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太平軍起義之初,除了原天地會的成員,絕大多數會眾都沒有戰鬥經驗。為何他們能迅速做大做強呢?

一開局就遇到強敵

太平軍起事之初,運氣並不好。

他們沒有機會先慢慢練級,一出場就遇到了狠角色。

由於之前天地會鬧騰得歡,在太平軍起義之前,烏蘭泰、和春、向榮,這些大清當時較善戰的部隊就趕來圍剿了。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湘軍崛起前,大清能打的此時大部分都在廣西。

除了後來崛起的湘軍,以及北伐時遇到的僧格林沁,很長時間內,大清最能打的也就是這些部隊了。

同時,清軍的兵力也有絕對優勢!

截止1851年9月,大清已經調集了7萬多軍前來鎮壓!而當時的太平軍,總數大約在3、4萬左右,能戰之兵大約也就近萬人!

自己才剛起義,就遭遇強敵圍剿,太平軍的開局,很嚴峻!

雖沒有軍事鬥爭經驗,但有準軍事化戰鬥水準

不過,太平軍,也不是沒有糾纏的底氣。

假如當時的太平軍是一群在辦公室裡做得氣喘吁吁的白領,恐怕楊秀清、石達開再有才,也是蹦躂不起來的。

幸運的是:他們有一群經常參與械鬥的準軍事化人員。

當時的廣西,社會治安非常差,械鬥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土著與客家之間,沒開過仗都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李宗仁曾形容清末民初的廣西:無山無洞,無洞無匪。

因此,儘管這些人沒有正兒八經扛槍上戰場,但多少是練過的。

當然,有鬥爭基礎,並不只是身體好,他們在長期械鬥中,手裡的傢伙也很彪悍!

比如:石達開在趕過來團營時,順手鑄了幾門炮!

既然有基礎,那就好辦了,把大家組織起來就好了!

雖然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方法,但馮雲山模仿周禮,把太平軍按照周禮組織了起來!

方法土,但有組織總比無組織好嘛!

因此,儘管沒有戰鬥經驗,但太平軍一開局,也擁有準軍事化的水準,好好組織,可以抗衡!

開局堵口子練級

當然,械鬥和打仗還真不是一碼事,因此,貿然把隊伍拉出去PK,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太平軍有個朋友:山地。

十萬大山十萬兵。太平軍鬥爭初期,採取了依託險要的固守戰:堵口子練級!

在太平軍起義之初,主要就是在山地和敵軍周旋!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太平天國早期主要輾轉各處進行防守。

其中,除了最後在永安的,之前的4處長期堅持的戰場,全部都是山地作戰!

山地防禦戰本身,未必有利於防守方。但是,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太平軍的主場!這些人對此處的每處險要、每處山泉都無比熟悉,佈置起來,自然就十分從容了!

去過廣西的朋友都知道,廣西當地的山,都石灰岩,奇險陡峭!因此,各陣地都具備獨立性,既可以居高臨下打擊敵軍,也不必擔心被敵軍一舉端掉!

而且,太平軍本來就是山裡的勞動人民,挖山掘土本來

在這種作戰中,清軍兵力雖多,卻難以展開;軍隊雖精,卻難以施展,受到極大限制;而本來缺乏訓練和戰鬥經驗的太平軍,則可以依託險要,即使作戰不利,也可以進行節節抵抗,穩定軍心,也大大降低了指揮、組織的難度。

當然,有許多專家詬病:太平軍在此期間,戰略預備隊留得太多,沒有運用起來及時反擊。

在我看來:以當時太平軍的戰鬥經驗和軍事訓練水平,適當的慎重是必須的。

高明的轉移術

清軍將領也都是賊精的人。

直接打了幾下,打不動,不打了。

你太平軍佔據險要等我去打?我不打!我把你圍起來,看你在山裡吃什麼?

於是,清軍創造了“坐戰法”與太平軍耗了起來!

所以,太平軍想一直在一座山裡耗下去是不行的,得學會轉移!

