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片如其名,這部續作有點“涼”。

《冰雪奇緣2》影院現場,“安靜”得出乎許多人意料。

要知道,擁有大批兒童粉絲的動畫電影,其放映現場往往堪稱“影廳不文明現象”重災區。

儘管吵得人觀影體驗差了點,但也恰恰反應了影片的魅力之大。

但在《冰雪奇緣2》近100分鐘的時長內,除了片中有點洗腦的歌曲旋律,以及主角艾莎的變裝秀以外,能謂之鮮明的記憶點少之又少。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這也導致與銀幕上的歌舞昇平、熱熱鬧鬧相比,觀眾席上的反應倒更接近影片大名——Frozen(冰冷)。

從目前的評分來看,《冰雪奇緣2》已再難稱得上是“佳作”。爛番茄75%新鮮度,評分6.69;豆瓣7.3分,仍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此外,儘管該片首個週末在全球狂攬3.5億美元票房,甚至創下了比暑期《玩具總動員4》更高開局票房紀錄,但《冰雪奇緣2》接下來的票房走向能否繼續保持強勢,很難說。

暌違六年,迪士尼這部經典動畫續作,咋能涼了呢?

其實,縱觀《冰雪奇緣2》全片,我們不難發現其中值得稱道的亮點。

就拿迪士尼最擅長的場景打造來說:

坐落於山谷之下、海濱之際的阿倫黛爾王國,有著無與倫比的童話感。碧藍色的瓦片、青灰色的城牆構築起雄偉的城堡式建築,上面鑲嵌著的冰晶雕飾更凸顯了“冰雪奇緣”主題,美輪美奐中映襯著整個王國君民一心的繁榮景象。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佈滿奇花異草的魔法森林,也加入了在前作中極為少見的溫暖色調,打造出一幅充滿活力、色彩鮮亮的唯美畫卷。《冰雪奇緣2》的美術指導麥克·吉莫曾說,“我們儘量減少了黃色的使用,轉而選用橘色、橙紅色和紅紫色,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冰雪奇緣》版的秋季。”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再看波濤洶湧的北方之海,魔幻奇異的冰封異境,無一不體現著迪士尼在場景打造上的頂級功力。這既讓《冰雪奇緣2》擁有了無與倫比的視覺觀感,也在延展世界觀的過程中為故事的拓展培育了溫床。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再看人物的細節設計:

精細到一絲一縷的頭髮,“暗藏玄機”的服飾花紋,惟妙惟肖的人物、動物表情......無論放大多少倍,你都能感受到隱藏在這些精妙設計中的滿滿質(jing)感(fei)和誠意。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同時,與場景的功能多樣性如出一轍,服裝設計在全片中的作用可不止為了好看。

艾莎繼續走著高端時裝路線,華麗、精緻的背後隱有一絲清冷與虛無,也體現出她內心的迷茫。

安娜的服飾則延續了深沉樸實的復古風格,髮型相比第一部也顯得更為成熟穩重,體現出人物內心與日俱增的堅強和責任感。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另外,《冰雪奇緣》標誌性的“歌曲+故事”敘事特色也在續作中得到了延續。百老匯風格的舞臺效果、娓娓道來的悠揚情歌都在影片中存在感極高。

而《Into the unknown》《All is found》兩首主題曲更是點睛之筆,不僅十分動聽,還在營造影片的情感氛圍上增益不少。

尤其是艾莎耳中時常聽到的那段旋律堪稱“有毒”,不少網友在看完該片後都會不自覺地哼唱起來,大有續接《let it go》衣缽的爆款潛力。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場景無敵、特效完美、設計精妙還聲情並茂的電影,您說說,它還能有什麼毛病可挑?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或許,它錯就錯在名叫“冰雪奇緣”。

畢竟場景再美麗、歌曲再動聽,這也不是mv;艾莎和安娜的衣服花樣再多,它也不是“奇蹟暖暖”......

