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東北民風特別彪悍,是不是一言不合就打架?”

“額....我沒打過....”

“東北人為什麼喜歡穿貂?”

“輕便又暖和,誰穿誰知道!”

“東北男人會不會打老婆?”

“打老婆?你是不是對東北妹子的戰鬥力有什麼誤解!”

“東北菜不就是亂燉嘛,是不是特難吃?”

“啥玩楞?”

達瓦里希,你難道沒聽說過鍋包肉嗎?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鍋包肉


說到東北菜,一般人想到的就是“分量足、做工糙”,此言不虛。相較於南方菜的精緻,東北菜沒有絕妙的刀工、複雜的工藝,更沒啥所謂的高檔食材

東北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實在”:

在東北人看來,小碗小碟是上不得檯面的,能用大碗盛絕不用盤子;口感一定要充實,清淡是不可能清淡的,這輩子是不可能清淡的。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用我爸的話說,鹹?那就多喝水!

好吃不好吃暫且先擱一邊兒,重要的是一定要“管飽兒”。所以去東北吃飯,東北人一般不會問“好吃不好吃”,而是“吃飽了沒?”

不過,要讓東北的年輕人們說出令自己魂牽夢縈的東北菜,絕不是炒冷麵、土豆燉豆角、豬肉燉粉條和地三鮮,而是鍋包肉。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鍋包肉講究口感酥脆、色香俱全:

帶著褐色焦糊點的炸肉片,配合著香菜、切碎的蔥花、胡蘿蔔丁為點綴,趁熱夾起,咬下去一定是酸、甜、肉香充盈於口中,回味無窮。

檢驗一家東北菜館正宗與否,只需看一樣,那就是鍋包肉。


鍋包肉這道菜,始創於光緒年間,出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瀛的旗人廚師鄭興文之手,是真正意義上的“官宦世家出身”。

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結識了不少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因為應酬,他經常出入酒肆茶樓,不知不覺便痴迷於烹飪技術。

相傳他每嘗一道新款菜餚,必去廚房向廚師討教,直到研究透徹方肯罷休,後來便有了“鄭一品”的綽號。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鄭興文

後來,他想方設法進入恭王府,開啟了烹飪宮廷菜的學習之路。學成之後,便在京城經營起了飯店生意。

他將各種菜系融會貫通,取其精華,日趨完善,並在他自己經營的老廚家真味居飯店不斷實踐,終於形成自家風味。

其中,以配合京魯風味的焦燒肉條最為出名:選用精瘦肉,掛硬糊,炸烹而成,外焦裡嫩,鹹鮮酥脆,色呈金黃。

這道菜餚迅速風靡各大酒樓,成為京城名菜。

後來,由於徒弟誤將荷包蛋上給了太監,飯店不得不選擇停業。究其原因,太監忌吃荷包蛋,認為荷包蛋是對去勢閹人的侮辱。

1907年,他輾轉到了哈爾濱,當上官廚,給道臺杜學瀛料理膳食。因為與俄羅斯接壤,因此道臺府經常會宴請國外賓客,其中以俄國客人居多。

由於客人喜歡甜酸口兒,杜學瀛就命鄭興文變換菜餚口味。鄭興文也不含糊,他將鹹鮮口兒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

把原配料的蔥、姜、蒜換成水果鐵鍋燒熱,急火快炒,湯汁淋到鍋裡,浸到肉裡。相比於一般菜餚講究色、香、味、型,這道菜還要加個“聲”——咀嚼時,能發出類似於吃爆米花時的那種“咔、咔、咔”的聲音,講究酥脆俱全。

這道菜,便有了“鍋爆肉”的美稱。

因為俄國人發音不標準,把“爆”讀成“包”,日子久了,就成了“鍋包肉”。

而哈爾濱,便成了鍋包肉的起源地。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哈爾濱

插個題外話,簡單說說哈爾濱: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光緒年間,便已成了華洋雜居的國際化都市,後來更有著“東方小巴黎”的美譽。當你徜徉於中央大街之時,依舊可以看到規模龐大的俄式小洋樓和高鼻深目的外國人。

更重要的是,哈爾濱的妹子都特漂亮。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哈爾濱的妹子,該出手時就出手,千萬別含糊。


1911年,清政府在奉天(今瀋陽),召開了由12個國家出席的萬國鼠疫研究會,表彰以伍連德為代表的中國醫生,打贏了鼠疫這場硬仗。

曾任黑龍江道臺的外務部大臣施肇基,點名鄭興文赴奉天主持會議飲食。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施肇基