楊秀清的天才開始發揮了,他總結了轉移的幾個要點。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太平軍轉移的特點。

可見,太平軍先是利用自己對地形熟悉的優勢,多次實施轉移;又在轉移的過程中,掌握了行軍的經驗,逐漸掌握了運動戰的要領。

進軍湖南,開拓新局面。

今天,許多人把太平軍與湘軍的戰爭,簡單地看成湖南與廣西之間的戰爭,這是不客觀的。

事實上,太平軍中也有許多湖南人。

太平軍進入湖南時,能戰之士在轉戰中只剩下萬人(有的記載說不足萬人)。

到他出湖南,進軍武昌時,已有幾十萬人,其中6、7萬能戰之軍!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洞庭湖的水手,是太平軍走向勝利大進軍的重要力量。

太平軍在剛進湖南時,曾面臨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決策:道州決策。

這次討論中,楊秀清力排眾議,抵制了軍隊中的“戀鄉情結”,堅決讓軍隊遠離兩廣故土,“專意金陵”,向兩湖、長江沿線挺近。

突襲

關於太平軍從永安到武昌的經過,人們常常討論的是桂林、長沙的攻堅戰。

確實,太平軍在這段時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兩處的攻堅上,但沒有結果。

既然沒有結果,為何隊伍卻越打越大了呢?

事實上,除了桂林、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太平軍採取的奔襲戰法,迅速攻克了許多中小城市。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大清皇帝:朕的江山太大了,只能確保幾個大城市,其他地方,是在抽不出力量來保護呀!

由於清軍在湖南地區兵力薄弱,大軍只能確保長沙、衡陽等大城,因此,其他區域的防守十分薄弱!

因此,太平軍在湖南地區,從攻下的縣城、小城,獲得了大量的火藥、糧草。

同時,太平軍通過與湖南天地會的合作,獲得了大量新的兵員!

最重要的是,他們在益陽、嶽州,獲得了大批以洞庭水手為主的水軍,開始打造水營,為後來從武昌到南京的大進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攻堅

在攻打桂林時,羅大綱試圖假裝成向榮所部,奇襲攻取,失敗;在攻長沙時,蕭朝貴也是試圖千里奔襲,失敗。

可見,對於省會級城市,通過運動奔襲的方法,是難以奏效的,需要攻堅戰!

太平軍對桂林、長沙,敢於長時間攻堅,得益於他磨礪純熟的防禦戰、運動戰能力。因此,他可以在敵軍外圍大軍雲集的情況下長期堅持,也能夠在不利時迅速、安全的離開!

同時,儘管攻桂林、長沙未獲成功,但我們會發現,太平軍的攻堅能力也在迅速地提高。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姜子牙:聽說,你在用我三千年前發明的呂公車攻打桂林?

在攻桂林時,太平軍居然想以“呂公車”這種工具為攻堅神器,可見其攻堅手段的匱乏;而到打長沙時,則多次穴地攻堅,爆破過長沙城牆,日漸純熟。(也有攻桂林時就有穴地攻城的記載,但真實性存疑。即或攻桂林出現了穴地攻城,效果也可忽略不計)

可見,太平軍利用掌握的運動戰能力,迅速攻取廣大中小城市,發展壯大;又利用這個基礎,在漫長,且暫時不成功的攻堅戰中,磨礪出了攻堅方法,為後來的大進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進軍

從攻武昌到破南京的大進軍,是太平軍進展最為神速的一路,也是最不必說的一路。

太平軍攻武昌、南京時,優勢極為明顯:地面上,既有足夠的兵力優勢,足以一邊拒援,一邊攻城;水面上,水師佔據絕對優勢,可以運輸物資、封鎖敵軍;地下,純熟的穴地攻堅法,已經純熟,堅固城牆已經難以阻擋步伐。

太平軍,由一堆只求生存的準軍事組織,發展成為與大清分庭抗禮的農民政權。

菜鳥的逆襲:只有幾千菜鳥的太平軍,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太平軍從弱到強的能力增長曲線

從僅僅是“不怕死”、“熟悉本地地形”的微弱優勢,一步步成長為橫掃東南的勝利之師,正是得益於早期太平軍務實的戰略和踏實的學習能力。

就太平天國運動本身而言,其成敗的關鍵,並不在軍事上。

但對我們來說,或許可以從這一段歷史中,找到些許借鑑之處:從一個獨特、不起眼的小優勢開始,不斷髮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