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劉墨林在雍正皇帝和老十三胤祥的大力幫助下,終於壓倒朝廷官員們的反對,讓他點了探花,算是應了道人的戳語。這裡面不僅僅是雍正一定要錄取劉墨林這樣的人,而是透露著一個巨大的信息,朝廷需要人才,而雍正要建立自己的人才班底。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雍正一旦建立自己的人才班底,那麼舊的班底將面臨集體失寵和“失業”,舊地班底手中沒有了權力,就無法和這位冷麵皇帝抗衡了。對普通之臣,比如張廷玉這樣的臣子可能倒是無所謂,但是對於具備皇族背景的隆科多,老八允禩這樣的人來說,才真叫要命。

雍正在雷厲風行之下也是講情面的,所以他才專門和胤祥到國子監與李紱等人辯論,其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雍正剛剛繼位不久,西北叛亂未平,各方面的條件都還不成熟,要是雍正手段下得太急,有可能造成反面結果,故他能夠耐心坐下來討論,這個討論同時也是給老八允禩等人看的,讓他們能夠知道,要想在他這裡使壞,是行不通的。

而此時的老八允禩,正在為西北年羹堯調集糧草物資。正如前面所述,雍正要建立自己的人才班底,才是他所擔憂的,而西北的年羹堯大軍,也是他極為關注的事情,因為他在尋找時機,在這上面大做文章。只是一籌莫展而已。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老九老十老十四卻看著雍正錄取劉墨林不滿,大發牢騷,跑到酒樓叫戲子唱曲兒,還說是“弘揚聖人的禮法”,其實就是嘲弄雍正皇帝。

老八允禩顯然是知道了老九老十老十四他們的蹤跡後去找他們的,為什麼還親自去呢?其實將前後發生的事情以及老八允禩一直以來和雍正作對的目的聯繫起來看,就明白了。

如果大家記性好,一定還記得老八允禩到景陵找老十四入夥的事,就發生在這之前不久。在老八允禩看來,手裡缺乏掌兵的人是他失敗的主因之一,而他的團隊中,除了老十四在西北打過幾年仗,對西北的情勢十分了解的再沒有其他人了,儘管因為之前他們之間因為死鷹事件等產生了嫌隙,但是臨時組團的可能性還是很大,如果能將老十四利用起來,也許是個很好的辦法。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問題是這件事怎麼操作,才能再次對雍正形成壓力。

在西北戰場,還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他叫富寧安,這個人是跟隨允禵出征西藏準格爾的,是老十四允禵的親信,手裡有八萬兵馬。不要小看老八允禩,對於這些情況,想必他比我們大家都知曉,而老十四的作用,大概就是能夠調動起富寧安的神經,讓他能為八爺黨所用。

如此,老八允禩直接跑到酒樓上,呵斥他的三個小兄弟趕緊回去,並且回去後大吵了一架,這一架,可能是《雍正王朝》裡幾個八爺黨男人吵得最厲害的。摘抄部分吵架內容如下:

允禟:這口氣,你受得了,我們受不了!八哥,他們借一個考生的事,整夜的羞辱你……暗中又擠弄老十四,還楞把一個大將軍派給了異性姓奴才。可你呢,還一個勁張羅著替年羹堯調集軍需糧草……八哥,就算不當那個什麼總理王大臣,你還是先帝爺親封的廉親王呢,你怎麼就慪得下這口氣……

允禩(氣得直哆嗦):住口。

允禩:沒錯,人家是給我氣受……可你們呢?你們讓我傷心,我不稀罕什麼總理王大臣,可我是先帝的兒子,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十幾萬叛軍打到家門口了,我不會因為自己受了點氣就置列祖列宗的江山安危於不顧,更不會自甘下流,去當街丟醜。

允禵(倏地站起來):是,我們是自甘下流,我們是置列祖列宗的江山不顧,那天你找我的時候怎麼說的?可一到關鍵時刻,你倒……你是賢王,是雍正的忠臣,我們都是愛新覺羅的不肖子孫。(說罷出去了)

緊接著老九老十也氣呼呼走了。

老八向來都是冷靜持重之人,即使在後來的逼宮事件中也沒有急躁過,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突然大發雷霆,實在是值得商榷。再說,老九老十老十四也沒幹什麼出格的事,到酒樓喝酒吃飯聽小曲是經常乾的事,根本沒必要這一次就要響炮仗。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如果你看後來的狀況,也許會明白老八真正的用意。

老十四回去之後,立刻給西北大營的富寧安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要富寧安不聽從年羹堯的指揮,在軍中作亂。隨後,富寧安果然和年羹堯作對,以為可以就此壓住年羹堯,結果盲目出擊,導致富寧安所率兵馬全軍覆沒,富寧安被年羹堯直接射殺。

這是西北戰場發生的一件大事,注意,年羹堯沒有經過任何軍事程序,直接就殺害了富寧安,這樣的情況,足可以在朝廷上大書特書,其最終目的,看似對準的是年羹堯,實際上對準的是雍正皇帝。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富寧安之死的背後原因,原來是八爺黨吵了一回架

老八允禩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要讓西北亂,讓西北亂,就會動搖雍正皇帝的寶座。況且年羹堯擅自處死富寧安,就看雍正皇帝怎麼辦了。

但是允禩的計劃最終還是落空了,雍正並沒有因為富寧安的死而責怪年羹堯,反而大力支持年羹堯獨自節制全部兵馬,他這一頓脾氣又白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