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根治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頑疾”

(速新聞記者 史偉) “以往村莊不僅環境‘髒亂差’,各種矛盾糾紛突出,村民意見也多。”回憶過去,沭陽縣沂濤鎮謝莊村76歲的村民謝中利說。現如今,整潔的道路、潔白的牆壁、秀美的公園與村民們的笑臉,構成了一幅美麗圖景。

自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宿遷各地因村施策、找準癥結,為農村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補短板、強弱項,抓制度促規範治“散”、抓班子強隊伍治“弱”、抓發展增後勁治“窮”,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強起來,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轉化升級。

宿迁根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顽疾”

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首要任務就是“找準病灶”,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去年11月到任謝莊村黨支部書記的張茂中,通過召開黨群見面會和走訪農戶收集意見,開展以“走向黨員、走進農戶”為主題的走訪活動,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到群眾中尋找改進工作的“源頭活水”。

在摸清村情民意基礎上,張茂中帶領村組幹部,與村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現場規劃一條多數村民滿意的路線,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僅用一個多月,謝莊村就新鋪好3段總長1076米、寬2.5米的水泥路,村民們因此告別雨天出行一腿泥的歷史。鋪路、修渠、疏通主幹道下水道管、安裝路燈、發展高效農業、改擴建黨群服務中心……村裡的民生實事一件接著一件幹,謝莊村由“軟弱渙散村”變身“美麗鄉村”。

“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互唱對臺戲……”這曾是宿城區龍河鎮沈橋村村幹部的真實寫照,整體呈現不謀發展、不幹實事、搞內耗現象。自從“80後”新村幹沈劍被任命為村黨支部書記以來,認真規範落實“三務”公開制度,與村“兩委”班子其他成員坦誠交心,共同商量決定村裡的重大事項,挨家挨戶走訪村民,排定急需解決的十件實事。

村幹部不團結、村集體收入少、信訪矛盾較多……如何讓基層黨組織從“人心渙散”到“團結實幹”?龍河鎮以建強組織、服務基層、鞏固成果為目標,紮實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工作,推進沈橋村轉化提升、晉位升級。

沈橋村靠近鎮區,通過出租土地獲得集體收入,這曾是該村唯一的集體收入。針對軟弱渙散村經濟發展滯後問題,為增加集體收入、強村富民,沈橋村成立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廣泛開展公共空間治理……從原先的“單一收入”實現“多項開源”,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針對信訪矛盾較多的問題,宿城區將沈橋村作為全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示範點,紮實開展主題教育,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引導黨員關心主動參與村居事務,改變“事不關己、各掃門前雪”的狀況,共同維護村居和諧穩定。

宿迁根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顽疾”

村裡多項工作得到了落實,村民的呼聲得到了回應,沈橋村在全鎮的月度考核中也由三檔村居躍升為一檔村居,村“兩委”班子逐漸變成了團結實幹的團隊。現如今,村民心順了、村幹部團結了、集體經濟增收了,沈橋村從“軟弱渙散”到“後起之秀”,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後勁和活力。

制定“一村一策”整頓方案,認真落實“四個一”舉措……針對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問題,宿遷經開區黨工委全體黨員幹部到全區32個村居開展排查。針對南蔡鄉長莊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問題突出,宿遷經開區堅持黨建為根,持續強化政治引領,與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當好基層主心骨同步,認真開展主題教育,全力解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問題。

長莊村黨支部重點培養本土優秀村幹部作為後備書記人選,切實加強黨支部班子建設;實施“矛盾化解百日攻堅行動”,成立信訪工作小組,聘請老黨員、老幹部、鄉賢代表參與,對重點上訪戶一對一開展工作,集中化解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和信訪矛盾;重建修復12座橋涵溝渠,實施村內60盞路燈“點亮工程”,大力推進長莊村南長路兩側花壇綠化工程和西堤組雨汙分流處理工程,努力打造“美麗鄉村新長莊”。

宿迁根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顽疾”

“村幹部的工作作風大有改善,大家提的不少意見得到及時解決。”“服務意識增強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升了。”長莊村村民聊起如今的村“兩委”讚不絕口。

新村幹帶來活力,黨群服務中心吸引人氣,黨群議事會、“廣場夜談”暢通溝通渠道,多項開源增加村集體經濟……“望聞問切”“對症下藥”打出“組合拳”,建強了基層黨組織,也推動了鄉村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

宿迁根治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顽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