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市民驛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濉溪縣“市民驛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年近八旬的陳若時是淮北市濉溪縣交通運輸局的退休老黨員,最近出現在濉河公園附近的“市民驛站”引起了他的注意。每隔大半個月,陳老就跑到這裡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書,順便把他從《人民日報》上摘錄的內容帶過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看到祖國日益繁榮昌盛,我用手抄的特殊方式記錄下這個美好時代,正好藉助‘市民驛站’這個平臺,把黨的惠民政策傳遞給黨員群眾,我很欣慰,也很高興。”陳若時感慨道。

濉溪縣“市民驛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濉溪縣委政法委本著“群眾到哪裡,服務就延伸到哪裡”的理念,結合工作實際,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把澮河路大橋橋南、原先濉河公園裡閒置的小木屋改建成了“市民驛站”,為來往市民提供一個“散散心、歇歇腳,喝喝茶、聊聊天,看看書、充充電”的場所。

據濉溪縣委政法委工作人員張雨凡介紹,“市民驛站”分上下兩層,內部設置40多個座位,並配有電視、書籍、報刊。在這裡,市民可以免費品嚐本縣特色的“臨渙棒棒茶”,閱覽法律、經典名著、經濟社會、養生、兒童繪本等書籍報刊,觀看紅色經典電影、掃黑除惡、反腐倡廉等題材的宣傳片。每逢週末,“市民驛站”還免費提供少兒繪畫、書法等藝術培訓,讓少年兒童在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同時,增長知識、拓寬視野、陶冶情操。

濉溪縣“市民驛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為了拓展“市民驛站”服務功能,將服務功能最大化,濉溪縣委政法委還組建了宣講隊,年過九旬的譚建中就是其中一位宣講員。1928年出生的譚建中是濉溪縣醫院離休幹部。離休之後,他參考醫學資料,摸索出一套適合中老年人防病健身的“自我保健歌”,這套歌訣不僅受到中老年的青睞,還引起省內外許多中醫推拿專家的關注。譚建中說,隨時需要隨時可以前往“市民驛站”向中老年朋友傳播健康知識,進一步提高大家的健康觀念和防病意識。

濉溪縣“市民驛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濉河公園每天人流量可達萬人次以上,特別是傍晚和週六週日,是市民散步休閒、鍛鍊身體的主要時段,‘市民驛站’開放時間常常延長到晚上八點多。”張雨凡說,“市民驛站”還專門設置了意見箱,市民對政法信訪單位、對黨委政府提出改進工作意見建議或者“市民驛站”需要增設相關服務功能時,可以通過意見箱或者意見箱上的二維碼,在線下線上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工作人員會及時收集彙總,並向有關部門反映。

當前,“市民驛站”可以免費提供法律諮詢、茶水服務、書報閱覽、視頻展播、物品寄存、手機充電、藝術培訓、應急救助、文藝演出、雨具租借等十項便民服務,自8月份建成以來已服務來往市民5000餘次,成了新時代為民服務的窗口、政策宣傳的陣地、理論學習的場所、文藝演出的載體、民意收集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