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延安

先秦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延安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距今約3萬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晚期智人,又稱新人,生活在5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古人類(1萬年以來的人類稱為現代人,但也屬於晚期智人的一種)“黃龍人”生息。

注:1975年,陝西黃龍縣修建堯門河水庫時,在壩地北側的徐家墳山南坡取土時發現了人類頭蓋骨化石(公社社員趙明福採得)。

1987年秋季,在子長縣欒家坪鄉龍崗寺臺、安定鎮寨關山,延川縣禹居鄉和賈家坪鄉,安塞縣沿河灣鄉縣南溝等地,相繼發現了細石器。其中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鏃、尖狀器等。)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被後世人尊稱為“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歷史上的延安

椐史料記載,夏朝,延安市屬雍州。

約在前13世紀,延安屬獨立的方國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這是迄今所知延安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文字記載。

西周初期,延安仍為鬼方之域。周康王在位時,曾兩次命盂率軍征伐鬼方。據小盂鼎(康王二十五年物)銘文記述,盂攻鬼方得勝,俘獲13000餘人。此後,鬼方銷聲匿跡。其中一部分被融合於華夏族,一部分被迫北遷,還有一部分成了以後分佈在陝北、晉北和太行山東西兩側的狄人的祖先。

在周康王伐鬼方之後,延安一帶成為犬戎和獫狁的領地。周夷王曾命虢公攻太原(約在今甘肅平涼一帶)之戎。虢公季子白與獫狁在延安西南的洛水北岸作戰獲勝。但在周宣王統治後期,周王朝對獫狁的作戰卻總是敗績。

春秋早期和中期時,延安為白狄族所佔據。這是一個以遊牧業為主兼營狩獵業的少數民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晉文公重耳曾被迫流亡到白狄達12年之久,居住在今延安一帶。

戰國,延安大部屬魏國。《史記·秦本紀》載:“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又稱,秦惠文王七年(前300年)。秦帥公孫衍敗魏軍於雕陰(今富縣與甘泉交界處),斬首8萬餘,俘魏將龍賈;秦惠文王八年,魏納河西地予秦;十年,魏納上郡15縣(今陝北宜川、延安一帶)予秦。延安始屬秦。

秦昭王三年(前304),秦國在陝北置上郡,設郡治於膚施(今榆林市魚河堡一帶)。在此前後,秦在延安一帶置高奴縣。縣治設於延安城東2公里處,延河北岸的尹家溝。這是延安築城之始,其城垣至今猶存。

秦漢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秦漢時,延安屬上郡(郡治膚施,今榆林市南)。秦統一六國後,大將蒙恬統兵30萬北擊匈奴,後又監修長城和秦直道。漢武帝時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陝北等地農業經濟空前發展,被譽為“新秦中”(意為富庶如關中)。漢虞詡《奏復三郡疏》有“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描述。

漢武帝時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陝北等地農業經濟空前發展,被譽為“新秦中”(意為富庶如關中)。漢虞詡《奏復三郡疏》有“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描述。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說:“高奴縣有洧水(延河的一條支流),肥可燃。”這可能是迄今所知中國古代最早的關於石油的文字記載。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三國,延安為羌胡所據。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其在延安城東修築豐林城(今寶塔區李家渠鎮周家灣村)。宋代沈括曾考察該城,謂之堅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利於戰守,讚歎“赫連之城,深為可法也”。

西魏,設東夏州,領遍城郡、朔方郡、定陽郡、上郡;設北華州,領中部郡、敷城郡。

隋唐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見於《隋書》。《地理志》雲:“延安郡後魏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置總管府,開皇中,府廢統縣十一,戶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九。膚施大業三年置延安郡,有豐林山豐林後置魏,曰廣武及遍城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豐林,大業初又並沃野縣入焉魏平後魏置,並立朔方郡,後周廢郡,並朔方、和政二縣入焉金明有治官,有清水臨真有西魏神木郡、真川縣,後周廢郡,大業初真川入焉延川西魏置,曰文安及置文安郡,開皇初,郡廢,改縣為延川延安西魏置,又置義鄉縣,大業中,廢義鄉入焉因城後魏置,後周廢,尋又置義川西魏置汾州、義川郡,後改州為丹州;後周改縣為丹陽,開皇初,郡廢,改縣曰義川,又廢樂川郡入;大業初,州廢,又拔雲巖縣入焉汾川舊曰安平,後周改曰汾川,大業初,廢門山縣入焉咸寧舊曰永寧,西魏改為太平,開皇中改為咸寧。”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 改延州為延安郡,郡治設膚施縣城,即今延安東關故城。

