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森:建議財政部發行比較大規模的10年期、30年期國債

11月30日、12月1日,由鳳凰網、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東方明珠聯合主辦的“變革與夢想·2019鳳凰網財經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出席論壇併發言。

韋森:建議財政部發行比較大規模的10年期、30年期國債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


韋森在談到中國經濟的增速問題時表示,“我的核心觀點是應該注重企業和企業家,對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樂觀還是不樂觀,我覺得不能簡單這麼評價,一個樂觀,一個不樂觀。沒必要擔心經濟增速掉到6以下。這個不重要。”

韋森表示,我是研究制度經濟的,更多地是從制度這個角度來看待中國經濟增長。我還記得2012年的時候,我就提出了中國經濟增速下行。那是2012年,一個觀點就是即使中國的經濟增速別說現在6.6,甚至到了5.0甚至到4,在大範圍裡面競爭的過程裡看,仍然是高速增長。沒必要擔心經濟增速掉到6以下。這個不重要。

“更重要的是什麼?我擔心的是什麼?現在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不足。中國的製造業在全球是佔最高的比重,高於韓國,高於日本。但是從去年,民營企業大量地,一直投資在下降,利潤在下降,銷售額負增長,東南亞下降很厲害。這是我們擔心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是什麼呢?現在大量外資在撤資,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又沒了。民營在下降,外資在撤資。這就是比較麻煩的。國有企業呢?今年我們看到的數據,中國的國有企業今年大量下滑。三個企業放在一塊,你就知道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狀態。”

隨後,韋森建議財政部發行一些比較大規模的10年期、30年期的國債。這樣既可以規範央行的基礎貨幣投資行為,也可以降低央行風險,又可以讓老百姓有一個票面上的穩定投資保證。

韋森表示,現在我比較擔心的中國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經濟增速下行,而是政府的財政赤字。今年的財政赤字增長率是10.05%,地方政府的負債又這麼大。我看到很多地方政府的負債已經到了它今年財政收入的50%多到60%。明年可能會到兩倍到三倍。

韋森認為,財政赤字將是制約中國經濟增長和投資的最重要的因素和風險點。

“在北京的會上我提了一個具體建議,不能再增長財政赤字。中央發了3.6萬億債,但是除去國債只有三千多億。我們的國債老實說其實是沒有的,基本上都是機構。外資佔16%,基本上老百姓沒有國債。如果現在發一些國債,至少有四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可以規範央行,既然這樣發國債,還要用其他來質押。如果我們要有個大規模的發一些國債,可以規範央行的基礎貨幣投資行為也可以降低央行的風險。更重要的一個好處是什麼呢?大家為什麼在座的別說是老百姓,你們的資產投什麼?股票基本上大家都虧。投房地產,你還敢買嗎?你還敢買嗎?到現在城鎮居民一個人人頭率套數是1.16套,一家有3.5套房。這是我一直的判斷。黃金還敢買嗎?比特幣呢?老百姓炒不了。如果我們財政部能夠發個比較大規模的一些10年期30年期的國債,至少給老百姓票面上一個穩定投資的保證。最後一點,如果發了債,它可以消滅廣義貨幣。今年廣義貨幣192萬億。廣義貨幣可能會更有好處。根據這四點,有四利而無一害。不知道成立不成立?特別是要聚民儲蓄國債,讓老百姓買,這樣利民立國,也利未來的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