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鳳霞"

(這是新鳳霞先生的一篇回憶錄,感覺有助於讀者們從中感受到舊社會老派藝人身上的滿滿人情味。斗膽轉發出來,見仁見智吧。)

她,共和國最美的花旦,評劇皇后,"新派"創始人,周總理稱讚 "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鳳霞"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有人緣才有飯緣》

【獨闖北京】

1949年初,我隨楊星星大哥來到北京,住在南城天橋的一家小店裡。

那是解放前夕,北京百業凋零,一片冷落。

但各行各業的人情世故,還都是舊的一套。

戲班裡有句話:"搭班如投胎",來北京唱戲可不易。

過去我雖然也常來,可那是跟隨師父,與姐姐、姐夫一起來的。

那時,大人唱主角,我唱丫鬟、綵女,跑龍套,演零碎。

這回我來北京是想挑大樑唱主角哇。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我到北京真是兩眼一抹兒黑,人地兩生。

藝人出門靠朋友,講江湖義氣。

楊星星大哥帶我找到席寶昆大哥,他是著名演員,是"再雯社"的樑柱子。

我們戲班有個規矩,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去拜訪同行前輩人。

於是,楊星星帶著我們去找了席寶昆大哥和李鳳陽大哥。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見到寶昆大哥,我說:"寶昆大哥,我來北京是頭次來挑大樑,演主角兒,大哥您要多關照……"。

星星大哥也替我說了很多好話。

寶昆大哥為人很爽快,頭次見面他就熱情地說:"咱們都是藝人。天津、北京就隔一趟火車,這麼近就是一家人,有什麼困難咱們大夥兒克服"。

寶昆大哥有文化,會講點時髦的話,我們都佩服他。

他說:"新鳳霞這次來北京,我們這裡的人都要幫助,一切朝我說吧"。

聽了這話,我心裡有了底,很感謝他。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當時北京評劇界有兩社一團:小白玉霜的"再雯社"、鴻巧蘭的"幽蘭社"、喜彩蓮的"蓮劇團"。

她們自己成班,各佔一方,又當主演,又當班主。

我這小小的青年演員來這裡闖天下,可真像是來打擂臺呀;

這三大評劇戲班子,班底硬,主演也都是有經驗的著名演員,我來北京就挨家去拜訪,請求幫助。

星星大哥和李鳳陽大哥帶著我先去拜訪了"再雯社",見過了王度芳、李福安等師兄。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然後,又帶我到南城石頭衚衕的一個小四合院去找評劇公會負責人,要求搭班唱戲。

公會負責人瘦瘦的,他上下打量了我一陣,足足地抽了一口煙說:"來北京唱戲?這可不比天津、唐山、石家莊、張家口呀!這兒是京城,是京、昆、梆大戲祖師爺呆的地方。就說評劇吧,現在有兩大社一個團。你來了,城裡你是進不去的。以珠市口為界,南北分清。南城是天橋的萬勝軒、小桃園等小戲園子;北城是中和、長安、吉祥等大劇場。你想想,城裡都是大戲院,有名的京角大演員和評劇的三大主演佔了,你提得上號嗎?想在北京城唱戲啊,自己得量量力!不客氣說,你是無名小輩當主角,可別白染這一水,自己好好考慮考慮。我這是替你想,你還小,不夠火候,不知輕重!";

這話如一盆冷水從頭潑下來,真難接受。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陪我來的楊星星、席寶昆、王度芳、李鳳陽都呆了。

他們互相交換著眼色,誰也不開口。

我心裡也陣陣地打鼓,但我還是很冷靜地說:"是、是!我年輕才冒出來。我來北京唱戲,就是為了見見世面,看看大演員的威風,學點能耐,長點本事。城裡是大地方,能進是我的奔頭,進不去,我也不打順頭(打順頭是戲班裡的行話,灰心的意思)。我下苦功練能耐。將來您看我行了,我就進城唱一段試試。練武的不怕挨摔,唱戲的不怕挨栽。打仗還有個勝敗,求您多捧我一把……"。

我這段話是從小跑江湖練出來的,知道到什麼場合說什麼話。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楊星星大哥從我14歲上就帶著我到處闖蕩,所以,他了解我,也同情我,他擔心我受不了這種冷遇。想不到那天我精神雖然緊張,卻一點也沒洩勁兒。

楊星星大哥的家在北京,他的妻子楊嫂對我最好。

星星大哥把我領到他(大哥)家,他們一家人都關心我搭班唱戲的事。

楊嫂的姐姐說:"鳳霞大妹子,唱戲呀也跟賣東西一樣,好貨招買主,不能上趕著人家。他不讓咱進城裡,你就跟著星星在城外,哪兒的河水不養魚呀?在城裡、在城外不都是為了喝碗豆汁兒、糊弄肚子嗎?甭聽他那套"。

她這話可說的真痛快。

星星的大哥指著孩子叫她大姨,我也叫她大姨。

為祝賀我來北京搭班唱戲,一家吃了一頓抻條面。

大姨說:"炸醬就大蒜,出一身大汗,上了戲臺比著幹,真功夫好戲有人看!"。

說著就甩開兩隻大腳忙裡忙外,一派北京旗人的風度,讓人心裡熱乎乎的。

就這樣,我在天橋落了腳。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唱戲靠"四梁八柱"好,講究好琴師、好打鼓佬。

我要在北京立住腳,必須請到一位第一流的琴師。

當時北京評劇界的一流琴師只有兩位。

一位是焦景俊,他早年是給白玉霜伴奏的,那時正給小白玉霜伴奏。老先生對我很好,從小就喜歡我。可是他很忙不能脫身,同行之間又需要注意關係,不能拆別人的臺。

另一位是楊殿珍大哥,他正妤從外地回京休息。我就請他來為我伴奏,調嗓子。

殿珍大哥給我調嗓子時老是鼓勵我,說我唱得如何好。

我說:"大哥,您給我調嗓子,就要給我挑刺兒,找毛病。您是老北京,知道北京唱戲的情況,我到這兒唱,您看行嗎?";

楊殿珍大哥忠厚老實,仍然只說一個"好"。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未完,下章【一炮打紅】,期待讀者們光臨哦。

共和國最美的花旦,周總理稱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