總體上不夠資格,於是,作者便讓司馬懿在此處代替張郃出場了。

蜀漢: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諸葛亮其實並不善計謀

雖說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從未使用過空城計,但有關空城計以及類似計策的使用,在三國時期有過多次。史料顯示,曹操、趙雲、陳登、文聘、程昱等都使用過空城計,其中趙雲使用空城計的例子,與諸葛亮的空城計情節十分相似。據《三國志·裴松之注》記載:蜀魏漢水之戰時,趙雲有一天率數十騎兵出營偵察敵情,正碰上曹操率大軍出動,狹路相逢。趙雲明知自己勢單力薄,不是曹兵對手,而且營中兵力空虛,難以抵擋曹操大軍。於是他命令部下主動攻打曹兵,邊打邊退。曹操率重兵追到趙雲大營門口,見守門哨兵如木偶一般站立著,營內靜悄悄的,不見一名士卒。曹操一向謹慎,懷疑這是趙雲的誘敵之計,斷定周圍肯定有伏兵,於是下令立即撤兵。一些研究者認為,這有可能是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素材,演義的作者要突出諸葛亮神奇的謀略,於是便移花接木,將別人的故事挪用到他身上。

其實,撇開演義文學性的虛構和誇張,如果這樣的空城計發生在真實的歷史中,作為一代政治家、軍事家的司馬懿,未必就會真上諸葛亮的當。對諸葛亮的總兵力和大概部署,想來司馬懿不會心中無數,一座小小的縣城,即使“十面埋伏”,充其量也不會超過一二萬人,如何能抵擋住魏國的十多萬大軍?然而結果卻是,司馬懿一路風風火火地追來,最後是一箭不放而退避三舍。這樣的情形其實也讓讀者疑竇叢生,司馬懿會不會是將計就計或假裝“中計”,有意放諸葛亮一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