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再現,開拓者的安東尼找回了自己?

​明星級別的純得分手在晚年時,大多過的十分辛苦。


單年季後賽刷過場均34.8分62%真實命中率的紐約之王伯納德金,膝傷後被尼克斯放棄,在子彈隊和主教練留下了 “我也需要做這麼簡單的練習?”這樣被後人引以為戒的經典段子,隨後在網隊退役;


阿德里安-丹特利就像完成他們這類球星的保留曲目一樣和主教練雷登鬧掰,在活塞打出漂亮數據,然後被管理層送去小牛,球隊在他離隊後三個月奪冠。微笑刺客不無嘲諷的丟下了一段 “丹特利數據優秀,但讓球停滯無法運轉 ”的評價;


和伯德一道留下“ 這就是偉大的全部含義 ”一戰的威爾金斯,晚年兩進兩出,遠赴歐洲漂洋過海,在職業生涯的最後27場比賽裡,威爾金斯只能貢獻可憐的場均5分和2.6籃板。


這現象不奇怪。


在小球風暴到來之前,持球三分未被開發、籃下又日常壅塞難以進入,側翼得分手提高產量上限的路線,都是不斷研究在中距離開發進攻的法子。試探步幹拔、肩晃後接後仰、腰位半轉身......沒有一個是身體素質下滑或是當配角時還能啟用的招式。


習慣性作為球隊核心的生涯經歷與打法又會帶來習慣性的高佔有率和低助攻率,又大多有著不算很過得去的防守及無球習慣。因此,他們的下滑總是帶著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式的悽愴,和一次次用和年輕時相同動作出手但只能換來三不沾的蒼涼。


在去年剛被裁掉流落自由市場而無人問津時,安東尼幾乎要完美復刻我剛剛說的一切:年齡和防守習慣讓他無法成為優秀的單防/無球防守者,小球時代需要常站四號位的他又不能帶來護框,大量的中距離和時代相悖又沒有自己年輕時的效率,無球習慣平平、定點效率又詭異的糟糕......


這些奇怪的履歷讓無數尚有空間的球隊望而卻步,使得昔日的甜瓜只能用社交軟件上的視頻來證明自己還在努力訓練,眼看著又要成為一個“ 明星純得分手是如何GG的 ”經典教案。


然後,側翼羸弱又人手短缺的開拓者試探性的拋出了橄欖枝,就給了我們一個看到不一樣甜瓜的機會。


青春再現,開拓者的安東尼找回了自己?


安東尼改變了嗎?


在安東尼這打了六場的比賽樣本里,他回合佔有率25.1%,對內僅次於利拉德和CJ,是17年離開尼克斯之後的最高值;


真實命中率54.3%,略高於生涯平均,2014年之後的效率最高值,但仍低於聯盟平均線;


單就這兩樣看,好像安東尼也沒有改變?他依然用不符合角色球員的超高球權佔比,打著雖然比自己生涯平均水平略好一點但依然低於聯盟及格線的效率,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事實上,安東尼的進攻方式,變化也不算大。


青春再現,開拓者的安東尼找回了自己?



2019年的時候,我們認為他面框單挑和低位打的太多,拖低節奏和球隊進攻效率,而定點的可能的擋拆掩護人打的太少 ;2020年的時候,安東尼在開拓者在維持面框進攻佔比的情況下,低位進攻反而大幅增。再加上擋拆,20年安東尼的總持球比例高達50%,遠遠高於19年的37.9%。


較小的樣本量不足以拿來當效率和產量的案例,但用來說明進攻方式和傾向則具備一定的說服力,看著這樣一份進攻方式前後對比圖,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感動!安東尼浪子回頭》、《時隔XXX天,安東尼的決心讓他脫胎換骨》之類的雞湯文章或討論,都是在扯淡——甜瓜不但沒有朝著我們希望他改變的“最佳”路線行進,反而好像更“過分”了?


事實上,安東尼這賽季的爆發,理由比大多數人想象中簡單的多。


青春再現,開拓者的安東尼找回了自己?


一.安東尼就是單純的在這六場內變準了



不用灌什麼膩歪的雞湯,也無需編排什麼感動中國的段子,安東尼突然變好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變準了。


同樣的依然大量持球的偽核心懷舊打法 , 同樣不算十分經濟的投籃分佈,更多的單挑和低位背身,安東尼在19年,定點投籃每百回合94.4分,效率僅僅優於40%的球員,低於平均。


但這賽季呢?


安東尼定點跳投百回合120.8分,投籃效率優於聯盟81%的球員,可以說一夜從可以戰略性被放空的側翼變成了能提供優質空間資源的空位射手,反倒是作為招牌,大幅上漲的背身和單挑效率略微下滑。


他的比賽中依然存在這種作為普通定點射手早該被杜絕的,接球后選擇突破半截籃的不經濟回合:


進攻類型沒有太大的佔比變化,投籃分佈沒有專門的大面積優化,你也很難說已經接近生涯末期的安東尼突然一夜間獲得了什麼前十幾年沒有悟出來的技術上革新,那就只有一個解釋了——安東尼就是純粹的變準了,能夠投中那些不太高效的選擇。



那麼,對現階段安東尼擔憂的方向也就十分清楚了。上文已經列舉出了19年安東尼並不優秀的定點投籃效率,而在和雷霆的一年合作中,安東尼定點投籃百回合能得到101.9分,優於聯盟59%的球員,依然只能算是一個平均水平的射手——換言之,安東尼現在120+超越聯盟八成球員的百回合投籃效率是有些超出自己生涯正常值的。


如果能夠保持這種超常,那安東尼就是開拓者用底薪試出來挽救開拓者側翼人員危機的超級補丁;但如果保持不了這種超常,安東尼的投籃效率跌回100分上下,又保持著現在這種背身和單挑比例的話,那註定只能是一場又一次的迴光返照。


二.開拓者目前能給安東尼的角色非常合適



之前很多人都在問一個問題,安東尼19年的背身效率這麼高,怎麼球隊就不讓他用呢?


