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榜·現場丨任澤平:中長期來看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風雲榜·現場丨任澤平:中長期來看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風雲榜·現場丨任澤平:中長期來看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

11月29日,由和訊房產主辦的第十七屆財經風雲榜第十屆地產金融創新峰會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6層正式舉辦,本屆主題為“敬畏於心·無畏於形,2020 呼喚地產文明4.0”,會上,著名宏觀經濟學家、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發表題目為《2020宏觀經濟趨勢展望》的演講。

风云榜·现场丨任泽平:中长期来看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對未來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判斷。

什麼叫成長呢?國家的轉型,一個人的成長一定是經歷陣痛的,所有的生物界的蛻變、鳳凰涅槃以後就長大了,國家也是如此。我認為我們現在中國經濟處在一個這樣的轉型期。下面我講一講對未來經濟形勢的看法。

對宏觀經濟形勢,中長期來看,我認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改革開放40年,我們度過了黃金的四十年,中國過去四十年發生了什麼,我跟諸位講一下。中國過去四十年,1978-2018年,中國GDP增速年均是9.5%,我說的是實際增速。如果我們加上價格因素,年均是14%左右。什麼概念呢?我們國家高速增長,為每個人提供的宏觀上的資產回報率14%左右。

1978年中國城鎮化率比印度都低,17.92%,不到18%。但是今天中國城鎮化率60%,已經遠遠超過印度了,印度是不到40%。我們人均GDP在 1978年比印度還低,還有比那個低谷還低嗎?現在中國人均GDP是9700美元,再過五年,只要不犯大錯,我們人均GDP就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這就是我們取得的成就。但是回顧過去這些年,我們一帆風順嗎?顯然不是。在中國這片廣闊的投資沃土上,沒有任何理由去看衰,因為每天都在給我們提供了驚心動魄的創業機會。

談到房地產的時候,我現在特別擔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房地產一半是金融,一半是製造業,房地產也是實體經濟。過度放鬆和過度收緊都是錯的,房地產也是製造業,大的房企都是高端製造業,所以應該客觀、專業、冷靜的來看待房地產這事。這是我的呼籲。

我今年還有一個觀點,最近大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我們的PPI創了新低,負的1.6%,通縮。但是我們豬價推動了CPI高達3.8%的增長,所以你會發現歷史上很少出現,我們的工業品價格和社會品價格出現瞭如此大的不同。有人認為是通脹,所以應該加息。有人認為是通縮,所以要降息。我的觀點是通縮,拿掉豬以後都通縮,不能為了一頭豬犧牲整個中國國民經濟,所以我認為該降息了。這是我的觀點,6到8月份爭論比較激烈,8月份以後,央行連續三次降息。

我們對貨幣政策的建議是,不要大水漫灌,也不要過度收緊,迴歸中性、穩健就可以,目前來說我們的貨幣政策還是有點緊,尤其是做企業的人,應該都有明顯的感受。

對於明年2020年的政策,我出的建議是要適當降息、降準之外,還有一個建議是大規模減稅降費和大規模基建。這時候一定要減稅降費,中央要給地方空間。這是我對財政的第一個建議。

第二個建議,對於人口流入的城市群、都市圈和區域中心城市,可以進行適度超前的大規模基建,而且對地方

政府不要搞終身追責制,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國。

現在來看,比如中國現在城鎮化率是60%,發達國家城鎮化率是85%,所以唱空中國的城鎮化,包括唱空我們的房地產,都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中國城鎮化還有20年,中國房地產還有20年的空間。這個行業沒有問題的。很多人動不動講,我們跟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日本很相像,崩了以後,失去20年。就是這些觀點特別能引發別人的焦慮,但是都經不起推敲。中國現在能跟90年代的日本比嗎?90年代初,日本的城鎮化率都90%多了。而且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已經沒有任何空間來消化它的問題了。

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和城鎮化率大致相當於日本的什麼階段呢?日本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家看看70年代初以後日本發生了什麼,就是中國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推動新的一輪改革開放的話。

我覺得這是我對短期經濟形勢的看法,長期來說,根本的出路在哪裡?毫無疑問是改革。

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途徑,40年高速增長以後,未來大約5%左右的速度,如果能再增長15年到20年,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提出新5%比舊8%好,經濟L型、新週期的猜想,如果能夠推動新的一輪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潛力巨大,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跟大家講幾個數據。2018年中國人均GDP9700美元,是美國的1/6,巨大的差距意味著巨大的潛力。中國城鎮化率60%,發達國家都是80%以上,中國城鎮化還有巨大的空間。中國有14億人,美國是3.2億人,全球77億人,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做生意其實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因為你面臨的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你佔有了這個市場就是世界的巨頭。

我以前在金融機構服務的時候,當時和董事長一塊去韓國和人家談生意,談完以後,董事長問我有什麼感受?我說感受是好像跟人家談的生意很小,因為韓國只有五千萬人。我們的金融農民工在咖啡館裡談的生意都是幾個億,為什麼?因為我們市場夠大。因為我是原來做分析師,也做所長,中國分析師的薪資水平超過韓國、日本,雖然它們都是發達經濟體。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背靠龐大的市場。

中國每年有800萬的大學畢業生,非常優秀,而且中國的創新創業活力也非常好。我們GDP只有6%,我們傳統行業只有個位數增長,但是中國互聯網行業30%的增長。如果說你站在傳統行業來看這個世界,那你是悲觀主義者,但你如果站在新興行業來看中國,那你就是樂觀主義者。很多人抱怨中國的創新創業環境差,事實告訴你,中國的創新創業環境非常好,市場空間大。而且中國的監管實際上是很寬容的,搞得好的比如移動支付等等。但是在歐洲、日本為什麼移動支付發展不起來,我們互聯網+、移動支付都搞得非常好,

一部手機吃喝玩樂全解決了。但是歐洲、日本不可想象。因為在這些傳統西方國家,工會力量太強,阻礙了他們創新,還要工會之間協調商量,商量完中國已經搞出來了。這是不一樣的。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深信市場經濟的理念已經在這個國家紮根,我們深信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展現了推動改革的勇氣和決心,經過改革轉型之後的中國經濟前景,將更加光明。

謝謝!

风云榜·现场丨任泽平:中长期来看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