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去故宮看一場冬日的雪景。

故宮的冬,

平緩而優雅,

靜謐而安詳,

時光倏忽而過,

最美是這紫禁城。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日月盈昃,

時移世異。

光影流轉間,

韶華難留。

移步換景中,

一門一柱一窗一簷一轉角......

隨時感受故宮靜謐之美。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深紅色的宮牆,

金黃色的琉璃瓦,

千變萬化的斗拱,

造型各異的角獸

……

在故宮,

每一根木樁都記錄著一段日子,

悉心地保護著這裡的歲月和故事。

一夜飛雪,

紫禁城便穿越回了

六百年前。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白雪鑲紅牆,

碎碎墜瓊芳。

看飛雪中的碧瓦飛甍,

雕樑畫棟,

領略穿越數百年的厚重與靜美。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洋洋灑灑,

飛白點染,

宮城如畫。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玉樹瓊枝,

一見傾心,

一念經年。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深秋時候,

城牆下的柿子樹結果了。

橘色小燈籠掛了一樹,

透著紅火好日子。

被雪這麼一蓋,

更顯紅白分明,

極討人歡喜。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如果生活一日日都是素白,

永遠波瀾不驚,

似乎少了些意趣。

要是一眼望去,

從這素裹的銀白中迸出幾點鮮紅,

反倒萌出生機無限,

甚至讓人內心微顫,

由此設想出更多更好的自己和明天。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這雪中宮城,

江山無限,

獨此一景,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站在紅牆下,

聆聽飛絮窸窣,

花開花落。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故宮 · 新年

宮裡過大年,

該是個怎樣熱鬧的場景呢?

《年將近,說說宮裡的年味兒》

作者/周利楠


以前的人們,一年之中最盼望的就是過春節了。一進臘月,大家就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氣氛中。尋常百姓人家開始裁新衣、祭灶、置辦年貨。臘月三十,遊子歸鄉,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大家圍坐在桌前,吃著豐盛的大餐,歡聲笑語,享受難得的熱鬧與溫馨,等待著新年鐘聲的響起,期盼著那一盤象徵富貴、團圓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孩子們拿著紅包喜笑顏開,歡叫著去放鞭炮。這一夜註定充滿歡聲笑語,吉祥安康。大年初一一早,出門見面,鄰里相互拜年,和諧融洽。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清乾隆 乾隆雪景行樂圖軸(局部)

宮中的皇帝與尋常百姓一樣,也要用穿衣、吃飯及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表達“過年”的歡娛心情,但是,每一項活動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宮廷過年,奢華高調,異彩紛呈。 

在農曆臘月三十日的尾巴,這“一年連雙歲”的時刻,皇帝要鄭重地穿上明黃色、通身以金線和綵線繡九條金龍和十二章紋樣的吉服——龍袍,不僅色彩斑斕、喜慶熱烈,更有寓意國家昌盛、“萬世昇平”及皇家子孫萬代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另外,吉服龍袍之外還要套袞服,頭戴吉服冠,胸前掛朝珠,腰繫吉服帶,腳蹬皂靴。穿戴齊整,自然而然透露出一股皇家的華貴與威嚴來。俗話說“過新年穿新衣”、“人靠衣裝”,在這喜慶祥和的日子,一身吉服的皇帝算是給自己,也是給江山社稷未來的一年開了一個好頭。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明黃緞繡雲龍紋朝袍清乾隆故宮博物院藏 圖 / 視覺中國

清宮新年的第一餐,和尋常百姓家庭一樣,也要吃餃子,皇帝對此極為重視,不僅要吃餃子,還講究餃子的餡心及吃餃子時的儀式。清代早期宮廷除夕夜講究吃素餡餃子,除夕晚上辭舊迎新瞻拜禮儀之後,皇帝就要到乾清宮東側的昭仁殿東小屋吃煮餃子。

宮裡過節自然少不了熱熱鬧鬧的家宴。除夕、元旦家宴是皇帝與后妃女眷、親王、皇子等分別舉行的團圓宴,要嚴格遵守禮儀程序進行,上多少道菜品、所用餐具的質地顏色規格、筵宴開始之後的奏樂和行禮、與宴人員座次排列等等,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不得僭越。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另外,菜品雖多,卻也不能放開大快朵頤,這樣有失體統。總之,雖為家宴,並不似尋常百姓之家的過年宴席上可以一飽口腹之慾,形式、禮儀更重於食慾。

