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晏子的奇聞趣事,除了“晏子使楚”外,這兩個也很有意思

晏嬰,字仲,諡號為“平”,因此也稱其為晏平仲。不過晏嬰最為後人所熟知的稱呼當然還是“晏子”,這也是世人對晏嬰的尊稱。要知道,能夠冠以“某某子”的人,都表達了後人對此人的絕對尊崇,像“孔子”“老子”“莊子”之稱,都體現了歷代文人志士對他們崇高的敬意。

春秋時期,晏子出生於齊國的一戶貴族家庭,其父晏弱為齊國的上大夫,以善於出使各國而著稱於齊國朝廷之上。晏弱逝世後,晏子繼任為齊國上大夫,歷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長達五十餘年,對內輔佐勸諫齊王,對外堅決捍衛齊國的威嚴。也正是因此,晏子在不管是在齊國國內,還是的各個諸侯國之間,都享有極高的聲望。

《史記·管晏列傳》中,太史公司馬遷對晏子有一段非常經典的總結性描述,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高度概括晏子這位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晏子歷仕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因為“節儉與力行”的緣故,深受齊國君臣百姓的敬重。即使是晏子做了齊國的國相之後,自己一人獨自吃飯的時候,從不吃兩道肉食,他的妾也從不穿貴重的綢衣。

當晏子上朝的時候,國君與他說話時,他就知無不言、正言以對,不與他說話時,他就會一直端正其行為。當國家有道的時,他一定會順從命令去做事;當國家無道時,他就會衡量命令,明哲保身。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晏子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都在諸侯之間享有極高的威望。

關於晏子的奇聞趣事,除了“晏子使楚”外,這兩個也很有意思

在《史記·管晏列傳》這篇列傳的結尾,司馬遷發出了這樣一句感慨:“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在太史公看來,假如晏子與其生活在同一時代的話,就算是讓太史公替晏子拿著鞭子趕馬車,就是簡簡單單的作晏子的馬車伕,太史公也是極為樂意的。此足以見太史公對晏子的仰慕之情啊!

就是這樣一個讓太史公敬佩仰慕之極的人,就這樣一個名垂後世的大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自然而然會在史書典籍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關於其的奇聞趣事,更是有很多的流傳至今。就讓我們從這些晏子的奇聞趣事中,感受一下晏子這位名揚天下的歷史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晏子使楚

關於晏子的奇聞趣事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晏子使楚了,想必現在年輕一代的人們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個故事的。晏子使楚這個故事本身也是具有極強的趣味性,但僅憑其自身的趣味性想要達到為年輕一代人盡皆知的程度,還是需要一定外力作用,一定契機。

毫無疑問,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具備了這個條件,當《晏子使楚》被選人各個版本小學語文課本後,藉助著作為小學五年級語文的課文這個契機,這個出自《晏子春秋》的趣事,真正意義上得以名揚天下。

晏子使楚這個故事大致發生在春秋後期,也就是齊國齊景公(公元前547年~前490年)中後期。當時齊國的實力已經遠遠不如齊桓公稱霸時期的齊國,雖然還是貴為大國,但實力已經不如鄰國晉國。而齊國與晉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緊張,時不時的出現衝突。

於是齊國朝野上下把聯盟的眼光投向了位於南方的楚國,希望與楚國重修於好,共同來對抗晉國,而此時的楚國還是比較強盛的,楚王(或為楚靈王)自然而然也比較傲氣。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臣出使楚國,這才留下了晏子使楚的趣事。

在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的三段對答可謂是相當的精彩。楚國人在城牆上打了個洞讓晏子進城,晏子對答到:“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裡進出,我今天是來出使楚國的,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結果楚國人只能讓晏子從城門進城。

楚王問:“齊國難道沒有人呢?竟然派你來作使臣。”晏子的回答大意是:齊國不光人口眾多,人才也是多的不得了。但是一般只有出使賢主才派賢人,像我這樣無用的人,就只能出使楚國了。

楚王問:“難道你們齊國人都這麼愛偷竊嗎?”晏子留下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千古名言,最終在楚王與晏子的三次過招都失敗後,楚王感慨到與高手過招,只能自取其辱啊!

關於晏子的奇聞趣事,除了“晏子使楚”外,這兩個也很有意思

二、晏子哭齊莊公

在左丘明所作的《左傳·襄公》中,對於“晏子哭齊莊公”的故事有一段詳細的記載。在瞭解“晏子哭齊莊公”的故事前,還是需要了解一下故事的發生背景。

齊莊公六年(公元前548年),齊莊公前往重臣崔杼的家中正在探望裝病的崔杼,結果被崔杼率領一班侍從直接把齊莊公殺死在自己的家中,隨後崔杼與慶封等人擁立齊莊公的異母弟為齊王,即為後來的齊景公。

崔杼到底是何許人也?話說崔杼還是齊莊公得以繼位的絕對功臣,要是沒有崔杼的擁立,當時的公子光(齊莊公)只是個被父親齊靈公廢掉的太子,是不可能繼承齊國國君之位的。結果,趁齊靈公病危之際,崔杼偷偷將公子光迎回,並且將其擁立為太子,由此,公子光才能成為後來的齊莊公。