隋煬帝大業十年(614)五月,延安人劉迦倫起兵反隋,自稱皇王,建元大世。劉迦倫義軍擁眾10萬,並且與散處陝北各地的稽胡族民眾互為聲援,一時之間,關中震動。隋煬帝命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為關內討捕大使,進剿義軍,劉迦倫和義軍將卒1萬餘人戰死。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延安郡為延州總管府,領膚施、豐林、延川三縣,管南平、北武、東夏三州;改上郡為富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富城六縣。

杜甫避亂延安:安史之亂爆發後,寄居於白水縣的杜甫也攜妻帶子,北上到鹿阝州(今富縣)羌村(今岔口鄉大申號村)。期間,寫下許多美好的詩篇,如《北征》、《羌村三首等》,千古流傳。杜甫在羌村的故居,尚有摩崖石刻“少陵舊遊”。延安城南七里鋪有杜公祠,歷代多有修葺。

延安的標誌和象徵——寶塔建於唐朝末年,現為明代建築,高四十四米,共九層,為八角形樓閣式磚塔。塔內有階梯,可登塔頂一覽聖地全貌。

遼宋夏金時期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宋代,屬永興軍路,設延州、富州、丹州、坊州。這一時期,宋與西夏戰事頻繁,宋代名臣龐籍、範雍、韓琦、范仲淹等在此禦敵。

慶曆元年(1041),設鄜延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六月,沈括被任命為知延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在延州任上,十分注意鞏固邊防,多有建樹。他還進行了古生物化石的考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對化石進行考察記述的人。他還對延安的石油進行了科學考察,並親自實踐把石油用以制墨,名之為“延川石液”。沈括還第一次提出了“石油”這一名稱,被後世所公認,併科學地預見說:“此物後必大行於世。”(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帷幕皆黑。餘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於世,自餘始為之。——《夢溪筆談》)

宋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州為延安府。

金置彰武軍部管府。金夏在保安軍(今志丹)置榷場互市。

元明清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元朝改設延安路,隸屬於陝西行省。

明改設延安府。明末陝北農民爆發大起義,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領袖縱橫延安南北。

清仍設延安府。順治年間領三州(富州、綏德州、葭州)16縣(膚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長、清澗、洛川、中部、宜君、米脂、吳堡、神木、府谷)。

雍正年間,三州歸省直隸,府領8縣(膚施、安塞、甘泉、安定、保安、宜川、延川、延長)。

乾隆年間,又增領定邊、靖邊二縣。

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義軍和西捻軍張宗禹在延安境內反清,左宗棠率湘軍入境剿撫。最後一支捻軍武裝袁大魁部在永寧山被鎮壓,捻軍運動在中國最後失敗。

清末,清政府設延長石油官廠,在延長縣鑽成中國大陸上第一口油井。

民國時期

歷史上的延安

民國二年(1913),本境屬榆林道;民國17年(1928),撤道,各縣由省直轄。

1926年初,李象九、謝子長等創建中共宜川軍隊第一、第二特別支部;春夏,陝西省立第四中學(延安)建立中共延安特別支部。是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組織。

20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等在延安境內開展武裝鬥爭,創建陝甘邊和陝北兩個革命根據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長征到達吳起鎮。1935年11月,稱陝甘省和陝北省。1937年9月,陝甘寧邊區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隸於邊區政府。

1942年始置吳旗縣,屬三邊分區。同年11月,設延屬分區,1月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市及延安、富縣、甘泉、志丹、安塞、子長、延川、延長、固臨10縣(市)。

1948年1月,陝甘寧邊區設黃龍分區,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等10縣;次年2月,增轄富縣。1949年5月,撤延屬分區,設陝北行政區,衛北行政公署駐延安,轄榆林、三邊、綏德、黃龍4個分區及延安、延長、延川、子長、安塞、志丹、甘泉7個直屬縣。

新中國

歷史上的延安

1950年5月,撤銷陝北行政公署,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延長、安塞、志丹、吳旗、甘泉、富縣、洛川、宜川、黃陵、宜君、黃龍12縣。同年10月,改稱陝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

1955年5月,又改稱陝西省延安專員公署。1956年10月,延川、子長劃歸延安專區。1964年,鄜(fu富)縣改稱富縣。

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次年9月,延安專區改稱延安地區。

1970年延安縣析置延安城區(縣級),1972年,延安城區改稱延安市。全區轄1市14縣。1975年8月,延安縣併入延安市。

1978年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延安地區行政公署成立。

1983年9月9日國務院國函字187號批覆:宜君縣劃歸銅川市。

1996年11月5日國務院國函84號批覆,設立地級延安市,市轄寶塔區、安塞縣、黃陵縣、延長縣、志丹縣、洛川縣、延川縣、甘泉縣、黃龍縣、子長縣、富縣、宜川縣、吳起縣等13個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