鄭興文制定了一箇中西合璧的菜譜,共安排了340個品種的菜式,餐餐不重樣,令各國與會代表讚不絕口。

鍋包肉嶄露頭角,首次揚名與世界

除了給伍連德醫生頒發了“鼠疫鬥士”的匾牌以外,清政府還特意給鄭興文頒發了“濱江膳祖”的匾牌,以示嘉獎。

西安事變前,東三省歸張氏家族管轄,很多道臺府裡的菜,都是禁菜、私菜。“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很快便佔領了黑龍江,一些民間工藝、美食菜譜逐漸外流,鍋包肉也開始在哈爾濱以及外部流傳。

鍋包肉傳到遼寧後,在傳統的製作環節加入了番茄醬元素,減少了其原有的香酥金黃屬性,使其外觀像極了哈爾濱的“櫻桃肉”。

即便到了今天,在一向以團結著稱的東北,也能以

“鍋包肉到底是什麼味道的”而引發“內鬥”。


鍋包肉主要分為哈爾濱派、遼寧派和赤峰(內蒙)派。

赤峰派鍋包肉,肉片更薄更脆,澆汁以醬油和蒜末為主,是如假包換的鹹口。在東北人看來,這種鍋包肉與溜肉段無疑,是“修正主義”鍋包肉。因此一直處在鄙視鏈的最底層。

不過在內蒙古人民看來,我就喜歡吃鹹口的,咋地吧,不服在酒桌上比劃比劃?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內蒙古名酒“悶倒驢”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這裡主要哈爾濱派和遼寧派:

哈爾濱派

鍋包肉,無疑是哈爾濱人的驕傲。倘若有人膽敢對哈爾濱鍋包肉評頭論足,他們一定會說,創始人都是我們的,還想咋地?

在哈爾濱人看來,其他的派系統統是“異端”。

哈爾濱派鍋包肉,主要分為兩個支系:水果派和糖醋派。

水果派就是最原始的鍋包肉:

具體做法就是取上等豬裡脊肉,掛硬糊,入油炸,不放蔥薑蒜,用黃桃等水果代替,使之外焦裡嫩,色呈金黃,酸酸甜甜,還有股清新的果香。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水果派鍋包肉

傳承至今的哈爾濱派主流鍋包肉,正是糖醋派。糖醋派的做法,是鄭興文的長子鄭藝林於1922年改良而來的:

他將水果配料去掉,添加薑絲、蔥絲、蒜片、香菜,保留酸甜口,以酸為主、甜為輔,保證口感酥脆。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糖醋派鍋包肉

這裡有一個要點,製作過程中用米醋或者白醋,切忌用老陳醋。

上桌時,食客離老遠便能聞到濃郁的醋味。金黃的肉片配合著香菜、蔥絲、薑絲和胡蘿蔔丁,外焦裡嫩,酥脆酸甜。

第二個要點:鍋包肉一定要趁熱吃!

遼寧派

事實上,“異端”的遼寧派鍋包肉,要比“正宗的”糖醋鍋包肉出現得更早。

前面提到過,在瀋陽舉辦的“萬國鼠疫研究會”,鄭興文是廚師長。因為涉及所謂的國格,在充分考慮到外觀的需要下,他特意將“烹汁”改為“熘汁”,並添加了番茄醬,使之色澤更為動人。這便是遼寧派鍋包肉的原型。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遼派鍋包肉

這一改良手法,經過遼寧廚師的不斷微調,形成了新的遼寧做法——不放糖醋汁,用番茄醬上色和調味。

當然,哈爾濱同學可能會戲謔地說,遼寧廚師之所以選擇用番茄醬,就是懶得挑酸甜口的澆汁而已。


總的來說,鍋包肉是中西合璧的菜餚,甚至還贏得了一個非常拉風的名字:法式糖漿風情軟炸香豬排。

從道臺府的首廚鄭興文始,到鄭家的老廚家餐館,鍋包肉已經傳承了四代人,更見證了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榮辱興衰。

2014年12月,在哈爾濱老廚家餐館,經歷了百年傳承的鍋包肉,以“鄭大廚”、“杜道臺”和“瓦西里”3個Q版形象亮相。這三個Q版形象,分別代表了創始人鄭興文、道臺府首任道臺杜學瀛以及俄羅斯人的形象。

按照互聯網圈的說法,鍋包肉已然被打造成了真正的“IP”。

鍋包肉,東北人永遠的鄉愁

鄭大廚”、“杜道臺”和“瓦西里”的3個Q版形象亮相


一個彩蛋

哈爾濱的妹子,真的都很漂亮。如果遇到了,務必要早下手,千萬不要心慈手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