宮中除夕夜也有守歲的習俗,這時候皇帝就要來點兒“夜宵”了。各宮要擺吉祥盤、消夜果盒,精美的漆木盒子層層疊疊,裡面俱是乾鮮果品,擺出吉祥圖案,既可觀賞又可解饞。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百姓人家過年,放鞭炮、逛廟會、看節目,宮裡的皇帝也有自己獨特的娛樂活動。當然,有些活動是儀式性質的,為來年討個吉利;有些則文雅、平淡一些,要的是吉慶祥和的氛圍。

除夕夜過,便是子時,新的一年開始,在這新月、新日、新時,皇帝會身穿冠服,到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前就坐,親手點燃玉燭長調,把屠蘇酒倒入金甌永固杯,手握萬年青筆,書寫新年的第一筆——“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等吉祥語,這就是“明窗開筆”儀式。然後飲屠蘇酒,以除瘟疫,強身健體。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正月初二至初十,擇一吉日,皇帝要和能詩作賦的王公大臣舉行飲茶作詩的活動。茶宴時,皇帝坐重華宮正殿,王公坐西配殿,大臣坐東配殿。

宴前,皇帝當場出題,按規定作詩聯句。茶宴上飲“三清茶”,食用清宮特製的滿洲餑餑,一時間妙語連珠,文雅祥和。茶宴之後,皇帝會對諸臣進行頒賞。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故宮圖騰紋理 圖 / 視覺中國

在那個沒有電視、網絡的時代,宮中的帝后們新年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消遣,就是看大戲,演出的劇目必然是熱鬧、吉祥的。皇帝的耳畔縈繞絲竹管樂、弋調崑腔,自是一樂。忙碌了一年,皇帝也要放縱一下,聽一聽“靡靡之音”,享受一番“平民的樂趣”。

清代還真有幾位皇帝能夠自己唱戲解悶,比如乾隆皇帝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時候會在坤寧宮祭灶時唱上一曲《訪賢》;道光皇帝曾為太后演出“斑衣戲彩”;同治皇帝與妃子同演過《打灶王》,還能演《黃鶴樓》;光緒皇帝則能親自打鼓;當然,最愛看戲、懂戲的還是慈禧太后。在如此熱衷看戲的皇帝們的影響下,戲曲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最終在徽班進京之後,京劇取代崑腔、弋腔,逐漸發展為國粹,算是皇帝帶給老百姓最大的福音了吧。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過年貼春聯、貼門神是一項重要的民俗,百姓如此,皇家亦然。大家都去過故宮,內中有多少宮殿、多少門扉,可見宮中所需春聯數量得有多大。

宮中春聯的撰寫,主要是由善於書法的翰林們來完成的。這些有資格撰擬宮中春聯的翰林,都是飽學之士、善書之人,有些還是著名的書法家。但因主題先行,加之有諸多忌諱,給宮中撰擬春聯並不適合翰林們大施拳腳,展現全部的本事。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宮中春聯、門神由工部與內務府共同製作,耗資巨大,還要五年一大修。不同於民間,清宮春聯都是用墨筆寫在白絹上,再製作好邊框,懸掛於宮殿硃紅的柱子上。這樣可以加強色彩對比,協調美觀,使得春聯能看得更清楚。宮中的春聯數量眾多,內容也異常豐富,大多是歌頌盛世昇平與當朝皇帝的功德,或是取過年吉祥、國泰民安之意。

臘月裡,宮裡開始張貼門神春聯,準備過年一應事物。大年三十守歲,皇帝和後宮嬪妃、皇子皇孫們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家宴,等著晚上那一碗代表“新舊之年交於子時”的餃子。大年初一,皇帝明窗開筆,書寫下“福”字,王公大臣們集體給皇帝拜年。爆竹聲中,戲臺上開始上演寓意吉祥的承應戲……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平頭百姓,都希望過一個熱熱鬧鬧的新年,其喜悅的心情、祈福的心願都是一樣的。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清 武門神

紫禁城的冬天,超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