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薩爾密碼(1):遙遠的金附國

吉木薩爾密碼(1):遙遠的金附國

  金附國就在美麗的天山北麓——吉木薩爾縣泉子街鎮一帶。

歷史的長河緩緩淌過之後,吉木薩爾這片厚重的土地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密碼。有的密碼,經諸多歷史學家皓首窮經,已經揭開了謎底;有的密碼,由於文獻的缺乏、考古的限制,正等待人們去破解;有的可能永遠成為難解之謎……

  吉木薩爾的縣名本身就是一個密碼,為揭開這個密碼,人們苦苦探索,爭論不休。有人說,它是維吾爾語,“水滲入土”的意思;有人說,它是蒙古語,“沙礫灘河”的意思。最近,有不少學者根據歷史資料,認為吉木薩爾是漢語和突厥語的合成,“吉木”是“金滿”的轉音,“薩爾”是突厥語“城”的意思,正如“哲德沙爾國”即“七城國”、喀喇沙爾為“黑城”,吉木薩爾就是“金滿城”。

  歷史學家薛宗正說,吉木薩爾是金附、金蒲、金滿千年古音的歷史遺留。那麼這個縣名凝聚了兩千餘年的歷史。

  要破解吉木薩爾縣名的密碼,不能不從金附國說起,不能不從漢王朝與匈奴的拉鋸戰說起。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後,北方的匈奴一直是影響國家安危的心頭之患,但由於百廢待興、國力不強,只能忍辱負重60餘年。到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漢王朝開始迅猛的反擊,為了斷匈奴右臂,張騫鑿空西域,此後,漢王朝開始在西域與匈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漢王朝與匈奴的較量中,處在雙方咽喉位置的車師成了刀俎上的一塊魚肉。

  漢王朝首先在南道屯田,然後逐漸向天山南麓的車師國(後分為前後車師)滲透,處在北道的匈奴感到了威脅,雙方數次爭奪對車師的控制權。到了漢宣帝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漢王朝爭奪車師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那一年,“漢遣侍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將免刑罪人田渠犁,積穀,欲以攻車師。至秋收谷,吉、憙發城郭諸國兵萬餘人,自與所將田士千五百人共擊車師,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會軍食盡,吉等且罷兵,歸渠犁田。收秋畢,復發兵攻車師王於石城。王聞漢兵且至,北走匈奴求救,匈奴來為發兵。王來還,與貴人蘇猶議欲降漢,恐不見信。蘇猶教王擊匈奴邊國小蒲類,斬首,略其人民,以降吉。車師旁小金附國隨漢軍後盜車師,車師王復自請擊破金附。”(《漢書·西域傳》)

  那年,鄭吉率領屯田將士一千五百人以及西域諸國聯軍一萬餘人從根據地輪臺、渠犁出發,攻破了地處吐魯番的交河城,交河城是前車師國的都城,戰爭暴發後,車師國王躲在北山(天山)的一座石城中,漢軍及聯軍接著開始攻打,由於軍糧已盡,聯軍退回渠犁。秋收後,聯軍軍糧充足後又開始攻打石城,車師王逃到天山北向匈奴求救,匈奴自顧不暇,沒有出兵相救。車師王走投無路欲投降漢軍,但擔心得不到漢軍的信任,就攻打匈奴的附屬國小蒲類,以此為資本向漢朝大將鄭吉投降,因為小金附國以前曾跟隨漢軍妄圖謀取車師,車師在滅亡了小蒲類國後,又順便將小金附國滅掉了。

  如果說車師攻打小蒲類是討好漢軍的話,那麼攻打金附國如何會得到漢軍的默認呢?當時金附國可是漢軍的盟友啊。實際上道理很簡單,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永遠的盟友。在西域漢軍與匈奴爭奪的舞臺上,樓蘭與車師只能扮演悲劇的角色,相對於車師而言更為弱小的小金附國更是首當其衝的政治犧牲品。為了讓車師成為抗衡匈奴的忠實盟友,漢王朝只好採取綏靖政策,做個人情,犧牲小金附國的利益,來換取車師國的忠心。就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在大國的爭戰中北被推上了歷史舞臺,並以悲劇收場。小金附國被車師滅掉了,其結局可以猜到:國王被斬首,人民被擄掠。

  這是金附國在史書上第一次出現,也是最後一次出現。

  金附國雖然在歷史上消失了,但其國名卻作為歷史的迴音輾轉使用至今。那麼,從金附到金蒲、金滿,一直到現在的吉木薩爾,其名稱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血緣傳承關係?金附國是怎樣的一個部族?生活在什麼地方?其牙帳在何處?(未完待續 作者:新疆資深媒體人 李雲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