齊莊公繼位後,對於擁立自己繼位的崔杼也是大為信任,兩人的關係也非常好。這樣一來二去,齊莊公變成崔杼府上的常客,結果,中國歷史上極為荒唐的事情出現了。齊莊公看上了崔杼的妻子棠姜,並且還經常與她私通;而對於崔杼,齊莊公也是一如既往的重用。

最終,在妻子棠姜與齊莊公數次私通後,忍無可忍的崔杼開始動殺心了。在齊莊公表面上來探望自己生病,實則與妻子棠姜私通之際,崔杼最終成功的將齊莊公殺死在自己府上。

在這位荒唐國君齊莊公被崔杼殺死後,跟隨齊莊公的一眾人等全部被崔杼殺戮殆盡。當齊莊公的屍首停放在崔杼府上時,基本上沒有人敢來弔唁這位荒唐的國君,似乎也不值得大臣們來弔唁。

在這樣的背景下,令很多人意想不到事情發生了,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晏子哭齊莊公”故事。

當朝中頗有名望的上大夫晏子和隨從來到崔杼的府門前時,隨從就問到:“您打算死嗎?”晏子回答到:“國君難道只是我一個人的國君嗎?我為什麼要死呢?”隨從問:“您打算逃亡嗎?”晏子回答到:“我又沒有犯罪,為什麼要逃跑呢?”

隨從又問到:“那麼,我們回家嗎?”晏子回答到:“國君都不在了,我們還能回哪裡去呢?作為百姓的國君,難道就要凌駕於百姓之上嗎?國君的職責是守衛社稷,作為國君的臣子,難道僅僅就是為了一點點俸祿嗎?”

“臣子的職責是保衛國家,所以國君如果是為社稷而死,臣子們理應殉節而死;國君為了社稷而逃亡,臣子們理應跟著國君逃亡。如果國君是為了自己而死,不是他的私密匪友,誰會陪他一起死呢?誰會陪他一起逃亡呢?然而,我們將回什麼地方呢?”

之後,崔杼府上的大門開了,晏子進入後,就趴在齊莊公的屍首上盡情的大哭,一直到哭沒有聲音後才站起來,三次踱地而離開崔杼府上。隨後,有人就對崔杼說:“您一定要殺掉晏子”崔杼的回答卻是:“他為百姓所敬仰,放了他反而可以得到民心。”

這個“晏子哭齊莊公”故事很有意思,儘管齊莊公是那樣一個極為荒唐的國君,畢竟曾經是君臣關係,晏子還是冒著生命危險前去弔唁他,真可謂大丈夫,真性情。

關於晏子的奇聞趣事,除了“晏子使楚”外,這兩個也很有意思

三、晏子獻言齊靈公

晏子最開始入仕時,齊國的國君正是齊靈公,這位齊靈公就是後面齊莊公和齊景公的父親。在《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六》中,開篇就講述了一個關於“晏子獻言齊靈公”的故事。

齊靈公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看著宮裡的女子都穿著男子的服飾,於是由於上行下效的跟風效應,齊國的都城的女子竟然爭相都換上了男子的服飾。對於都城裡出現了這種情況,令齊靈公也始料未及。

本來是由於齊靈公的特殊愛好,只是讓宮裡的女子穿著男子的衣服,沒想到成為了整個齊國都城風尚,這點也超出的齊靈公的心裡預期,似乎齊靈公也感覺到了這樣不太好。

於是,他頒佈禁止:“如果宮外的女子穿著男子的衣服,就要扯裂她們的衣服,並且割斷她們的衣帶。”禁令頒佈後,一時間,齊國都城上上下下隨處可見被扯裂了衣服、割斷了衣帶的女子,但這種女子穿男裝的風氣還是得不到改變。

當晏子來覲見齊靈公的時候,齊靈公就問晏子:“我又是下禁令,又是派遣官吏去阻止女子穿著男子的服飾,為什麼被扯裂了衣服、割斷了衣帶的女子還是隨處可見,為什麼這種風氣就是屢禁不止呢?”

晏子回答到:“您讓宮裡的女子穿著男子的服飾,卻要禁止宮外的女子穿著男子的服裝。這就如同在門上掛著牛頭,卻在門口賣著馬肉是一樣的。您如果你能夠禁止宮內的女子穿著男子的服飾,那樣的話,宮外的女子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穿男子的服飾了。”

最終,齊靈公採納了晏子的建議,下令禁止宮內的女子穿著男子的服飾,果然不出一個月,齊國的都城裡就很難在看到穿著男子服飾的女子了。

當然,這種“上行下效、跟風模仿”的案例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也是經常出現的。齊桓公曾經特別喜歡穿紫色的衣服,結果是齊國的人都上行下效、跟風模仿的穿其紫色的衣服了,結果導致齊國紫色衣服的價格大漲了好幾倍。結果管仲給齊桓公出了個主意,讓齊桓公不再穿紫色的衣服,並且對外宣佈自己最討厭紫色衣服的氣味,結果沒過多久,齊國紫色衣服的價格就回到了正常水平。

像“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禍害中國女子長達數千年的纏足之風”等等,這類事件多多少少都與“上行下效、跟風模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參考資料:〖 《史記·管晏列傳》、 《左傳·襄公》、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