理由很簡單,一支球隊的球權是有限的,而武藏一個人就吃掉了40%的回合佔有率,保羅和戈登再分別吃掉20%+的佔有率,就只剩下20%的球權可供消耗了。這20%的球權,還有卡佩拉的高效順下吃餅以及站底角的塔克。安東尼的背身優於聯盟80%的球員,但那是相對於“背身”這個已經不怎麼高效的概念,效率再高,難道還能優於武藏的單挑?還能優於卡佩拉的順下,或者是塔克的空位投籃?


當一支球隊的進攻武器覆蓋掉了一名球員的進攻武器時,這名球員當然無法在進攻端有所作為,但在開拓者,劇情就不一樣了。


NBA的常規賽裡,防守策略的制定是有慣性的。除非是一個隊伍也沒幾次的全美直播、恩怨局或者卡位戰,大多數教練組不會、也來不及針對一個一年就遇到一兩次的對手球隊內部的變化,制定新的針對策略。


而過去連續幾年的開拓者進攻端都有同樣的特徵:傳球少、擋拆和單挑多,但沒有辦法像另外一支也這麼打的球隊一樣做到極致空間,哈克萊斯與阿米努這樣的雙側翼配置讓開拓者總要承受這樣的上線夾擊——結果就是雙槍一會擴大投籃距離,一會提升出手速度,使盡渾身解數的破包夾,要麼就只能丟給底線側翼空位怒打一記精鐵。


去年季後賽裡開拓者每每打到最後時刻總經常擺諸如利拉德-小庫裡-CJ的三後衛大陣放棄防守,這不是兵行險著,純粹是被逼無奈。



但當安東尼這個或許效率和選擇受人詬病,但選擇真的非常“多”的側翼突然駕到,又恰好處於手感最高峰時,就可以激發奇妙的化學反應。


——公牛護框手習慣性的堆中路形成局部三防二,安東尼立刻在底線接球做出以往的阿米努等人做不出的回應。


——在單槍帶隊乃至於沒有雙槍,安東尼能提供一些低位單挑撐場面,用體型碾壓錯位。


安東尼所待的上一個球隊,有吃球權的怪物,有能吃掉20%球權的第二第三號持球人,側翼有附帶防守的三分射手儲備,但在開拓者這個為了能彌補側翼進攻端的大窟窿時不時要完全放棄防守、中鋒終結能力也略遜一籌的配置環境下,安東尼就能提供多一個選項,以及在弱側面對大量被放空的空間環境,發揮自己的萬花筒技術充分懲罰對方了。


三.安東尼能不能留下?

對這個問題,我傾向於做出肯定的回答。一方面,安東尼這六場的表現是真的好,且和雙槍迸發了還不錯的戰術反應,另一方面,開拓者也是真的慘。


早在休賽季看到開拓者連續送走球隊側翼換來杯子貓、託利弗等人之後,我當時就有兩個感覺:



第一,開拓者是真的拼。阿米努和哈克萊斯貧乏的進攻能力,和雙槍被夾擊後不知道能傳給誰的尷尬,雖然已經被證明是開拓者更近一步的最大阻礙。但阿米努和哈克萊斯好歹有防守兜底,開拓者好歹是剛進入西決,過去幾年沒怎麼缺席季後賽的球隊,這樣的換血,敢玩。


第二,開拓者是真的莽。交易這種東西,大家都是鬼精鬼精的除了搭上選秀權這種未來換現在的各取所需,或者你運氣好遇到了能讓傑裡韋斯特開懷大笑,送給雄鹿大洛佩斯和東部第一的魔術師。否則,指望在一筆交易中完成同類型人員的縱向升級是不可能的。


顯然,開拓者也明白這點。所以他們乾脆把少攻重防的雙側翼,換成了全攻無防的大雜燴:杯子貓體型不夠、胡德沒有協防能力、託利弗的橫移已經接近大加索爾,這些人都是佐料而非真正能填補側翼的根基——開拓者後續真正的建隊之本,這賽季真正要打的利拉德+CJ+隨便誰+科林斯+白邊/弩機的三後衛+雙塔裡極重要的一環科林斯,受傷了。


開拓者沒有任何人員和功能上的備案,而被用來當空間四號位補進攻的託利弗又狀態瘋狂跳水,全攻無守型側翼一下子變成了無攻無守型側翼,那叫一個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在這個基礎上,一個能偶爾提供錯位單挑、手感看起來十分靠譜的四號位資源,實在是太TM重要了。


青春再現,開拓者的安東尼找回了自己?


有關安東尼的一切,就是老去和真實的一切。



沒有那麼多故事和段子裡才存在,只能感動自己的浪子回頭,就是單純的在合適的狀態下遇到了合適的球隊;


他在雄鹿這樣防守強隊面前的狼狽,和在公牛這樣防守弱隊面前優秀的發揮都是真實的,一個逐漸老去、但還有記憶、經驗和故事,需要站在合適的位置面對合適對手發揮的巨星,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