尤其是在電影特效日近天花板的當下,觀眾審美早已從聚焦視聽形式轉向了故事內核。

更何況,2013年,取材於安徒生童話《冰雪皇后》而來的《冰雪奇緣》已經在故事性與藝術性的融合上做的很好,續作的開發難度可想而知,可惜的是,《冰雪奇緣2》不僅沒能做到突破,反而顯得畫蛇添足了。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以該系列最引以為傲的音樂來看。作為《冰雪奇緣》敘事的靈魂所在,音樂也一直隱含著故事的主題。

就好像前作中那首膾炙人口的《let it go》。受盡歧視,擔驚受怕多年後的艾莎終於將內心對自由、獨立的心聲釋放出來,配合驚豔的視覺畫面與情感營造,這位善良、堅強的女王角色也就瞬間立住了。

然而《冰雪奇緣2》中,除了兩首主題曲體現出故事“尋找未知真相”的主題外,其它音樂的出現多少顯得有些尷尬。

艾莎迷茫時,以歌曲抒發內心;不迷茫了,再唱一首寬慰自己。安娜感到和姐姐生疏了,唱首歌吧;和好了,再唱一首。

克里斯托夫愛情受挫了,唱歌;重燃愛意了,再唱歌。雪寶在森林裡玩耍時,唱;快融化了,唱;復活了,還唱。

歌是好聽的,但能不能先講講故事再唱?

儘管大量歌曲的加入延續了《冰雪奇緣2》的歌舞敘事特色,從一定程度上為影片增加了娛樂性,但片中歌詞卻又多以人物內心獨白為主,以單首歌曲近兩分鐘的時長來計算,顯得十分冗長且拖沓,連影院的小朋友都忍不住吐槽,“能不能別唱了!”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另外,比《冰雪奇緣2》各種歌舞橋段設計更生硬的,還有影片中的場景轉換。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當艾莎與安娜發現昔日父母所乘坐的沉船,二人不由分說進入尋找線索,僅憑一句“聽說每艘船上都會有一個防水槽”就找到了父母出海的真相。

這麼大一個沉船場景,沒幾個畫面就轉場了,如此大景小用,先不說心疼製作技術,艾莎、安娜,你們父母的遺骸就在船上,真的不再找找了嗎……?

還有北方的冰封密境,艾莎在這裡追憶了與父母的過往、曾經發生的陰謀與故事,還像回顧“非主流”黑歷史般,嫌棄自己當初唱《let it go》時的樣子。

但艾莎到底是如何發現自己就是第五個“元素精靈”的?關於艾莎魔法的具體由來?為什麼是冰?故事中全都沒有提到。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甚至每經歷一個場景,編劇都好像在你耳畔提醒:“再多看兩眼吧,該下一幕了。”

從《白雪公主》開始,到《仙履奇緣》《睡美人》《美女與野獸》,“公主配王子”是迪士尼童話故事的經典套路。

直到2013年《冰雪奇緣》上映,主角艾莎從迷茫、自卑的公主覺醒為強大冰雪女王的那一刻,不僅燃了臺下一片觀眾,也見證著迪士尼的一次自我轉變。

這更加說明了,只有好故事才是影片最大的“提分項”啊!當“用一場冒險來探索自己身世”這樣的套路施加在《冰雪奇緣2》上時,續作也就註定了無法滿足觀眾的高期待值。

用大腦做視聽,用腳趾做故事,是迪士尼近兩年來被人詬病最多的問題所在。儘管《冰雪奇緣2》在首部基礎上將一切可視化元素做得更大、更強,卻也因此丟掉了敘事的節奏,讓功能性反客為主,超越了故事性。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冰雪奇緣2》:能不能別唱了

特別是對於這樣一部站在經典IP之上的作品,熱鬧而歡樂的場景越多,卻只能讓人在觀看後更加深感平庸和乏力。

畢竟在《冰雪奇緣》的世界中,那些能夠溫暖人心的力量,不只存在於外表的繁勝與華麗,更在於人物內心的美麗與清新。

-END-

作者丨任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